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教学的几点做法

网上有关“浅谈小学科学课教学的几点做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浅谈小学科学课教学的几点做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小学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主要学科。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突出本学科的特点,即不重视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使科学课教学缺乏应有的趣味性和实践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科学课教学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观察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前提,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山区的孩子虽然不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见多识广,但是他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比城里的孩子多。我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从当地实际出发,抓住科学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如:在学习《植物的花》这篇课文时,我就抓住我们山区植物种类繁多的特点,课前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采集各种植物的花。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把采集到的花进行观察、分类。

虽说山区动动植物种类多,但有些课文提到的物体并非像采集植物的花那样可以直接到大自然中去采集、去观察。针对这类知识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室里现成的实物模型、挂图、投影仪等教学器材,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如《眼睛的科学》这一课,眼睛露在外面的眼皮和眼睫毛学生很容易观察到,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眼球的构造和晶状体的作用。而眼球的位置又是半隐蔽的,学生不容易观察清楚。于是,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就充分利用实验室里现成的眼球模型,指导学生对人的眼球进行观察,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眼球是由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等构成。

二、用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

科学课上出现的科学知识,有些可以靠观察就能理解,但有些知识点就比较抽象,很难用肉眼观察清楚。如在讲到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时,因为学生无法观察到,我就出示晶状体凸度变化的活动挂图,边讲解边用活动挂图进行演示眼睛看远近物体时晶状体凸度的变化情况。教学《神经系统》这一课时,由于神经系统的工作很抽象,学生无法观察,所以,我就用活动挂图进行演示人体内神经系统工作的情形。这样,通过老师的演示,神经系统这个抽象的概念就变得形象化了,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日食”和“月食”现象属于天文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也比较深奥,而日食和月食的发生又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很多学生没见日食和月食现象,更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日食和月食。为了使这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化,我就边讲述边用三球仪进行演示日食和月食的形成过程。

二.?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学习和研究离不开科学实验,通过科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实验又是获取知识、验证知识的有效手段。小学科学课程是综合性的科学知识课程,涉及面广,很多知识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理论知识,我指导学生做实验。为了突出实验效果,我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实验前的准备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前提。每次实验前,我都会为每个小组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实验室里没有的实验器材,我就动手自制或者找替代品。为了保证实验能顺利进行,课前我还反复进行实验,提前了解实验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如何避免意外的发生。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科学实验课上学生也应该是实验的主体。在以往的科学课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多教师在进行科学课教学时都是以让学生背课本里的概念为主,只要学生能把课本里的相关概念背得了就算是学会了。科学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对于科学课而言,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应该是动手实验。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亲眼观察实验现象,用心思考实验结论。

(三)认真填写好实验报告单。

填写实验报告单,是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做好实验后,我都会引导学生认真填写好实验报告单。让学生根据报告单上的要求认真填写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等,就更加理解或领会了书中的理论知识,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动手活动中把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如教学《认识岩石》这一课后,我就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采集各种岩石,并让他们把采集到的岩石按文中检验岩石的方法进行检验辨别,然后指导他们制作岩石标本盒。学习了《昆虫》这一课后,我就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捕捉昆虫,然后指导他们观察这些昆虫,并制作昆虫标本。这样,通过采集或观察昆虫,使学生了解昆虫的特征。学习了《平面镜》和《光的传播》后,我就让学生动手制作潜望镜。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既理解了书本知识,又增强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以表演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

科学课本里的很多概念比较抽象,就拿"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来说,地球那么大,而我们人类又居住在地球上,无法感觉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可是地球确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自转和公转。为了让这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直观,我除了用具体事例进行讲解,还让两位学生分别当太阳和地球,到台上表演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习了《日食和月食》时,我除了用三球仪进行演示,还让三位学生分别当太阳、地球、月球,表演日食和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运动的相互位置。这样,通过表演这些抽象的概念就变得形象直观了。

总之,科学课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体现其科学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本领,培养科学精神。

#教案# 导语《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共有四个自然段,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眼睛只盯着葫芦,不听邻居的劝告,不去管理叶子上的蚜虫,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葫芦慢慢变黄,最后葫芦都落了。 无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刘仲元,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认识“葫芦”两个生字。告诉学生“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名字叫《我要的是葫芦》,小朋友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呢?指名说。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人种了葫芦,这颗葫芦长得什么样呢/请小朋友们自已读故事,看和你想的一样不一样。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观察课文插图,认识“藤”字。观察课文插图中的人物,出示“哇”、“盯”。

 2、自读课文,自学字词。

 (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3)找出带生字的句子来读,要求读通顺。

 3、生字的巩固。

 (1)巩固会认的字。

 我会读:细长的葫芦藤

 雪白的葫芦花

 可爱的小葫芦

 我会找:

 哇-(蛙)-(娃)-(洼)

 盯-(丁)-(顶)

 (2)巩固会写的字。

 谁读得准?

 言每治棵挂哇怪慢

 谁会发现?

 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同偏旁的字:怪、慢

 同部件的字:挂、哇

 谁会看?(观察老师范写,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从上到下的字:言、每

 谁写得好?

 学生练写,互相评价。重点讲解:“挂、哇”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成的;“言”字第一横长,下面两横短;“每”字的笔顺。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出示葫芦,小朋友,你们见过葫芦吗?能把你知道的有关知识说给大家听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葫芦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芦》小朋友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了?

 二、看图

 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三、说话:

 1、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四、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找出描写这两幅图的段落。

 2、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

 3、你觉得哪些词写得很好,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美?(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小葫芦真是太美了,所以呀那个人就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4、哪个小朋友能把小葫芦读得更美更漂亮?让人一听就喜欢上它。指名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第一段。其它同学评。他就把描写葫芦美的词读得很优美。还有哪个小朋友能读得更美呢?

 5、小朋友你们想当小老师吗?下面请把你的同桌当作小老师美美地读给他小老师听一听。

 6、这么美的小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图:多可惜呀!

 7、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学生自由说。

 8、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9、读读下面两句话,猜猜这个种葫芦人的想法?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了解蚜虫,并进行指导朗读)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

 小朋友认为他想得对不对,大家讨论一下叶子上的虫到底用治不用?小组讨论汇报。

 10、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并指导,小组学生分角色,老师和学生合作读。

 五、课堂扩展

 1、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续编故事)并把第二年他又种的葫芦画下来。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3、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4、请小朋友课后把自已又编的这个故事讲给自已的爸爸妈妈听。

篇三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密切联系。

 难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件,看图说话。

 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了解“葫芦”。(了解葫芦的茎、藤、叶、花、果,认识生字“葫芦”。)

 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的,这是什么?(葫芦)对,是葫芦。翻看“葫芦”两字。看,都是草字头,草字头和什么有关?(植物)葫芦是一种植物,它可以作为蔬菜食用,也可以用来作为工艺品用。比如:用来做葫芦丝,舀水的瓢等。它的用处可真大啊,你喜欢葫芦吗?

 葫芦用处这么大,你想要吗?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这里面的“我”当然不是你们,是谁呢?他得到了葫芦吗?我们还是去看看这个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老师把这个故事读给你们听听,请你们把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圈起本课的生字,看老师是怎么读这些字的。

 1.老师范读,生圈字。

 2.读生字:同学们都把字圈好了吗?请在小组里把这些生字读一读——老师贴生字卡片——请你们一起来给生字注上拼音,师写生读——说说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是相同的偏旁呀――“哇,盯,邻”分别和谁长得很像,编绕口令:哇哇哇,换个虫字旁就是蛙……

 3.生字快点生快读——做一做,连线。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一)看图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生字都会读了,老师请你们看几幅图画。

 看到第一幅图,请问:你看到了什么?(一个人,葫芦,葫芦叶子)

 那么你知道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的就是这幅图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这葫芦长得怎样呢?请你们画出葫芦长得好的句子。

 相机板书:绿叶——开花——葫芦(可爱)

 是啊,多么可爱的葫芦哇!这个人喜欢葫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盯,每天,都,几次”相机板画。这个人多么喜欢葫芦啊,那他一定会把葫芦照顾得好好的,一定会结出大大的葫芦来的,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二)看图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这幅图上你又看到了什么?什么发生了变化?(叶子黄了,葫芦落了,人吃惊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看到第四自然段,读一读。

 多可惜啊,多可惜啊,这可爱的葫芦落了!你能带着惋惜的语气再来读一读吗?板书:落了

 看看这个人也很吃惊,这个人不是很喜欢葫芦吗?他怎么让葫芦就这么落了?是什么原因呢?(有虫子)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同学们小组里读一读二三自然段。

 出示句子“他自言自语地说: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为什么?(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人看到了虫子爬在叶子是不在乎的。)相机板书:生虫子

 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为什么?(第一个句子好,反问句加重了语气,更加证明了这个人的无知)相机板书:不治

 这个人要的只是什么?他认为什么不重要?(他认为叶子不重要)

 那叶子真的是不重要的吗?演示植物的叶子跟果子的关系图。

 总结:是啊,一株植物要想长大长好,是要经过生根,发芽,开花才能结出好果子的,如果光重视结果,而忽略了中间的过程,是不可能的。我们再来劝劝这位只想要葫芦的人吧。

 同学们,刚才你们读完,老师就突然想到了一个故事,跟这个故事很像:有个孩子叫丁丁,他天天嚷着,我要考一百分,我是全班第一,可是,上课的时候他却不认真,要做的作业经常不做完……

 你们来猜一猜后来他能考全班第一吗?为什么?总结,要想成功,是少不了每一点一滴的努力的!谢谢今天这篇课文教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让我们再一次去品味这个故事吧!!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四、发散思维,拓展延伸。

 1、总结板书: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古时候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长叶,开花,结出了(),后来葫芦的叶子上(),这个人不去(),最后葫芦都()。

 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人经过了此事之后,他会学聪明吗?如果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叶子上又长了虫子,他会怎么做呢?

 五、作业

 1.读课文,复述这个故事

 2.复习生字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种葫芦 可爱(喜悦、高兴)

 不治蚜虫

 落葫芦 变黄(难过、可惜)

关于“浅谈小学科学课教学的几点做法”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0)
上一篇 2024年03月28日
下一篇 2024年03月2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