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谈"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中国气派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是姚雪垠先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提示来的,小说美学上的一个主张。当时文艺界先后经过了“大众化”和“民族形式”两场讨论,我国的长篇小说逐渐改变了只重视向西洋学习的欧化倾向,开始朝着民族化方向发展。姚雪垠在长篇小说《李自成》创作中一直是在努力实践这一主张。

“民族风格”相信大多数的文学爱好者都比较清楚,这里不再赘述。而“中国气派”,姚雪垠先生却没有详细的阐述。不过本人通过对姚雪垠《李自成》一书的阅读,认为大致是这么几点。

,长篇小说要有百万字以上的规模,或者至少也得有《三国演义》那样70万字的长度,方能显示它的气派。

第二,时空应该有一定的跨度,《三国演义》前后跨越七十余年,《李自成》从开始到结局,也有十多年的时间。

第三,描写对象要有一定的广度。尽量深入各阶层、各领域,描绘出他们的本质特征。如《李自成》一书,不但写了农民军将士血战沙场的刀光剑影,也写了明朝宫中的宴饮游乐、尔虞我诈、嫔妃相斗;不但写了“朱门酒肉臭”的贵族生活,也写了“路有冻死骨”的平民悲剧;不但写了农民军各路人马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写了明王朝内部矛盾以及明、清之间和顺、清之间的战争。

第四,注意写出作品的深度。《李自成》以明朝末年李自成的农民革命战争为主线,兼写明王朝内部矛盾以及明、清之间和顺、清之间的战争。向读者展现了明末五彩缤纷的历史画卷,表现了那个时期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第五,塑造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使其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第六,抓住重点事件,运用各种手法,尽量把它写得波澜壮阔。

第七,努力吸收中华传统文学的成果,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当中去。

第八,小说的结构上要有大开大阖的起伏跌宕和节奏的变化。

我想,一部长篇小说能做到以上几点,中国气派大概就展现出来了。这是阅读《李自成》后,对姚雪垠“中国气派”的理解。

姚雪垠先生吸收传统文学成果,在《李自成》一书中是有所体现的。姚先生用42年时间,精心创作了一部330万字的小说,并在艺术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这是非常令人钦佩的。

《李自成》写的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战争。从古到今,我国描写农民军起义的长篇小说,最成功的是《水浒传》,被称之为农民革命的史诗。描写战争最成功的的是《三国演义》。但是这两部经典名著对姚先生的启发却是反面的。他贬斥这两部著作的主要原因,是他不认同两部小说关于战场描写和人物塑造的传统套路。经过对相关军事知识的学习后,自己虚构了一场场血火相拼战争场景,这应该是他的独创点,值得肯定。

姚先生对《红楼梦》情有独钟,是因他特别欣赏《红楼梦》用一丝不苟的工笔,细致地、准确地绘制出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的民族生活风情画。他在创作《李自成》一书时,这些风情画面也常常出现在书中。

不过,要把一部作品打造成包罗万象的社会的百科全书,难免会顾此失彼。因为每一部作品都有它独自要完成的特殊任务,决不能这山看着那山高。其实,到目前为止,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还没有哪一部能超越《三国演义》;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还没有哪一部能超越《水浒传》,这两部作品真正显示了长篇小说的“中国气派”。尽管它们也存在某些不足。

(0)
上一篇 2023年05月14日
下一篇 2023年05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