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并不乐观,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指出,我国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
4月14日,由中国营养学会发育障碍与营养分会主办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现状与营养健康研讨会”在京召开。
研讨会聚合教育、医疗等社会各界的力量,探索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发育障碍的干预新模式。
“每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都应该是心理教师”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原参事、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名誉校长刘彭芝,自1989 年担任人大附中副校长,就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1998年,她顶着争议引进了两名专业的心理教师,并陆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为孩子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现在,人大附中已经配备了10名专职的心理教师,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则有几十位心理教师,他们全部是心理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
刘彭芝校长在任期间还提出了“每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都应该是心理教师”的观点,她强调,儿童青少年的精神、神经和生长发育障碍相关疾病,不仅是医学界的重要问题,也是教育界的重大课题。和身体发育障碍一样,心理发育障碍也会影响到生命的长度、深度、高度和宽度,要缓解青少年心理发育障碍的问题,需要家校协作,更需要教育界和医学界联手。
许多成年疾病跟儿童时期的营养摄入有关
北京市卫健委原党组、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方来英介绍,儿童营养问题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今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人类生命最初期的营养问题不仅影响当下,而且影响未来,许多成年疾病跟儿童时期的营养摄入有关,当下儿童青少年成长面临的一些重大健康挑战,如自闭症、抑郁症等问题跟营养学也有重要关联。期待大家能够从营养学角度入手共同攻关,降低这些与营养因素明确相关的儿童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
对精神神经发育障碍的孩子,邹丽萍教授给出具体建议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北京儿科医师协会副会长邹丽萍教授介绍,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出,要“关注儿童生命早期1000天的营养,开展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和评价”,其实儿童在3岁时,脑重量已经接近于成人(约为成人脑重量的90%),因而如果大脑发育错过最佳时间,将可能导致孩子错过更好的人生。
她强调,全面适度的营养是大脑健康的核心,各种病因导致的脑生长发育异常也可能诱发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如孤独症谱系障碍、社交障碍、智力障碍/发育迟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交流障碍,以及特定学习障碍和运动障碍等。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面对精神神经发育障碍的孩子,邹丽萍教授以“两把尺子”给出了具体建议:一是评价孩子进步与否的尺子,要对标的尺度是孩子的过去,而不是其他孩子,不然孩子可能永远没有进步的信心;二是对孩子的培养目标应于培养一个人格健全、能够自食其力的人,而不是一定要考进什么学校。
儿科临床上注重饮食干预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许鹏飞在儿科临床上注重饮食干预,特别是在同时患有自闭症的哮喘患儿时,发现这些孩子的哮喘和自闭症症状都得到了显著缓解,甚至不少孩子已经能够正常上学和生活。
现在,许鹏飞应用饮食干预、营养补充、抗过敏和中医药的综合防治措施,已经了很多神经发育障碍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
“认知瘫”的新概念
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张纪水提出“认知瘫”的新概念。
他认为,自闭症是一种脑认知功能瘫痪,应从精神病理学角度去认知;脑瘫应从神经病理学的角度去认知,并归类为运动功能瘫痪。他期待,这两个“瘫”的认识和鉴别,能够在临床上为医生们未来进行症状学诊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对某些发育障碍疾病来说,营养干预成主要手段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杨蓉分享应用粪菌移植调节自闭症患儿肠道微生态和营养状态的临床实践,并指出,如果在营养干预的基础上再加上教育干预,或许对自闭症的训练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科副主任陈旭表示,安定医院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明确的肠道菌群紊乱,这说明抑郁症发病与营养的关系可能很密切。
肠道微生态健康与儿童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焦虑等有很大关系
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在会上表示,膳食营养的关键在于均衡、合理、适度,现在社会各界对蛋白质、脂肪、葡萄糖等影响精神心理健康的营养物质有了较多认识,但对于矿物质与儿童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相关度还重视不够,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他强调,预防是位的,微生态、微循环、微量元素作为一种新“三角”,可以用来预防疾病。现有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健康与儿童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焦虑等都有很大关系,应探索如何从预防的角度让儿童青少年更大获益。他建议,从营养干预的角度推动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形成跨学科、跨部门的合力。
记者 姬薇
来源: 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