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说
有人说:大学里总有那么一些课,可能“最有用的地方就是它的名字”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上课是大学生的日常 图/视觉中国
助你规划大学生活/职业/人生
职业规划课堂 图/SUN
有网友说:从小被教育“不上大学以后就找不到工作”,而上了大学依旧对未来没有任何想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一类课程仿佛人生导师一般,出现在你追梦的道路上。这个课程的名字似乎告诉你,老师会辅助你把未来的发展轨迹描绘得清晰可循,通过课程就能了解就读专业的就业发展前景,让你的未来不迷茫,有助于毕业快速步入正轨。
可上了这门课之后发现,我真是难为任课老师了。
从这位网友的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认为这是一门没有用处的课程。但其实,这门课程对大学生的作用很大。现在许多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选择,且由于近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同学表现得急功近利。
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解决同学们得这些问题,首先帮助他们确定志向,然后自我评估,充分了解自己,进一步分析自己的优点、缺点,确定科学合理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当然,如果你希望不用自己操心,老师就能帮你规划好你未来的发展方向,那确实难为了你的老师。
毕竟,自己的人生自己走,不是么?
宏大叙事的思政课
上课睡觉 图/视觉中国
有网友说:大学里的思政课,评价参差不齐,有的人觉得很无聊,有的人却觉得学到挺多。
这很可能是任课老师的原因。眼界宽阔、风趣幽默的老师通常能把历史和政治讲出花来,博古通今,深入浅出,援引中外事例,告诉你很多奇闻轶事,让人大开眼界;而那些照本宣科的老师只会让课程变得“鸡肋”,自然不受学生欢迎。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经说过
而《军事理论》《形式与政策》等课程也是相似的问题,目前也已经在不断改进啦。
高端大气上档次类
图/搜狐
有网友说:以高雅的艺术兴趣为卖点的课程一般火爆,不知要多快网速的宿舍,手速多快的同学,才能精准地在选课系统从开放到崩溃之间的短短半分钟内成功抢到。
选中《葡萄酒文化与品鉴》课的同学,学会了忌生冷辛辣食物,以保持舌尖味蕾的最佳状态;选中《中国茶艺》的同学,开始考虑要不要入手一套华服;选中《交响乐欣赏》的同学正想象着,哪天约上心仪的妹子一起去听一场交响音乐会,自己可以在旁优雅自如地进行点评,享受艺术的熏陶和她钦佩的目光。
然而,事实是怎样的呢?葡萄酒品鉴课的同学告诉你,整个课程就是“看图猜味道”,不仅要通过图片辨识出不同的葡萄酒,还要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那……要这舌头有何用?
茶艺课还是熟悉的教室,还是熟悉的PPT演示,再没有多余的教具,老师的教学逻辑是:要想学茶艺,先学好茶叶;要学好茶叶,先了解茶史。
交响乐欣赏课的同学似乎更绝望,老师上课只管世界名曲,讲了些“叙事题材宏大繁复”“蕴含着伟大的英雄抱负”之类正确的空话,就让人期末考试的时候尝试自己编一段曲。
以实例证明下,这类课程对于促进个人修养实乃佳品。
西安外事学院的“七方琴社”,便开了一门古琴选修课。“七方琴社”的师资相当了得。两位老师——孙知、白金,均是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的研究生,业师为古琴大家李凤云,正儿八经的师出名门。
据悉,学校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被古琴艺术与2位高雅知性的老师所吸引,纷纷选修了古琴课。佳人操弦,身后数笔丹青,一脉难得的宁静缓缓流淌。
不少同学表示,古琴课很有意思,“比上网吧好多了”。
结课之后,大多数同学都会弹2、3首简单的小曲儿,也实现了陶冶情操的目的。
而《葡萄酒文化与品鉴》、《中国茶艺》等课程能够陶冶同学的情操,了解这方面的历史文化和内涵,从而促进个人的成长,修养与技能齐飞,不是一件很值得点赞的事儿么。
低调内涵接地气类
登上新闻的火爆课程 图/长城论坛
它们听起来像是纯娱乐课程,因而极受学生青睐。比如《哈利波特与遗传学》和《名柯南与逻辑推理》。据学生们反映,《哈利波特与遗传学》授课内容实际上就是纯粹的遗传学,但通过哈利波特的故事背景,让枯燥的理论知识灵活了起来。据了解,该课程为1学分,“容量”是“100名血色汉纳根”(指所招的学生数量);而在选课学生要求一栏中,则写着“对哈利波特小说或电影感兴趣”。
2013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80后萌主”张瑛开了一门《名柯南与逻辑推理》选修课,彻底引爆了二次元、三次元的需求痛点。正式上课的那天,可容纳180人的大教室座无虚席,走廊过道人满为患。
因为太过火爆,选上这门课,难度极大。2天之内便有500多位学生报名,这门选修课,甚至一度让华中科大的校园HUB系统陷入瘫痪。
据称,张瑛想通过《名柯南》这部大热的动漫,帮助学生们消化逻辑学基础知识。经过3年打磨,张瑛的选修课在知识、趣味、逻辑、表达等方面,进步极大。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这种把枯燥课程与热门作品融合的创新方式,有机地将热点与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在完成了教学目标的同时,也提高了课程的趣味性。
选修课“战火”早已在各个高校蔓延。下面我们来看看国内高校开设的一些有趣课程。
西北大学《爬树课》
年9月27日,陕西省教育厅官方微博推送了西北大学的“爬树”课程,学名叫攀树。
该课程是面向研究生新开设的体育选修“户外运动”课程的一种,除了能体验与平地不同的视觉感受,观察多样的生态系统外,还能促进“树冠层研究”的发展。
报道称,攀树课的专业老师一个是国际树艺协会会员、注册攀树师,另一个则是中国登山协会户外运动指导员、攀岩指导员。
为让学生系统的了解攀树运动,一个学期共设置了16节课,主要分为六大板块:装备使用、野外生存、攀登下降、绳索技术、定向技术、急救技能。不过,这门课还只是面向研究生进行试点,平时会有考核,但不纳入成绩。
厦门大学也早就开设了爬树课,学生们被分成几个小组,共同协作学习如何爬上大树。
图为厦大爬树队清理断树
说厦大“爬树课”没用的,等台风到了之后,就派上用场了,真是有先见之明啊!
武汉科技大学《桥牌入门》
在武汉科技大学,打牌是一项正经的技能:打桥牌不仅要学,要配合,还要考试。因为,武科大的王志刚老师开了一门叫《桥牌入门》的选修课。
据选课同学介绍,王老师的课直奔主题:先在黑板上写基本规则,然后确认下同学们都记住了没,接着就开打了。考核方式是:期末,4人碰头打一圈,再回答老师提问,拿学分妥妥的。
复旦大学《书信里的中国人》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张乐天,开设了一门叫《书信里的中国人》的选修课。张老师从资料室里选了上世纪50-80年代的数百封信,让学生们聚集在教室中阅读。张老师坚信:“读一组书信就像读一个故事,而我和书信主人有了奇妙的联系。”
据张老师介绍,学生每看一组信,便需写论文或做展示,汇报个人体会和学习情况。不过,这门课程的考试压力也不大。总体来看,同学们的兴趣很高,学习效果也很好。
福建师范大学《穿越课》
年,福建师范大学开设了一门名为《先秦穿越手册》的课程,以穿越剧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在老师讲故事、聊生活的过程,收获上古时代的饮食、服饰、建筑、交通、货币、婚葬等方面的文化知识。
天津大学《恋爱课》
天津大学于年春季学期推出《恋爱学理论与实践》课程,教恋爱礼仪和约会技巧。课程中,还安排有辩论、讨论、分享等互动环节。该课程2学分,分理论和实践,“学以致用,交到对象,可以酌情给满分。”
广州大学《生死课》
在日常生活中,生死是我们最不喜欢谈论的话题,但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就是要面对生死。广州大学早在2000年就开设了“生死学”选修课,探讨生与死的哲学,是广大最热门选修课之一。
在这堂课上,不仅涉及何为生死、生命的品质和尊严等一系列涉及生死的问题,还教会你如何写遗书、给自己撰写墓志铭,甚至让你当堂假设自己死亡的情景。
南京农业大学《减肥课》
为了鼓励同学们运动健身、健康生活,达到良好的减脂效果,南京农业大学于2015年开了《运动减脂课程》。
该课一周要上三次课,持续6周,每节课90分钟。上课除了慢跑、快走等有氧训练之外,还会带同学们去校园之外的公园、景区等进行徒步训练。除运动之外,课程还要求选课同学记录自己的饮食,并换算成卡路里,看着卡路里的数字,严格控制饮食量。
当然,国外的奇葩课更是不少啦!
密歇根州立大学《打僵尸课》
这门课的全名叫做:未来僵尸灾难中的幸存启示录—疾病,灾难与人类行为(Surviving the Coming Zombie Apocalypse – Disasters, Catastrophes, and Human Behavior)。
名字就诡异的长。在这门课的宣传上,教授更是亲身上阵演了一段似是而非的偶遇僵尸的相爱相杀戏码。
所以这门打僵尸课到底是上什么的呢?难道真的拉一个僵尸过来教大家“防僵尸自卫术”吗?
当然不可能。让我们来看看这门课的介绍:
简单来说,这门课是一门脑洞课。在课程中,学生们会在老师的带领下探讨在僵尸围城的大环境下如何生存以及人性的抉择。他们假想如何在灾难中生存,推敲人性的善恶,推断人类为了生存会做出的选择以及会产生的后果。
对于花样频出的奇特课程,部分网友认为,这是大学课程体系的创新,值得鼓励和。也有网民质疑,这是学校的作秀噱头,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评价这类课程好不好,主要看学生学习成长发展中是否需要。如果需要,开一些有针对性的课是合理的。学校的生活丰富多彩,就应该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来。
从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这些课程,以及学生的反响来看,总体上利还是大于弊。同学们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有用的课程。老师们也可以结合实际,创新教学方式。
小伙伴们,
你们知道什么奇葩选修课
快来和我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