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
都会苏东坡相遇。
”
林语堂曾说:
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受尽磨难,他曾一次次被逼到命运的绝境处。
但面对扑面的风雨,他毫不沮丧;想到未卜的前路,也没有一丝焦虑。
他总能在最低的人生境遇中,活出最高的境界。
如果此时,你正为生活而感到焦躁彷徨,不妨读一读苏轼这6首诗词。
当你诵读两三遍后,相信一切内耗和不安,都能得到治愈和平息。
1
关于聚散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
嘉佑六年冬天,苏轼被朝廷催赶着上任凤翔府签判。
无奈之下,他只好辞别弟弟苏辙。
兄弟俩朝夕相处了二十多年,次分手,苏辙一口气送行了两百里才肯离去。
苏轼心中很是失落,本以为考中进士就能与家人常聚不散,可结果还是各奔东西。
在路过渑池时,外面飘起了鹅毛大雪。
第二天一早,他看见雪地上留有许多鸿鹄的爪印,却没有见到一只鸿鹄。
这一刻,他忽然明白:飞鸟在这片雪地上停留只是偶然,下一刻又不知飞往何处。
人生如鸟,谁也不能料定自己的前路在何方,聚散离合皆为常事。
看开之后,苏轼内心的郁闷,顷刻而散。
古话说,世间万物,冥冥之中自有定数,非人愿所能为之。
有些人,该走的时候,你怎么也留不住;
有些东西,要失去的时候,你费尽全力仍无法挽回。
面对这无常世事,很多人为此沮丧、痛苦。
但因缘聚散本是平常事,岁月从不会优待任何一个人。
正如《牡丹亭》中所说,风无定,人无常。
既然看不到人生的下一站,那就好好珍惜当下拥有的人和物。
既然无法改变命运,不如放下执念,随遇而安。
2
关于困境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熙宁二年,王安石掀起变法运动。
朝廷上下,新党旧党纷争不断,各路官员互相倾轧,人人自危。
为了百姓的生计,苏轼直言不讳,针砭时弊,试图减轻百姓的负担。
然而他的谏言却触怒了新党。
两年间,他几次三番受人弹劾陷害。
苏轼迫不得已,只好自请出京,担任杭州通判。
刚到杭州的时候,他整日唉声叹气,十分担忧自己的仕途。
黑暗残酷的党争,就仿佛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一个午后,他登上望湖楼欣赏美景,骤然间黑云压城,暴雨突至。
正当他觉得扫兴之时,一阵狂风卷过,瞬时云销雨霁,天空一碧如洗,万物一新。
苏轼见此美景,心情大好,心头的阴霾也早已烟消云散。
其实人生的很多遭遇,不正像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吗?
可不管风雨来得再急再大,总有过去的时刻。
此后,苏轼全心投入政务,修水利,建堤坝,赢得了杭州百姓们的爱戴。
生活就是如此,它总是伴随着悲伤、磨难和痛苦,隔三差五就给人“快要撑不住”的错觉。
但这些所谓的困境,却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最后隐入尘烟。
就像《人间失格》所说:
在所谓的人世间摸爬滚打至今,我唯一愿意视为真理的,就只有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
身处低谷,过多的忧虑只是在消耗心力,以至于自己无从招架生活的暴风雨。
与其一个人自怨自艾,在逆境中渐渐消沉。
不如立即行动起来,积蓄力量,学会为自己撑伞。
3
关于过往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熙宁七年秋,苏轼从杭州调任为密州太守。
相比于风景秀美,人文荟萃的杭州,密州景色单调,盗贼横生。
他的心中很是苦闷,整日茶饭不思,郁郁寡欢。
每至深夜,他便想起在西湖苏堤上,与文人好友们吟诗作画的场景,心情更为郁闷。
直到有一次家人劝他:杭州再美,都已是过去之事,为什么不能开心点?
他这才意识到,对过往的耿耿于怀,已然阻碍了他对新生活的体验。
熙宁八年的春天,苏轼登上了重新修筑的超然台。
他看到满城的春花开得明媚动人,千家万户在烟雨朦胧中若隐若现。
他被眼前美景深深吸引,内心也逐渐开阔澄明。
后来他一扫往日阴郁,开始融入粗犷的密州生活。
他与同事平冈围猎,和朋友酒肆豪饮,过得自在而洒脱。
人生就是一张脚步向前,步履不停的单程票。
那些路过的风景,走过的路,终是无法重来。
面对过往的美好,太多的留恋只会成为一种羁绊。
正如弘一法师所说,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
把生活当本书,唯有翻过这一页,才能开启新的篇章。
4
关于心态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元丰三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彻底沦为一名不入流小吏。
微薄的俸禄,根本无法支撑他的正常生活。
他喜欢吃羊肉,就只能赶到晌午去捡别人不吃的羊脊骨。
没有粥米果腹,他就亲自在郊野开荒种粮。
远道的好友前来探望,看他这番境地,心中苦涩不堪。
他却乐呵呵地邀请他们品尝自己现烤的羊脊骨。
饭后,苏轼听说黄州城外的沙湖土地肥沃,就邀请朋友们一同前去相田。
没想到中途突遇大雨,同伴纷纷狼狈躲雨。
只有苏轼不以为意,他拿着竹杖,穿着草鞋,泰然自若,迎雨而行。
想起罗曼·罗兰的话: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苏轼在风雨飘摇的逆境中,驰骋纵横,我行我素;
在坎坷的仕途中,他依旧满腔豪情,笑傲人生。
你仔细看看,生活中有人垂头丧气,不过是挨了上司的一顿训斥;
也有人住着租来的陋室,吃着泡面,依旧喜笑颜开。
就如仓央嘉措所说:“人生是场修行,苦乐全在心境。”
不论世事如何变幻,不为外物所困扰,守得一颗淡然之心。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是过好这一生的秘诀。
5
关于遗憾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音乐:若雪 - 古诗欣赏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元丰五年,这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年头。
他已经46岁了,在宋人看来,已是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
他的身体不好,尤其是左臂更是疼痛难忍。
一位名医好友听闻,亲自赶往黄州,邀请他一同前往蕲水县臂痛。
病好之后,苏轼看着自己日渐年迈的身体,觉得此生就此潦草而过了,心中十分遗憾。
于是好友便携他,一同前往城外的清泉寺游玩。
看着寺中自东向西流的怪异溪水,他豁然开朗: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此前的颓丧情绪,一扫而尽。
返回黄州后,他积极工作,一年以后,便收到调令,重返朝廷。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苏轼这般幡然醒悟的时刻。
后悔曾经没有好好读书学习,悔恨自己当初入错了行业。
可一说到付诸行动,他们就立马失落地摇摇头,“太晚了”“来不及了”。
但哈佛大学图书馆的一条训言就说:
“一般觉得自己已经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人生,从来不惧努力太迟。
你与其在一次次醒悟与懊悔中来回折磨自己,不如立马行动起来。
只要开始,永远都不会晚。
6
关于格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元丰七年,苏轼终于结束了他的黄州生活,奉调汝州。
在路过九江时,他游览庐山。
他突然发现庐山横看成岭,侧看成峰,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自有另一种美景。
于是,心有感触,题下此诗。
生活中很多时候就是如此,所得非所见,所见非所感,所感非事实。
远离了权力中心的京都,苏轼的文韬武略看似失去了用武之地。
他却在江南一隅的杭州,颁布政令,建堤修渠,亲力亲为造福百姓。
乌台诗案,百日牢狱,被贬黄州,种种不公看似带给了苏轼无尽苦痛。
同时,也彻底释放了他的洒脱与豪放,助他写下一篇篇流传千古的诗章。
钱钟书曾说:
换个角度看世界,会收获不同的东西,世界也因此以另一个面貌展示在你面前。
位置不同,所见风景也截然不同。
生活中,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能理解的事,遭到不公正的对待。
怨恨与牢骚,只会把自己拖入负面情绪的漩涡,越陷越深。
可当你放大格局,换个位置观察,也许烦恼就会消失不见。
生命中所遭受的挫折,不会将你击倒,只是助你磨炼己身,担起更大的责任。
他人对你的指责与批评,也许不是存心刁难,而是对你寄予厚望,帮你打磨自己。
你终会明白,那些所谓的烦恼,不过是一叶障目给自己带来的一片阴影。
只需稍稍变换下位置,格局大一点,眼前便是绿水青山,阳光与鲜花。
▽
作家祝勇说,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与苏东坡相遇。
你在生活中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就可能与他的人生境遇共鸣。
这可能是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你一蹶不振的低谷期;
也可能是久别重逢又别离,令人失落伤感的刹那间。
可无论在何种处境,苏轼总会告诉你别丧气,不着急,看开点。
拥有一个好心态,就足以抵御世间的一切苦难与烦恼。
苏轼的诗词是生活的投射,更暗藏着他的人生指南。
当你思虑过多,持续内耗的时候,不妨读读苏轼这6首诗词,助你缓解焦虑,消解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