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前景广阔(职业前景好)

阅读提示

有些专业的学生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而有些“手艺”却没那么吃香,职业院校高就业率背后的就业质量问题仍然值得关注,冷热参半成为就业的真实写照。从“能就业”到追求“就好业”,职校生要有“好的前程”尚需多方发力。

“从取得一些成绩,再到找到一家理想的工作单位,我用六年半的时间证明了自己的选择。”7月5日,22岁的程邦炼在电话中如是向记者表达他毕业季的心境。此时他已在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顶岗实习4个月,并且即将转正。

不仅能就业,还能就好业——在这个毕业季,程邦炼无疑是令人羡慕的。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在眼下大力发展的职业教育背后,有些专业的学生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而有些“手艺”却不怎么吃香,高就业率背后的就业质量问题仍然值得关注,冷热参半成为职校生就业的真实写照。

“车钳铆电焊”供不应求

2014年初中毕业后进入成都技师学院学习焊接技术,年升学到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数控专业,在校期间始终为焊接集训队成员,曾参加、省市等诸多技能大赛,年成都市青工技能大赛(焊接)中获得名好成绩,取得高级技师资格证——这是程邦炼职校时期的履历。在连出三届焊接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的攀枝花技师学院党委、校长何晓斌看来,这样的孩子能够获得好的就业前景一点都不意外。

“焊工是紧俏工种,优秀的焊工更是企业争抢的对象。”何晓斌告诉记者,在今年该校的双选会上,有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家企业来选人,其中有一半以上是想要签约焊工生源的。而就在几天前,他们刚刚为一家从事核电、核基础建设的国企专项培训并输送了50名焊工,录用后,最高月薪待遇或超过1万元。

“随着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十四五规划中对城市群建设战略的推进,相关的人才需求出现大量缺口。”何晓斌称,曾有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人社部门带队企业到访,希望引进该校制造加工类专业的学生。随着招商引资规模扩大,市场对技能型的产业工人需求量显著增加,而一些服务类的专业就业前景并不那么利好,高就业率背后的就业质量问题仍然值得关注。

“‘冷热’专业的就业现状如此,生源分布却是与之相反的。”记者了解到,由于是职业蓝领,工作性质较为辛苦,尽管“车钳铆电焊”的人力资源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报考的学生却并不多,招生时颇费功夫。而随着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职业大专、职业本科成为就业冷门专业的热门选择。

据介绍,今年,攀枝花技师学院不同专业类别总计1046名毕业生,其中有超过600人选择参加高考继续升学,剩余学生基本实现百分之百就业。

“好的前程”从哪里来?

“其实‘好的前程’最根本的在于个人的努力。”作为一路亲身经历职校求学、找工作的程邦炼而言,他十分珍惜当下所处的好时代,并认为“职校不会限制一个人的发展,专业也不会,关键看自己定下了怎样的人生目标”。

程邦炼告诉记者,受社会普遍认知的限制,当年在选择进入职校学技能时,家里人强烈反对,他毅然坚持。进入校园学习后,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在班级40余人中被选为焊接集训队成员,获得了更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集训队很苦,几乎没有寒暑假,训练很累,身上还留下了很多烫伤,所以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多。”程邦炼说,当年一起进集训队的5名同学,最后只有他和另外一位同班同学留了下来。而此次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到校招聘,包括自己一共有5人入选,都是各专业里的尖子生。

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尖子生毕竟凤毛麟角。近几年,为了提升院校的就业竞争力,程邦炼所在的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系列创新改革,如坚持校园企地深度融合,培养实用型人才;坚持岗课赛证融合,培养专业型人才;坚持双创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同时,让专业与产业无缝衔接,打造七大专业群,高职与技师专业对接率达到100%;坚持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为导向,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时融入专业课程内容;践行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让人才质量满足岗位需求;践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让学生学业与技术双丰收。

数据显示,多举措推进下,该校近三年为经济发展培养了1.6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专业对口率达81%。

从“能就业”到追求“就好业”

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要解决职校生就业冷热参半的问题,改革成为关键手段。

记者了解到,为了确保职校生不仅“能就业”,还能“就好业”,四川直面学生不了解生产一线,教师不熟悉行业最新应用技术,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不高,部分中职学校“小、散、弱”等的相关问题,紧密结合实际,实施诸多政策举措。如把握好职业教育对接市场岗位需求的“路线图”,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及时调整优化师资配备、开发或更新专业课程教材,带动专业质量提升;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引导企业从战略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参与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深度参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这样的实践在四川各职校中取得丰硕成果。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接合作企业,先后联合共建了“5G+AIoT智慧应用产业学院”“华为学院”等一系列产业学院,校企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学生1000余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紧跟建筑业发展趋势,整合行业、企业、学校需求,与相关企业共建一系列产业学院,采取订单式、定制式培养模式,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行业骨干企业就业率在50%以上。

当学校牵手企业,教学内容与企业最新的理念和技术挂上了钩,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就会不断提升。年,四川新增5所高职学校,高职就业率87.39%、中职就业率95.75%,新增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民生急需紧缺专业491个,32.28万名学生参加91个“1+X”证书试点,试点规模居全国。(记者李娜)

来源: 工人日报

(0)
上一篇 2023年04月27日
下一篇 2023年04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