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知道56个民族,但你知道他们最具特色的建筑特色是什么吗(独特的民族建筑简笔画图片)

中国56个民族分别是汉族、满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侗族、瑶族、白族、傣族、黎族、佤族、畲族、水族、土族、蒙古族、布依族、土家族、哈尼族、傈僳族、高山族、拉祜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达斡尔族、柯尔克孜族。

羌族、怒族、京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仫佬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朝鲜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独龙族、基诺族、塔吉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塔塔尔族、鄂伦春族、乌孜别克族。

汉族:

汉族传统居房建筑的民族形式为斗拱挑檐的木结构,俗称“大屋顶”。这种民族形式的住房建筑,最早萌芽于半坡遗址草泥木柱网结构和河姆渡遗址干栏式榫卯结构的房屋。

满族: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

回族:

回族的房子讲究工艺和装潢,颇具民族特色;如宁夏同心县的有些回民盖小高楼式的房子,门窗全是拱形,大门楼采用绿色的大圆顶式,显得肃穆典雅,格外别致。

藏族:

藏式传统建筑美丽、神秘,给人以古朴、粗犷、神奇的美感。

它那十分独特和优美的建筑形式与风格,与雪域高原壮丽的自然景观浑然一体,有时候,某个地域的建筑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风貌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西藏建筑给人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它的窗。窗是建筑立面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西藏传统建筑窗的排列十分有意思。窗的大小不一,非常随意,而窗在墙面的位置,又高高低低,窗的排列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看似随意,反而有一种不规划美。

苗族:

苗族建筑是就地取材的典范。石材运用极为普遍,村中的道路是石板台阶,坪场是石块铺就,房屋是石头筑基、石块垒墙、石片做瓦,似乎他们自从盘古开天地,就同石头生活在一起……这些厚薄不等、切面整齐的建筑,构成美丽苗寨别样的风景。

彝族:

土掌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层层叠落,相互连通,远远看去甚是壮观,后期彝汉混居,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壮族:

居住在坝区和城镇附近的壮族,其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外墙粉刷白灰,屋檐绘有装饰图案。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壮族,其村落房舍则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两种。

侗族:

侗族建筑多为木质结构,贵州侗族分为“北侗”、“南侗”两个部分。北侗地区的民居与当地汉族的民居极为相似,一般都是一楼一底、四榀三间的木结构楼房。屋面覆盖小青瓦,四周安装木板壁,或者垒砌土坯墙。有些侗族民居在正房前二楼下,横腰加建一披檐,此作增加檐下使用空间,形成宽敞前廊,便于小憩纳凉。南部侗族的民居多建在河溪两岸的绿树丛中,仍保留着古代越人的“干栏”式木楼。

瑶族:

瑶族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族,是古代东方的“九黎”中的一支,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南地区,据说也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

瑶族建筑多采用‘人’字形棚居建筑式样,常用杉木条支撑屋架,屋顶盖草或杉皮,周围以小杂木或竹片围壁。

白族:

白族建筑通常采用中原殿阁造型,飞檐串角,但多用石灰塑成或砖瓦垒砌。除大门瓦檐裙板和门楣花饰部分用木结构外,余以砖瓦结构为主大理石头多,白族民居大都就地取材,广泛采用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木质部分凿榫铆眼相结合,与砖瓦部分错落有致,精巧严谨。楼面以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砖等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富丽堂皇,古朴大方。

傣族:

竹楼是西双版纳傣族的标志性民居建筑。早年的竹楼,大都是“干栏”式建筑,主要以竹子为材料修建,竹柱、竹梁、竹檩、竹椽、竹门、竹墙,还有的地方连瓦盖顶也用竹子来做,将竹子一破两半即可。因为主要用竹材建盖,留有高脚栏干,分上下两层,故称竹楼。

黎族:

船型屋是黎族最古老的民居,有高架船型屋与低架(落地式)船型屋之分。记者看到,白查村船型屋其外形像船篷,屋形狭长,无窗户,一般两侧开门,屋顶上盖以厚厚的茅草,几乎一直延伸到地面。

佤族:

佤族传统民居建筑用材完全取之于大自然,无华丽奢侈的装饰,即便是有所装饰也是比较原始古朴,主要用材有竹子、麻栗木、红毛树、水冬瓜树、白树、茅草等。佤族以木、竹和茅草为主要材料,四壁着地的草木房,也有土壁草房和少量瓦房,也有与傣族架空“楼房”相似的地区。

畲族:

畲村的房屋格局基本上有二种类型,“竹竿寮”和“走马寮”。“竹竿寮”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竹竿厝。它门面小但纵深长,就象竹竿一样修长。

走马寮的造型多为“日”字形,前后均有厢房,称为“伸手”后厢称为火厢。

水族:

水族的房子是地地道道的干栏建筑。干栏又称“麻栏”,是我国南方古代民族的住房形式,据说是越人发明的。

干栏也好,“麻栏”也罢,都是由树居或称“巢居”的居住方式演变而来的。其发展历程大概为:先是“依树为巢而居”,尔后“依树积木,以居其上”,末了才伐木建房,“人居楼,梯而上”,“上以自处,下居鸡豚”。

土族:

土族民居文化特点突出,别具一格。农村一般以村落聚居,村庄大多在山脚下,依山傍水搭造房屋。各家都有庭院,院内有牲畜圈棚,院外有厕所、菜园和打谷场。房子是平顶的,上面可储放粮草。

主房建筑得精细,栋梁和门窗上雕刻或彩绘牛羊健壮、五谷丰登的花纹图案。院墙很高,大门是在院墙上开设的双扇木板门,院落较大,房屋墙壁和院墙一样,皆挖掘湿黄土以夹板夯筑而成,室内冬暖夏凉。庭院正中有的栽花种草,有的设有香炉,立“玛尼旗杆”,是土族信仰藏传佛教的标志。

蒙古族:

古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

布依族:

布依先民的房屋建造,沿袭古代的“干栏”式建筑,“干栏”的建筑历史,最早见于《魏书》“盖南蛮之别种,其科类甚多,散居山谷……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这说明布依族先民居住的地方是依山傍水,山下是林木茂密。“依树积木”、“以枝构棚”、“架木为巢”,在树上巢居,这是布依族“干栏”式建筑的原始雏形。

土家族:

土家族吊脚楼——吊脚楼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吊脚楼半为陆地,半为水。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哈尼族:

哈尼族民居外形酷似蘑菇,故名蘑菇房,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组成。传说中,哈尼族的祖先是看到漫山遍野的不怕风吹雨打的蘑菇,受到启发,模仿蘑菇的样子盖起了自己的住房。

傈僳族:

傈僳族民居建筑主要分三种,分别是千脚落地房、木愣房与土墙房。

竹蔑房,俗称“千脚落地房”,是傈僳族的基本住房形式之一。一般建于能躲避山洪和泥石流的山凹台地的向阳面偏坡上。

木楞房又叫“圆木垒墙房”,形状像一个大木匣,长方形,是做工较为精细的住房。建盖前,要备好粗细相等而长短不同的木料,多用直径22公分左右笔直干透的松树圆木,用斧、刀砍削成一样粗细的七面圆柱形木料。各木料的一边砍削成榫,直对榫的另一边刨剜成一细槽,两端的两边直对榫、槽,分别砍凿一镶嵌口。

土墙房是泸水境内沿江一线傈僳族的住房形式。其结构是挖平地基砌好石脚后,四周舂上土墙,以墙抬梁,梁上铺篾笆,为盛置粮食的家什台,顶盖茅草或木板、油毛毡、石棉瓦、瓦片,屋内筑墙或用木板、篱笆把房屋分隔成三间,分别是正房和卧室,即正房两侧各有一长侧房,分别在房门前两边,相对开门,作为子女和客人卧室。

高山族:

高山族的住所,依建屋造房原料区分,可以分为木屋、竹屋、茅屋、石屋和草顶地下房屋五类。

拉祜族:

拉祜族的房屋建筑结构简单,以土筑墙,以茅草盖顶。一间房子隔成若干个“阿泡”(小房间),父母住1间,每对已婚儿女各住1间。除正堂屋内有公共火塘外,每个“阿泡”中另有1个火塘,火塘上面吊挂有1块薄石板作烧烤食物之用。

拉祜族的住房有两种:一种是桩上竹楼,另一种是落地式茅屋。落地式茅屋是沿袭了古俗,择地而修造的;桩上竹楼则是受其他民族的影响,在落地式茅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桩上竹楼也称作掌楼房,是一种用木桩叉搭成的双斜面竹楼,有大小之分,大型竹楼为母系制大家庭居住,小型竹楼为个体小家庭居住,但其结构是一样的,主要由"日格"(房屋内寝室部分)、"扎迪格"(舂碓处)和"掌倮"(晒台)三部分组成,分上下两层,楼上面住人,楼下是关牲畜、堆放柴火的地方。

东乡族:

东乡族把居住的家院叫庄窠,庄窠意为庭院。庄窠多半依山而筑,屋外有一丈多高的土墙围住,内有空地,有的四面盖屋,有的三面盖屋,有的朝南朝西向阳面盖横折的两面房,也有的只盖一排房,多为土木结构的两面房。房屋的建筑除了门、窗以及梁檩椽用木制以外,其余都用泥土砌成。

纳西族:

纳西民居外貌特征:外墙砌不到顶,后墙上部用板枋材隔断,两端山墙用“麻雀台”压顶与山尖隔断,出檐悬桃显得很深邃。山尖悬串一块很长的悬鱼板。墙体从下到上往里微微倾斜,屋面舒展柔和。使房屋构造轻盈飘逸。

景颇族:

景颇族居住多为竹木结构的茅屋和瓦房。茅屋呈长方形,屋顶为双斜面,整个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底层圈养家畜家禽。门从两头开,前门供客人进出、埋鬼桩、拴牛马;后门禁止外人出入,更不允许穿室而过。屋内每间设一火塘,四周铺篾席,晚间席地而寝。房屋通常七、八年重建一次,建房时全寨换工互助,数日即成,并举行隆重的新房落成仪式。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民居建筑,又称“毡房”或“哈萨包”。

主要流行新疆、青海地区。其构制,先用草原特有的红柳扎结圆栅和房顶,四壁支架呈穹窿形,房顶呈弧形,构成房架,再在木栅外围上芨芨草编成的墙篱,外面蒙盖毛毡,房顶留有天窗,用活动毡子,调解通风。一般东向开门。有的房顶还饰以图案。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建筑物有其独特风格。民居建筑具有以户外活动场所为中心的特点,“阿以旺”式、“阿克赛”式的民居,均是户外场所在中间,周围环以带外廊的房屋,形成了宅院的内向性风格。注重庭院空间,使居室内外互相渗透交融,区域划分细化了生活空间的功能分区,同时形成从户外到室内的多层空间过渡,丰富了空间层次。

达斡尔族:

达斡尔人喜依山傍水而居。建筑格局具有传统中轴式特征,正方形,分正房、仓房、畜栏、菜院等。

达斡尔人的居室以西屋为贵。西屋以南炕为上,多由长辈居住。儿子、儿媳及其孩子多居北炕或东屋。西炕则专供客人起居。炕面大都铺苇席或毛毡等。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的毡房比哈萨克族的毡房和蒙古族的蒙古包都略高,顶部也更尖,但同样具备冬暖夏凉,不存水积雪,折装快捷,搬运方便的特点 。

羌族:

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最著名。

羌语称碉楼为“邛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

自唐朝来,羌族人民因各种原因向西北迁移,到了西藏和青海,所以现在,羌族碉楼也被称为藏族碉楼。

怒族:

怒族的建筑文化十分悠久,早在古代就有了自己的建筑风格。“怒人居山巅”、“覆竹为屋,编竹为垣”就是古人对怒族建筑的描述。

京族:

京族的传统住房是草庐茅舍,京族人称之为“栏栅屋”。其墙壁是用木条和竹片编织,有的再糊上一层泥巴,或用竹篾夹茅草、稻草等作墙壁。屋顶盖上茅草、树枝叶或稻草。为防风吹,屋顶还压以砖块、石块。

德昂族:

德昂族民居多为干栏式竹楼。这种竹楼多用木料做主要的框架,其他部分,例如:椽子、楼板、晒台、围壁、门、楼梯等均用竹子为原料,房顶则覆盖茅草。

保安族:

保安族主要生活在积石山麓和黄河两岸,他们一般都选择山腰或沿川一带平坦而向阳的地方安家落户,多与回族、东乡族、撒拉族杂居。

保安族民居善于因地制宜,有“半边楼”、“全楼”和“四合院”之分。

“半边楼”一般为五柱三间,两头附建偏厦,或一头偏厦,或一头偏厦前伸建厢房。大门多在屋头上层屋场偏厦间。此种建筑多为红瑶所建。

“全楼”相对“半边楼”而称;一般建于沿河一带或半山较平坦的一层地基上。规模及附属建筑与“半边楼”同。花瑶、盘瑶多居“全楼”。

“四合院”在较平坦的地面上连接修建四幢“全楼”合成的房屋,中间有一小块方形空地庭院,故称“四合院”。这种建筑仅为沿河一带红瑶富裕人家所居。

裕固族:

甘肃肃南山区裕固族人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常年住在帐篷里,随着季节的变化和牲畜的转移,帐篷也须经常迁移。 裕固族的帐篷是由六根或九根杆子支撑,外用牛、羊毛织成的褐子搭盖而成。

一般利用地形,选择较避风而向阳的地方搭盖。帐房内,正上方设有佛龛,左右两边搭有卧铺,上面垫上毡片或兽皮等。男子和客人一般住右边,左边用来陈放日常生活用具、杂物和女子坐位。正中间有炉灶,设有三石一顶锅或铁炉,用来做饭和取暖。

仫佬族:

在罗城县四把镇,还保留着部分仫佬族的民居。

独家独院,有门楼,有围墙,中隔天井,很明显,这是借鉴汉族民宅的建筑特点,但细致观察,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仫佬族本身的特色。

最大的特色就是“不正南正北”。各家各户的门楼与正屋,朝向不一致。这是由于仫佬先人迷信风水,认为某年建屋某向吉利,门楼就朝这个方向建。

仫佬族的民居,多是火砖墙、青瓦面,很少用泥坯、干打垒,茅草房更鲜见。

布朗族:

布朗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对其有不同的称呼 。中国布朗族全部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境内,其余散居于临沧地区、思茅地区和保山市境内 。布朗族民居形式主要是干栏式建筑 。一种是茅草屋,一种是木瓦房 。

撒拉族:

撒拉族篱笆楼,始建于明代,是中国传统的庭院建筑形式,主要以木构架、石砌、篱笆组建,样式独特,技艺精巧。

毛南族:

毛南族居住大石山区,到处有石头,因此房基或山墙多用精制的料石砌成,用长条石制成登门的石阶,毛南话叫“突结”(意即石梯)。

毛南族人的居室为干栏式样,干栏内外山墙全是以木、石为构架,干栏的楼柱也是石柱,连门槛、晒台、牛栏、桌子、凳子、水缸、水盆等也都是石料垒砌或雕凿的,不少家庭在这些石制用品上都雕刻有花鸟鱼虫图案,既经久耐用,又美观悦目。

仡佬族:

仡佬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贵州高原上最古老的一个民族。有人认为它是“古夜郎”的后裔。仡佬族大多住在山区,民谚说:“高山苗,水仲家,仡佬住在岩旮旯。”

仡佬族先民的民居形式,以“干栏”为特色,贵州北部地区的仡佬族,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住宅样式。干栏式房屋,是一种木结构的地面建筑。这种木建筑房屋,一般都由若干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下部有木柱构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采取打桩的方法建成。

锡伯族:

锡伯族的住宅,“人”字形大屋顶房,宽敞大方,屋檐宽出半米左右,窗户很大,有的一间房子就有四五个窗户,窗户格木形状都很精致,小而多曲、几乎和雕刻的一样,如果没有精细的技艺是做不出来的。而且在门框、窗、屏风上都有精雕细刻的图案。

阿昌族:

阿昌族的住房一般是砖瓦、木石结构的四合院建筑。房屋一般分为两层,人居住在正屋,屋内设有神龛、烛台、长桌和火塘,楼下圈养牲畜,厢房和楼上堆放粮食及其他生活资料。

阿昌族的村寨错落有致,与村寨四周的山光水色互相映衬,浑然一体,好似一幅恬静悠然的山水画。

普米族:

普米族传统房屋为纯木结构,用直径12厘米左右的去皮杉木,四角探头垛成木墙,一米长左右的顺木纹劈成的木板瓦,从屋檐向屋脊一层一层搭头铺成人字形屋顶,当地人称这样的房子为木楞房、木垒子。

最能够体现普米族建筑模式的是正房。普米族语称为“金妈给座” ,意思是“母房九间”根据调查,20世纪90年代,宁蒗县红桥乡的大水沟村委会上拉垮村,还有7户普米人家有这种老式房屋,其他各地区也有零星保留。

朝鲜族:

常见的一般有草房和瓦房两种形式。多面向南或东南、西南,有院落。屋顶多四个斜面构成,主室上盖为大“人”字形,两翼斜坡较小,用谷草或灰瓦片覆盖。每套房屋正面开一扇或四扇门,同时开窗。后面一般亦设门和窗。内分为寝室、厨房等。

朝鲜族房屋呈大屋顶形状,屋脊外观是中间平、两头翘立,中间平如行舟,两头翘立如飞鹤。组成大屋顶所有的线和面,均为舒缓的曲线和曲面,屋脊等主要轮廓线均涂为粗白线。缓慢、稳重、优美的曲线和曲面以及椽子以外的大白轮廓线条,正是朝鲜族大屋顶区别于汉族、日本大屋顶的差异点。

赫哲族:

赫哲人的住处都选择在沿江两岸向阳的高处,便于捕鱼和接近猎场。“卓”(马架子房)、“胡如布”(小型地窖子)和“希日兔克”(大型地窖子)、“撮罗昂库”(尖形的窝铺)等,都是赫哲人捕鱼、狩猎时的临时住所。

门巴族:

门巴族民居主要有碉房式石楼和干栏式木屋两类。石楼的屋顶用木板苫盖,有苫檐伸出楼壁,楼顶两面坡倾成人家形。石楼基座大多为长方形,楼壁垂直高耸。基座和楼壁全用石块砌成,不用挂梁。楼屋之间铺排木板。门巴石楼一般分作3层,底层供圈养牲畜使用,中层是住人的居室,上层堆放粮食和杂物。

珞巴族:

珞巴族是我国的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居住于喜马拉雅山脉周边的山地和丛林中,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珞巴族很有特色的建筑风格。有长屋、小栋房等等。

珞巴族的传统村落景观文化模式主要由景观要素、陈设装饰和形象符号组成。

独龙族:

独龙族的住房有两种,独龙江流域北部地区多为木垒房,南部多为竹篾房。无论是木垒房或竹篾房都是长方形,建造靠山打桩,一般离地面二,三尺高。

基诺族:

基诺族房屋是用竹木和茅草修建的“干栏”式竹楼。竹楼由木架支撑,用粗木做梁、柱,连榫为架,不用金属连接。楼板和四壁用竹片排列铺成,楼顶上覆盖茅草。

覆盖前将茅草编成草排,无数草排互相迭压放置在屋顶,可以防雨隔热。竹楼上层住人,下层不设四壁,用于堆放工具、什物和家畜栖息。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人的正房都是正方形平顶屋,房顶四边略低于中间以利流水,也作晒台。门很小,朝东或朝南,以避西北风,进门处设一堵矮墙,墙后为放靴的地方。过土墙,进正厅,三面相连的土炕,一面为灶台。炕是靠墙砌成的实心长方土台,上铺毡子、羊皮或粗毛毯,土台边镶木边,像北方的炕沿。

塔吉克族是一个可以把软装做到极致的民族,哪怕是生活条件再普通的家庭。

在我们看来,人活着嘛填饱肚子最为重要,而在塔吉克族人的眼里,为束炕上的卧具添一排带有精致刺绣花纹的布艺靠枕的重要程度绝对不亚于干饭。

俄罗斯族:

木刻楞属于典型的俄罗斯族民宅,其具有冬冷夏热,牢固经久耐用等特点,它还融合了俄罗斯文化及汉族文化所创造的。

木刻楞建筑的方式,通常是用木材和手斧刻出的,有棱有角,十分标准与齐整,房屋高大挺拔,单一木料构建的房屋,分成卧房、大客厅、厨房和储物间。木刻楞木刻楞也是有土木结构的,他的住宅都设在高高地地基上,墙面厚厚的,多的是50公分左右。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在森林中没有固定的住所,“撮罗子”是他们的传统民居。“撮罗子”,鄂温克语叫“希椤柱”,它的外形如同鄂伦春族的“斜人柱”,高约3米,直径约4米,是一种圆锥形建筑物,实际上是用松木杆搭成的圆形窝棚,也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帐篷。“撮罗子”的遮盖物随季节变化有所不同,夏季一般用桦树皮,冬季则用麂、鹿皮包裹。

塔塔尔族:

城市塔塔尔族居民多住平顶土房,墙一般都很厚,里面粉刷石灰,有的还挂壁毯。自成院落的住宅,庭院多栽种花木,布置成小花园。牧区的塔塔尔族逐水草而居,多住帐篷。

在房舍布局和室内陈设方面,独门独院。庭院内种植着各种果树和花草,环境清幽,像一座小花园。房子的墙都比较厚,以便安装火墙或铁皮壁炉,供冬季取暖之需。除住房之外,另有客房、厨房和储藏室等。父母与子女另居。住房比较宽敞、明亮,并设有客厅。墙壁粉刷着素雅的颜色,挂有壁毯,地上铺地毯。室内摆设着各种欧式家具,显得古雅而豪华。牧区的塔塔尔族适应游牧生活,都住帐篷。

鄂伦春族:

沿河流而移动,逐野兽而迁徙,是鄂伦春人的居住特点。他们在山林中四处游猎,每到一处就选择地势高,水源充足,避风而阳光好的地方,将他们的家──仙人柱搭设起来。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的住房多为庭院式。但无论是楼房,还是平房,都喜欢在屋顶上修建一层带阿拉伯伊斯兰风格的圆形拱式顶楼。

又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崇拜偶像,所以,他们室内墙壁上的拱形壁龛周围、室内和走廊木柱上雕刻的,都是各式各样具有伊斯兰特色的非常美丽的花草图案。

取暖多用壁炉,也有在室内挖坑,将火炉置于坑内,烟筒伸出户外,坑上放木板,铺上毯子,可供坐卧。

(0)
上一篇 2023年05月24日
下一篇 2023年05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