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户外音乐节:(引题)
以音乐之名的休闲度假(主题)
中国文化报记者 李琤
户外音乐节令人着迷的远不止是“有音乐”那么简单,还有专属于现场的阳光、舞动、呐喊、营地、狂欢……户外大型音乐节是一种维持数天、以音乐为主题的节庆活动,通常在公园、草地、海滩等宽阔的户外场地举办。它不只是演唱会,也是一场文化生活节,是以音乐的名义来聚会、放松的度假生活方式。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久违的户外音乐场景成为今年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的大热门。
3月17日至19日在海南海口万绿园举办的迷笛音乐节吸引了近5万观众,其中,50%的观众是从海南省外专程赶来的乐迷。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在音乐节现场逛市集、听音乐、看美景,与好友畅饮聊天、狂欢,还有人自发组织人体涂鸦、嘻哈摇滚等小众活动,音乐节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
同时,音乐节以超强的互动性与沉浸式吸引消费者,在创新升级的基础上提升城市的文化附加值。3天时间,为海口市拉动旅游消费逾2亿元。
区别于传统演唱会以明星为中心,每个观众都是户外音乐节的中心。他们不止膜拜舞台上的乐队,更是在台下上演着各自的欢乐,他们热爱的不仅仅是某个歌手或乐队,而是好听的音乐、轻松的氛围、解压的狂欢,这是消费者与音乐之间的沉浸式体验。这也是音乐节吸引年轻人的主要原因。
近十几年来,国内户外音乐节早已蔚然成风,一方面音乐节辐射的地域正在逐步拓展和下沉,不仅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甚至很多二三四线城市也纷纷举办音乐节;另一方面,音乐节类型也呈现出从单一向多元、综合向垂直类分化的转变,不局限于开始的摇滚乐,还有电子乐、民谣、二次元的动漫游戏类音乐等。
这背后,有Z世代消费群的崛起,“年轻化”消费倾向圈层文化、共同价值观、社交需求。Z世代消费群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更需要参与、互动、体验式的消费场景和方式,更愿意主动分享与创造。因此,商业之间壁垒逐步被打破,形成更多、更有趣、更有温度的业态模式。
这背后,还可以看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对音乐节强大资源聚合能力的重视。户外音乐节引流、盈利,以及扩大社会效益、提高幸福感的作用较之其他活动方式而言,更具吸引力。
那户外音乐节如何赚钱,又撬动了哪些隐藏的经济版图呢?已有30年历史的迷笛,其音乐节总导演、迷笛演出公司CEO单蔚介绍,音乐节的收入由票房、品牌赞助、政府补贴、现场二次消费、线上直播版权收入、衍生品开发等板块组成。国内音乐节主要依赖票房、品牌赞助和政府补贴三部分。
“票价平民化是迷笛音乐节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希望让更多人能够走到户外,走进音乐节现场。一方面我们有良好的乐迷号召力,让整体票房收入有保证;另一方面举办地政府足够支持,与赞助商的合作关系稳定,带动了当地的旅游消费和品牌传播,实现多方共赢。”单蔚表示,“现在很多音乐节票价虚高,给年轻人设置了过高的门槛,这不利于音乐节产业的正向发展。”
不过分依赖门票经济,户外音乐节还可以在场景设置上多做文章。利用平坦、宽阔的举办场地开设露营区,让观众可躺、可坐、可跳、可聚、可社交,出租帐篷、沙发,售卖啤酒、饮料,提高二次消费。塑造以活动为牵引、青年积极参与的社交场景,注重构建线上、线下广覆盖,供给需求有效对接,让音乐节体验不分昼夜,曲终人不散。
此外,品牌合作形式更加深度化、场景化、创意化,也正在成为趋势。随着近两年线上演播的新常态,线下音乐节场景与线上直播的互动也成为一种新的潮流。随着互联网进入3.0时代,音乐节也需要跟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挖价值、不停尝试创新。“我们正在开发web3.0版的线上音乐节新场景,以期建立迷笛音乐社群,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世界各地的乐迷通过互联网随时沟通、互动,同时根据大家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也许将来的户外音乐节会出现更多意想不到的形式。”单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