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做事都需要两次创造:一次是“智力”上的,一次是“体力”上的。那么知识仅能让你完成次的创造,如果没有技能来完成第二次创造,就不足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01
—
前段时间写过一篇关于《我理解的知识是怎么样》的文章:
所谓的知识, 本质上就是利用总结的原理、规律、经验,甚至是观念, 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再次加工,产生出新的信息, 从而让我们对事物产生更多理解与判断的东西。
有同学在后台留言:再详细写写,什么不是知识?
首先我认为,虽然信息可以转化为知识,但信息不是知识。
两者最重要区别是时效性。
我们获取的信息一般都是有时效性的:
比如今天天气是晴是雨,这个月疫情发展情况怎么样,公司当年年终奖的政策是什么,这些信息都是局限在某一时间段内,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些信息,可能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但知识就不具备时效性,因为知识是排除了时间因素后,总结沉淀下来的结构化、规律性东西,它们很早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甚至有的知识经历了几千年,并会一直存在或迭代下去。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知道了,如果错把信息当作知识,结果辛辛苦苦储备了一堆随时可能失效的信息,却完全起不到作用。
所以,对于一名经验不足的新人来讲,更应该花时间去储备知识,而不是堆积信息。
当然,在互联网时代,也有例外!
随着移动互联网、AI、VR等技术入场,就好比世界上存在一个联机访问的知识库,随时可以“在线”调用知识来处理各种信息。这时候,快速获取信息相对而言就会变得更重要。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同样需要学习知识,因为你得知道存在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具体是做什么用的,你才能快速地找到它,利用它。
02
—
其次,虽然知识可以帮助提升自己的认知,但知识不是技能。
我认为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一个在脑,一个在手。
刘润老师也这样说过:
知识可以指导技能,但技能是你以为你知道,但如果你没有做过就永远不会真的知道的事情,
所以用脑学习知识,用手才能学习技能。既不要做把知识当技能学的“实用主义者”,也不要做把技能当知识学的“理论主义者”。
假设做事都需要两次创造:一次是“智力”上的,一次是“体力”上的。
那么知识仅能让你完成次的创造,如果没有技能支撑来完成第二次创造,就不足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我们才经常会说,“明白了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
就像我们经常读到的鸡汤文,看起来很高大上,但有用吗?
明白了这一点,我给我自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要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向自己提出有价值、并有可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围绕着问题去学习知识。
而且,我会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反复地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学习到的知识能不能提升某项技能?
2、我学习到的知识是否有助于我实现我的目标?
如果确实对以上两个问题有了帮助,那就值得我花费时间和精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