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春季是孩子们的拔高季。也是各位家长,对身高最关注、最焦虑、最期待的时期:
这个春天,孩子能长高多少厘米?现有身高正常不正常?有没有长慢了矮人一截······
娃<7岁,身高看这里
最新版《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
从3月1日开始,我国已施行最新版《7 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7 周岁(< 84 月龄)以下的儿童,可以根据《标准》中不同月龄对照自己的身高、体重等指标,来评估生长发育情况。年龄:是指从出生到未满 7 周岁(<84 月龄)之间,取整岁或者整月。
身长:适用于2岁以下儿童,即平卧位头顶到足跟的长度。
身高:适用于2-7 岁以下儿童,即站立位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高度。家有男孩(点击看大图) 《7 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WS/T 423—2022家有女孩(点击看大图)《7 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WS/T 423—2022
新标准怎么看呢?
快来对照自查
根据新标准中的评价指标,百分位数可以这么简单理解:
≥ P97的儿童:上,比绝大多数同龄儿童都高。
位于P75~P97间的儿童:中上,比大部分同龄儿童高。
位于P25~P75间的儿童:中,同龄儿童的最常见身高。
位于P3~P25间的儿童:中下,略比多数同龄儿童矮。
< P3的儿童:下,身材比绝大多数同龄人偏矮。
如果家中儿童的身高已小于P3标准,说明孩子的身高可能已达矮小标准,家长需要提高警惕,加以关注并寻求。
孩子一年长多少才正常?
一起来学会画这条曲线
受遗传、营养等多因素影响,每个孩子的身高增长是动态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所以,监测身高与体重,记录身高增长速率,更有利于家长们了解自己孩子的生长状况,同时也可避免过度焦虑。
1岁内的孩子,最好每3个月测一次身高、体重、头围;
1-3岁半年测一次身高;
3-7岁半年到一年测一次身高。
家长可定期持续记录宝宝的身高体重数据,把每次的数值连成一条曲线,描绘生长发育曲线。
(举个例子)
如果曲线呈上扬趋势,就不需要过于担心。
如果孩子一下长得太高,也需要引起家长注意,因为临床上儿童期生长激素过多还可能导致巨人症或成人的肢端肥大症。
如果曲线走势偏平缓,家长就要重视了。2岁以后每年身高长高<5cm,这种情况就属于生长缓慢,最好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下。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家族史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家长也要坚持定期随访,动态评估生长发育情况。
想要“长高高”
儿科医生常说的“六字”要做好
吃 对
想要长高高,当然要在“吃”上下功夫。
保证饮奶量:6个月之前的宝宝,保证每日奶类的摄入量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1岁前每日饮奶 600-800ml;1岁后保证每日300-500ml的饮奶量。
在辅食的添加上,要优先考虑含铁的红肉和动物内脏、含钙丰富的蔬菜、含锌量高的水产品。
另外,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促进孩子的骨骼生长。
饮食中,应该以营养密度高的食物为主,并不推荐鸡汤、骨头汤等食物。
动 巧
适当的运动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加快全身骨骼的生长。
1-3岁的宝宝,每天至少要保证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4-6岁要保证每天至少2小时, 比如跳绳、游泳、慢跑等,都对孩子长个儿有帮助。
睡 足
入睡后1-2个小时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分泌量是白天的3倍左右。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孩子生长激素分泌的前提,一般来说,新生儿要保证每天睡够14-20小时,1-3岁睡够12-14小时,4-6岁也不能低于11-12小时。
动图来自SOOGIF
·END·【有用就转发】
供稿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转载请注明“健康杭州”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