网上有关“妊娠期糖尿病科普小知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妊娠期糖尿病科普小知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妊娠期糖尿病是由于妊娠后母体糖代谢异常而首次发生的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之一。
不少糖妈妈认为生完孩子后就万事大吉,血糖可以置之不理了。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尤其对于有二胎打算的糖妈妈,特别不能掉以轻心。下面我们针对临床工作中很多糖妈妈提出的问题一一为大家解答。
糖妈妈1:怀第一个宝宝时患了妊娠期糖尿病,下次怀孕还会再次患病吗?
答:不一定,但再次妊娠时复发率高达33%-69%,并且远期患糖尿病几率增加。
糖妈妈2:糖妈妈生完宝宝以后,自己也会患糖尿病吗?
答:不一定,但发生率会高达60%。诊断了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的患病孕周早、空腹血糖高、需要胰岛素治疗是产后发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研究显示,有糖尿病家族史,体重指数高、高脂血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及巨大儿等合并症可增加产后得糖尿病的几率,所以,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早、有糖尿病家族史、孕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体重指数高、高脂血症均为产后糖代谢恢复的影响因素,这一部分人群应特别注意。
糖妈妈3:如果糖妈妈产后血糖监测正常,就可以不用再管了吗?
答:不行,对于产后血糖正常者,如果6-8周血糖监测正常,作为糖尿病高危人群,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仍不可高枕无忧。按照指南的要求,需要3年后再进行一次血糖检测,来检测血糖是否异常。但是为了能够尽早发现糖尿病,建议产妇最好加强血糖检测频率,如一年进行一次血糖检测。
糖妈妈4:糖妈妈产后如何规范复查?
答:建议产后6-12周行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正常者:有高危因素的糖妈妈1次OGTT/1年,两次OGTT筛查之间可检测空腹血糖,无高危因素的糖妈妈1次OGTT/3年。若空腹血糖6.1-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则每3个月到内分泌科随访1次。若空腹血糖 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11.1mmol/L,则到内分泌科就诊。检查胆固醇及脂蛋白、血压、体重指数,每次随访时行饮食、运动指导等 健康 宣教。
随着二孩的开放,不少糖妈妈有生二宝的打算。因此,糖妈妈们,产后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哦。(华波波)
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及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流行性疾病,患病人群正在全世界迅速扩大,它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1989年第42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要求各成员国重视糖尿病的防治,要制定和实施糖尿病防治计划,逐步实现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即预防糖尿病的发病;二级预防即对糖尿病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即延缓和预防糖尿
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而糖尿病教育则是贯彻三级预防的关键。
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全面、个性化的辅导,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自我管理,积极配合治疗,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有效地防止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1 糖尿病基础知识的宣教
?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是伴随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其主要是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因素、精神因素导致自身免疫功能障碍造成的。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是以代谢紊乱症候群即“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为主。
诊断标准:①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意血糖≥11.1mmol/L。
②空腹血糖≥7.0mmol/L。
③葡萄糖耐量检查2小时血糖≥11.1mmol/L。
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患者,在次日复诊时仍符合三条标准之一者为糖尿病患者。
2 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
? 心理治疗对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
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维持病人内在环境的稳定,而焦虑的情绪会引起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拮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
糖尿病病程长,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如角色缺如、角色强化等。
正确的精神状态和对疾病的态度应该是在医生正确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防治糖尿病知识,通过尿糖和血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掌握自己病情的特点,有坚强的信心和毅力,认真治疗而不紧张,坚持不懈地进行合理的饮食、体力活动,劳逸结合。
以正确的药物为基础,通过心理治疗的配合,达到有效的控制和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3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 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这一基本措施并不因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而改变。
只有药物与饮食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防止疾病发展。
3.1 控制总热量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既要考虑充分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又要保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
根据病人的标准体重和劳动强度,制定其每日所需的总热量。
总热量中的50%~55%应来自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粮食来提供;15%~20%的热量应由蛋白质提供;其余25%~30%的热量应由脂肪提供,脂肪包括烹调油。
3.2 均衡饮食。
三大营养素的组成比例要合理,在限制总热量的前提下,以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适量蛋白质为宜;食物要多样化,谷类、薯类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动物性食品主要提供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豆制品主要提供植物蛋白;要以植物性食品为主,热能来源以粮食为主,多选用绿色蔬菜;粗细搭配,提倡高纤维饮食;食盐要 *** ,每天不超过10g为好;注意补充微量元素食品,如含硒、铬、锗等食品。
3.3 早、午、晚三餐进食要定时定量,避免随意增减食量,这样才能达到血糖稳定。
正餐时防止血糖偏高不能吃太多,必要时可在正餐之间及睡前加餐,主要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点心为主,以减少因药物而导致低血糖的机会,特别是注射胰岛素的病人。
3.4 随身携带零食。
为防止药物治疗特别是注射胰岛素时出现低血糖现象,外出时可随身携带饼干、糕点、木糖醇等代糖食品,在发生心慌、饥饿等低血糖反应时服用。
4 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血糖下降,改善代谢紊乱。
最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是持续而有规律的中强度的运动,如骑自行车、步行、慢跑、游泳、跳舞等有氧运动,以运动后不感到疲劳为宜。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要注意预防诱发低血糖,运动宜在餐后血糖升高时进行,这样有利于降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较低,易发生感染性合并症,故运动后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中老年患者在运动前应进行全面体检,运动时间和强度也要相应调整。
5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5.1 口服治疗药物。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物有以下五类:磺脲类、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
5.2 胰岛素注射。
胰岛素使用适应征:Ⅰ型糖尿病—关注LADA早期胰岛素注射、Ⅱ型糖尿病、口服药失效(除外不配合, 自我关怀差或仅有失效历史)、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应 *** 况(感染、外伤、手术等)、严重疾病(如结核病)、肝肾功能衰竭、妊娠糖尿病、各种继发性糖尿病(胰腺切除、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症、慢性钙化性胰腺炎等等)。
? 胰岛素分为短效类:普通胰岛素,中性胰岛素,人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中效类:诺和灵N,优泌林N,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长效类:PZI。
5.3 中医中药辅助治疗。
? 总之,无论患者进行哪种降糖治疗,医务人员都要向其讲解药物的剂量、用法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介绍降糖药饭前饭后服用的不同类型,用药要准确,特别在联合用药时更应小心谨慎。
胰岛素治疗在饭前半小时注射,必须按时进餐,抽取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
不管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均应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由医生调整药物剂量。
同时防止患者乱用土方、秘方以免影响治疗。
6 预防并发症的指导
? 糖尿病病人应定期进行全身体检,特别是对眼、肝肾功能、血脂、血压等的检查。
注意保持身体清洁,避免损伤,嘱患者经常用清水擦洗身体,特别注意保持口腔、会阴、足部的清洁,皮肤出现瘙痒时尽量少抓以免抓破。
穿宽松柔软透气好的衣服、合脚舒适的鞋袜,不要过紧。
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以免烫伤,如发现皮肤破损及时处理预防感染。
如出现心慌、出汗、恶心呕吐以及有明显的饥饿感等低血糖情况,应立即喝糖水和进食,防治低血糖的发生。
由于各种原因停用降糖药物或饮食过量诱发酮症酸中毒,出现疲倦、食欲不振甚至昏迷,应立即送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7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
? 自我监测可使患者全面了解自己的用药水平和控制水平,若没有自我监测,那么之前的所有治疗都是盲目的,没有对比性。
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去医院进行监测,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购买一台血糖仪,这样就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血糖,便于调整用药及更好的控制饮食,避免高血糖发生,继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通常一天可测4次血糖:1次空腹血糖,3次餐后两小时血糖。
如为刚确诊的患者、服用易引起低血糖的口服降糖药时或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该增加监测次数。
?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糖尿病病人,还应包括普通人群、高危人群、患者家属,也不能只依靠医生进行宣教,还要把营养师、运动师、护士、社会工作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形式多样、易懂易学的宣传教育,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健康教育体系,真正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糖友请收藏!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零食吗?
饮食指导
根据每位患者在休息、轻体力劳动、中体力劳动、重体力劳动、极重体力劳动的分法,总热量在25%~30%、30%~35%、35%~40%、40%以上。总热量必须适应生理需要,做到保证营养,这就要求进餐定时、定量、饮食总热量的估计应按年龄、性别、身高、计算标准体重后计算。>10%者为超重,>20%者为肥胖。
按患者的不同情况计算分配,如身高165cm患者,标准体重为165—105=60kg,极轻体力劳动总热量为60×30%=1800kcal/d,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百分比符合前述的要求,为合理饮食计算其数量,转化为食谱,可将食品分为1/5、2/5、2/5分配于早、中、晚3餐。限制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鱼子、肥肉、猪肉、牛、羊油等,少吃油炸食物,因高温可破坏不饱和脂肪酸。在进行中度以上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前,应注意增加少量食物,以避免发生低血糖(1型糖尿病患者不宜做中度以上的体育锻炼)。
心理护理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想到疾病将伴随终生心里很难过,表现为精神抑郁,心情不畅。此种心态自然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抵抗力下降,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患者的上述心理特征,医护人员态度要热情,优质服务,向患者主动诚恳地解释有关问题,客观地向病人介绍疾病有关发展过程及预后知识,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是目前尚不能根治的慢性疾病,但又是可防治的疾病,使患者坚持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用药指导
1、 口服用药指导
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口服降糖药物的药理作用,嘱患者要按时服药。磺脲类药物如达美康,这些药有促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起效时间为服药后30min,因此,一般在饭前30min左右服药。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苯乙双胍(降糖灵),二甲双胍是惟一在餐中或餐后服用的降糖药,这是因为二甲双胍能够渗透致胃黏膜,引起胃部不适,如果在每餐饭的中间或在餐后立刻服药,可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减少副作用。
a—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如拜唐苹、倍欣等,主要用于降低餐后高血糖。在服用该类药时,必须与每餐的第一口饭同时嚼碎服下。还有一类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该类药主要通过增强胰岛素作用而降低血糖,作用时间较长,一次服药,降糖作用可以维持24h,因此,每日仅需服药一次,以每日早餐前1min服药效果最好。
2 、注射胰岛素的指导
胰岛素制剂应尽可能放在2℃~8℃的冷藏柜中储存。在注射前30min取出,放在常温中使之回暖,这样可避免在注射时有不舒服的感觉。注射部位应经常更换,以免频繁注射同一部位引起皮下组织萎缩、影响药物吸收。随着胰岛素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方案也多种多样,糖尿病患者应在正规医院接受内分泌医师的专业指导,根据个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
目前世界上领先的糖尿病治疗方案是模拟胰岛工作的胰岛素:将小剂量的胰岛素昼夜连续输入体内,再依据进餐和活动情况输注餐前胰岛素,能持续24h平衡血糖,推迟并发症发生平均15。3年。对于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如血糖已达标,生活有规律,无特殊情况,每2周必须正规查1天7次血糖(即三餐前后 睡前)。
3 低血糖的.护理
对于所有糖尿病患者均应严密观察,凡糖尿病患者出现饥饿感、心慌、头晕、多汗、面色苍白或昏迷等症状时应想到低血糖的发生。尤其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状的知觉减少,有时无任何前驱症状即出现神志丧失。因此凡意识不清的糖尿病患者均要想到低血糖的可能。应即刻测血糖,可在抽血后不等血糖报告,即给予糖水、果汁或静脉注射葡萄糖以争取抢救时间。
运动疗法的指导
1、 运动时的安全评估
(1)全面体检,特别是监测血糖,血糖在5。5~6。7mmol/L之间基本能保证运动是安全的,当尿酮时,不宜运动,当血糖>6。7mmol/L时,禁止运动。
(2)原本血糖控制佳者,运动前先将药量减少20%,以免引起低血糖,若减量后运动后的血糖仍<5。5mmol/L,则可再适当减量,也可以在运动前加餐。
(3)选择安全的非竞赛性的有氧运动项目,如步行、跑步、骑自行车、游泳、家务劳动、太极拳、打网球、跳舞、爬山等,定时定量、循序渐进地锻炼,不宜做剧烈运动。
(4)运动时要有人陪伴,随身携带糖尿病救助卡、血糖仪、方糖、甜果汁等。如有不适,及时监测血糖,如有低血糖,应尽快补充糖。
(5)尽可能在饭后1~2h进行运动。空腹太久、胰岛素或降糖药作用达高峰时禁止运动。
(6)当罹患其他疾病时、受重伤时、双足麻木、刺痛、颈、胸部疼痛、呼吸短促、眩晕、恶心、视物模糊或有盲点时禁止运动。
(7)尽量不要在黄昏或夜间进行激烈活动,以免睡觉后发生低血糖。
(8)查看运动场地,避免恶劣天气,防止意外发生。
2 、如何掌握运动量
(1)1型糖尿病最好每天在固定时间运动,每周至少3次,每次30min,运动强度为个体最大心跳数的60%~80%(个体最大心跳数=220—年龄)。
(2)2型糖尿病每周至少应运动5次,每次30~60min,以增加热量消耗并协助减轻体重。因其运动时间较长,故强度可略低,达到个体最大心跳数的60%~70%即可。
(3)完整的运动流程包括10~15min的热身运动,5~10min的整理运动,真正的锻炼时间为20~30min,至少要有20min,但也应灵活掌握,微汗而止以不疲劳为原则。
健康科普" img_height="70" img_width="64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6/742ee5dd721fd70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零食,通常是指人们在一日三餐外所食用的食品,它依靠品种多样、口感丰富受到人们的喜爱。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很多零食却极易引起血糖升高,那糖尿病患者是不是就不能吃零食了呢?有没有能让糖友既过嘴瘾又不会影响血糖的零食呢?让我们来看看“女性糖尿病 健康 关爱”项目的专家们怎么说:
01 选择零食的原则是什么?
糖尿病人选择零食,有以下几个原则:
1、尽量选择少油、少盐、少加工、少添加糖的零食种类。
2、最好选择在两餐之间、或者运动前吃,不要在饭后马上吃零食,以免血糖上升过快。
3、零食类食品大多数油脂、糖分含量都比较高,虽然可以适量食用,但是做好血糖监测也很有必要。
4、选择合适的摄入量,制定出符合自己的 健康 零食计划。
02 坚果类食品可以吃吗?
推荐糖友选择原味坚果作为加餐零食,如核桃、榛子、葵花籽、腰果、扁桃仁等,其他口味都会或多或少添加糖、盐和其他食品添加剂来丰富口感,对于糖友来说会成为新的负担。加餐时间可以选择在上午9~10点、下午3~4点。坚果因为热量很高,一般每天食用量应控制在30克之内。
(注:30克 20颗杏仁 10颗巴西坚果 15颗腰果 20颗榛子 15颗澳洲坚果 15颗山核桃 2汤匙松子 30颗开心果 10颗核桃)
03 无糖面包、无糖饼干不甜,可以吃吗?
首先,糖尿病患者在挑选零食时并不能仅凭口感来选择,还要看它所含的成分和总能量。饼干、面包无论如何加工,还是由面粉+油+糖制成的,在选择饼干时应当认真查看包装上的配料说明和营养成分。无糖面包、无糖饼干等,虽然标注无糖,其实只是没有额外添加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而已;它们的原材料是小麦粉,含有大量淀粉。淀粉进入体内之后,会转化成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如果食用了饼干、面包等零食,则应相对减少下一餐主食的摄入量。
04 膨化食品可以吃吗?
薯片、玉米片、龙虾片等膨化食品是部分年轻糖友的最爱。这些膨化食品虽然吃起来不甜,但主要成分是淀粉,热量相对较高,并且含有大量的添加剂,包括白砂糖、淀粉、反式脂肪酸等等,因此不推荐食用。
05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魔芋可以吃吗?
魔芋是减肥人士最喜欢的一种零食,它也非常适合糖尿病人食用。魔芋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且纤维素含量高,吃后还有助于降血糖。只是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魔芋时要看好成分,不要选择添加糖精和油脂的魔芋食品。除此之外,魔芋的营养成分不高,不要单一食用,以免营养不良;还需要控制好魔芋的量,不能过量食用,以免把胃口撑大。
本文指导医师:
健康科普" img_height="525" img_width="348"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6/03fb9f89d380fa04.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蔡玉群
浙江省十一、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
国家注册营养师、主任医师
健康科普" img_height="616" img_width="41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6/b951bcd9a21e2b0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李宏春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
“女性糖尿病 健康 关爱项目” 是在浙江省妇女联合会的指导下,由杭州市西湖区小小生命 健康 基金会捐赠支持,为浙江省女性糖尿病患者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开展 免费中西医结合糖尿病治疗服务。
项目联系人:赵老师
联系电话:0571-85771620
项目微信交流群:
健康科普" img_height="354" img_width="356"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6/5bcb97dce5d48fdb.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 成立于1981年,是具有公募资质的5A级基金会,其业务主管单位为浙江省妇女联合会。基金会宗旨为“关爱妇女儿童疾苦,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发展妇女儿童事业”。
成立四十年,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致力于关爱妇女儿童,围绕家庭赋能、妇儿 健康 、教育助学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品牌公益项目,为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做出了诸多 探索 和实践,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基金会先后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浙江省人民政府等单位授予“中国妇女慈善奖之贡献奖”、“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第六届浙江慈善奖“慈善楷模奖”、“慈善项目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等荣誉称号。
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科普小知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