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
网友手绘山河大学校门图
近来,一所网友自发组建的虚构大学“山河大学”火了。11日传出的最新消息是:“山河大学”被抢注商标,申请人包括上海某科技公司、漯河某文具公司,国际分类涉及销售、办公用品,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申请中。
这所“山河大学”源于网友的玩笑——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个省份的343万考生,每人出1000元,总共30多亿元,就可以打造出一所四省交界的综合性大学,面向山河四省招生。
一时间,“山河大学”在网上掀起热潮,甚至在近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引得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回应。
这场热闹的“网友办学”背后,不仅是一句玩笑。大家在期待什么?
杜甫当“校长”,三年超清北
“山河四省”考生呼吁发起“山河大学”后,很快得到四面八方响应。短短两天时间,“校训”“校徽”“院系设置”就有了着落。宿舍也没落下,房间被设计成上床下桌,极为宽敞。
“山河大学”高调地喊出“三年赶超清北,五年世界一流”,在招生上优先招收“山河四省”考生。“校长”由唐代大诗人杜甫担任,寄望“山河大学”多多吸纳高考内卷的“山河四省”学子。
不少在读高校生留言表示,自己硕士博士读完后“愿意去山河大学任教”。有网友笑称,看来这所高校不会为了师资发愁。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新媒体与互联网时代给予了大家表达需求的新颖方式,广大学子在互联网上创办虚拟大学是非常有创意的一项举措。
“山河四省”学子期待什么?
“山河四省”高考考生人数众多。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山河四省”考生约343万人,却仅有两所本地985院校——山东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且二者皆地处山东。
“双一流”高校在山河四省数量也相对较少,考生数量偏多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匮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山河大学”折射出了山河四省的学子对拥有更为均等的高等教育机会与相对富足的高等教育资源的盼望。
史静寰表示,20-30年前,适龄考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比率约为10%,如今已高达60%以上。进入高等院校的学子数量剧增,自然导致大家心目中对理想院校的预期变高。
实际上,对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相关部门早已关注到并且一直在行动。例如,对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采取相应的扶持措施。
但史静寰提到,山河四省出现的问题,是中部地区教育资源塌陷: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好,教育资源也能够有充足的保障;西部地区有长期以来的政策扶持,高等教育资源也维持相对较好;中部地区则二者都没有获得,加上人口众多,导致了考生们所向往的综合研究型高校在山河四省供不应求。
随着雄安新区建设推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四所北京知名高校将疏解至河北雄安,也被认为有助于优化中国高等教育地理格局。
在史静寰看来,高校异地办学存在削弱本校实力等问题,近年来教育部已经不太提倡。雄安则是另外一种模式,整体搬迁与新建立高校计划如果行得通,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但是在搬迁过程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和面对。
针对“山河大学”引发的热议,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面对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新问题,教育部将围绕增强的竞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
资源配置要恰到好处
在山河四省投入教育资金,新建高校能否改变现状呢?史静寰认为,资金与资源适配要恰到好处,新建高校一定要谨慎。因为一所高校,获得认可与对考生的吸引力需要时间积淀,从人口角度考虑,随着出生人口相对下降,未来入学人口很可能也会相应减少,这就容易引发高校生源不足、招不满学生等一系列问题,如此背景下新建高校,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她建议,资金与相应资源应恰到好处地利用,可以大力发展山河四省现有的高校,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以往的高校教育模式,让高等院校教育更好地与市场接轨,使得教育体系更加丰富多元。
同时,政策上也可以给予民办高等教育更多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同样是高等教育体系里面的重要一环,且学费相对高昂,这一环节如果利用到位,山河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会得到很大改善,利用也会更加充分。
“山河大学”背后的诉求与期盼会逐渐得以实现,但这料将会是一个长期过程。
来源: 国是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