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青年科技领袖峰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2022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榜单,中南大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届校友严威入选。
严威(前排右二)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2 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自1999年起每年从世界范围内的新兴科技和创新应用中对35岁以下、且对未来科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创新领军人物进行遴选,最终形成一份全球创新青年英雄榜——“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涵盖但不限于生物技术、能源材料、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领域。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TR35评选首次落地中国,专注于挖掘新兴科技创新领域的中国青年力量。这是该杂志评选的全球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榜单之一。
(图源:科学网)
严威,35岁,中南大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0届校友,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为纤维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教授。
入选理由:他在纤维中集成精细的电子与光电子器件,开发出智能声学服装、纤维多模态传感与成像、纤维脑机接口等重要前沿技术,为健康监测、个性化医疗、神经系统疾病成因解析、太空安全监测等提供了独特的解决方案。
严威先后以作者或通讯作者在《自然》(Nature)、《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PCT国际发明专利4项。曾获国际先进材料协会青年科学家金奖、美国航空航天局科技竞赛一等奖、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最佳青年科学家奖、iCANX青年科学家奖(全球10人)、瑞士联邦理工博士学位论文奖(唯一获奖人)等。
2022年,严威以作者完成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期刊上
在声学纺织品方向,严威受人类听觉系统的启发,在世界上首次设计并研制了新一代能听能说的智能声学纺织品,并阐明了设计原理、材料、制备与表征方法及工作机制。该织物可将低于10-7大气压的声音高效地转化为号,监测并记录微弱的可听声音,其灵敏度优于许多薄膜传感器一个数量级,保真度与商业化麦克风相当。
此外,基于对微弱机械冲击敏感的声学织物,他还开发出一种用于探测太空尘埃的新型航空用纺织品,这种颠覆性技术为有效监测空间站的损坏铺平了道路。
在纤维脑机接口方向,他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连续化大规模制备规则有序、均匀的、纳米级金属玻璃纤维的关键技术,该玻璃纤维具有任意几何形状、横跨三个数量级的特征尺寸、40nm的最小特征尺寸以及纵横比大于1010等特性,这是现有其他方法都无法实现的;
利用该金属玻璃纤维,严威还首创了柔软的、生物相容性的、微创的纤维神经探针,其性能比现有常规纤维探针高出几个数量级。该突破首次实现了纤维探针对大脑深部神经的高效电刺激、神经元电活动记录和按需药物递送的多模态重要技术,为解剖神经系统疾病的成因提供了创新性平台。
在纤维传感与成像方向,他提出控制半导体晶面界面能各向异性的研究理念,首次制备出单晶半导体纳米线的光电纤维,其具有优异的电学和光电特性,对纳瓦级别的微弱可见光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响应度,探光速率达到MHz级别,这些性能优于很多晶圆基的纳米器件1个数量级。
功能材料与电子纤维器件是一个高度交叉的领域,也是国际学术上热门的前沿研究方向,严威校友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本科阶段在中南大学铸就的坚实基础。本科毕业后的严威被保送至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此后他前往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他的深造经历就是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优秀学子的缩影之一。
材料强则制造强,2023年,欢迎有志学子选择中南大学,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领域大显身手!
延伸阅读:
中南大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双一流”建设学科和一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建设,入选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特色专业和本科质量工程重点建设专业、首批“卓越工程师”专业。拥有粉末冶金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级科研平台,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包括GKN中国公司、比亚迪股份、五矿集团等等。
关注"中南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头条号,获取关于"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南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部分素材来源:中南大学新闻网、DeepTech深科技、中南大学2022报考指南、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