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校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推进机制,不断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引向深入。一起来看两位专家的观点——
构建核心素养导向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样态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 良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教学方式变革与创新、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
教学方式变革与创新的实质在于构建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新样态。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在复杂情境中、道德性地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等资源成事与成人的能力。化知识为素养的教学机理便在于复杂情境的驱动、知识结构化为条件、亲历高阶思维的实践以及认知与非认知的整合。为此,构建核心素养导向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样态,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重点突破。
一是从简化到复杂情境驱动的学习。复杂情境是驱动知识与素养相互转化的中介。简化情境则只是一道“真人秀”式的“应用题”,具有较强的暗示性、套路性,难以驱动学生进行有挑战性的深度思考。核心素养导向学习方式的变革应实现从简化到复杂情境的转变,所谓复杂情境即真实情境,意味着个体、共同体和学习任务间能够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体现为开放性问题情境,进而能够将知识深埋情境之中,驱动学生的深度思考和知识运用,从而实现素养生成。
二是学科与跨学科相协作的学习。核心素养具有跨学科属性,它的生成要求学生能够建立学科间的联系,跨越学科的边界。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方式应帮助学生构建学科与学科间的连接点,超越特定学科领域的限度,更好地理解生活世界、真实问题的复杂性,形成更强的关于知识之间联系、互动、交叉的理解力。
三是高阶思维包裹低阶思维的学习。亲历高阶思维的实践过程是推动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关键。思维的发展不是简单遵循由低向高的线性过程,一旦脱离高阶思维的参与,所累积的知识难免异化为惰性知识。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方式旨在以高阶思维包裹低阶思维、强调学习的发生,即对所学知识开展的高阶心智操作,将知识的识记、理解融入高阶思维实践过程中,成为了高阶思维实践的副产品。
四是认知与非认知相整合的学习。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性的学习结果,它还涉及道德观念与社会性情感等。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方式应实现认知与非认知的整合,既注重高阶思维,又强调价值观念的澄清与社会性情感的充盈。唯有使这两类学习均衡、协调地发展,才能为核心素养的生成奠定价值性的保障。
提升教师教学评价能力,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陈柏华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了课程方案落地、教学方式变革、科学素养提升、教学评价改革以及教师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五方面的行动策略,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落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鼓舞了信心,将成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行动指南,可谓高屋建瓴又朴实无华。其中“教学评价牵引行动” 部分提出要“提升教师教学评价能力”,具体可以从如下三方面予以落实。
一是提升教师的教学评价素养。当前教学评价还存在目标不清、实效不高等问题,这一方面跟长期的应试教育有关,另一方面跟教师缺乏教学评价素养的训练有关。为此,教研部门和学校等要通力合作,既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评价知识,还要发展他们的教学评价技能和智能评价工具的使用能力。
二是实施基于学习目标的课堂教学评价。当前课堂教学评价还是以学科知识掌握为主的评价,忽视评价的增值功能和育人功能,重结果轻过程、重智能轻情感、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基于学习目标的教学评价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评价任务单为载体、关联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评价。
三是落实课后作业的一体化精准化设计。当前许多学校在作业布置方面还是注重量、忽视质,这不仅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还降低了学习质量,不利于学生成人成才。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一方面要研究它与本单元、本课时的关联度,另一方面要考虑是否体现了学科与跨学科知识学习,是否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育学生社会情感能力。
作者:张良 陈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