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杀了人,这世教语文。”语文老师经常这样慨叹。虽然只是一句戏言,却也道出了语文老师的无奈。
跟别的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投入大、见效慢,明明师生都已投入了大量精力,成绩却始终得不到有效提高。
前几年还流行过这样一个段子——某学校招聘了几位年轻老师,体力好的教体育,音色好的教音乐,逻辑思维强的教数学,见识广的教地理,剩下一个啥都不会,就被派去教语文。
当然,这只是一个段子,但是在很多学校里,语文老师地位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跟别的学科相比,语文老师的门槛要低得多。
不过想来也属正常,当所有学科都在讨论怎么教的时候,语文老师还在为“教什么”而苦恼——“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好像每一个点都需要教,但是想要在有限时间里完成如此庞大的任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怎么选择最适合的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就成了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就需要我们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按照这样的定义,我们解读文本的时候,不妨按照四步来进行。
(图转网,如侵删)
步,素读文本,形成印象。
语文老师是老师,但是在教材面前,我们首先应该是读者,我们对教材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着我们对文本的使用。
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其实就是说对于文本的解读,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见解和感受。
但是不管是怎样的“哈姆雷特”,都是读者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对文本形成的独有阅读见解,因此,我们在拿到文本之后,首先应该以读者的身份素读文本,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初体验,也唤醒自己对文本内容的情感共鸣。
最为重要的是,素读文本的过程,也是我们预设教学难点的过程——
那些我们一眼就能读懂的东西,学生基本也能读出来,只要我们稍加点拨即可;我们需要反复咂摸才能明白的问题,学生很难读明白,需要我们带领学生在文本中反复行走;连我们自己都觉得读不明白的问题,学生只会觉得更难,需要我们慎重选择。
虽然市面上类似“教材解读”之类的书籍特别多,但是在我的认知里,素读教材的时候,还是不要借助这些资料。
因为所有的“解读”,都会带上解读者的主观色彩,给我们造成干扰。
(图转网,如侵删)
第二步,知人论世,对话作者情感。
任何一篇作品的产生,都是作者心血的凝聚,作者的人生经历,作者的情感体验,都会在作品中予以体现。
很多时候,我们读作品,也是在读作者。
素读文本之后,我们应该细心查找作者资料,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知道作者在创作作品之前发生了什么,准确把握作者情感。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一名作家都不能离开他们所生活的时代,他们的作品自然也不能例外。
作者在作品中展现的,不仅有他们的个人情感,还有他们对时代的感悟。
所以,教者在素读文本之后,一定要“顺藤摸瓜”,读懂作者这样表达背后的那些相关的因素;作者这样描写背后的那些相关的背景。
与之同时,我们需要把这些跟我们素读之后的思考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素读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我们出现的偏差,学生大概率会出现,这样的先知先觉,对于推进课堂教学大有帮助。
相比素读,这个环节,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广泛搜集筛选各种资料,作为我们后续教学的辅助材料。
(图转网,如侵删)
第三步,对话编者,探究文本价值。
任何一篇文章,一旦被编入了教材,它的性质就发生了转变,不再是孤立的文本,而是整个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曾经有一位前辈说过,同一篇文章,小学生可以学,中学生可以学,大学生同样可以学,但是就算是同一篇文章,在不同阶段,却有着不同的教学价值。
只有我们与编者对话,明白编者的编辑意图,才能准确当堂课的教学目标。
就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而言,想要读懂编者的意图,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研读单元导言,明确单元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把握单元教学重点;研读课后练习,确立本课教学切入点,从而实施教学;研读前后文本,弄清改变文章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形成单元教学序列。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想教却什么都教不好,更可以避免我们因为过度解读而对学生造成的误导。
有一些经典篇目,在编入教材的时候,编者还会做出删减,只要我们将教材与原文对比阅读,自然就会明白编者在取舍间所蕴含的深意。
读懂了编者意图,教学的方向也就明确了。
(图转网,如侵删)
第四步,也是最后一步,回归学生,实现课堂共生。
前面我们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因为不管是教材也好,还是教师解读教材也罢,最终都要运用到课堂上,回馈到学生身上,我们的解读才有价值。
所以,我们教材解读的最后一步,就是要回到学生视角,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甄别,选择最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内容。
当然,要完成这一任务,我们首先要对充分掌握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学习风格还有学习期待,只有这样,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才是最有意义的。
做好所有准备之后,我们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要求和需要,确定使用教材的方法,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的流程了。
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跳出自己的成人思维,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不然的话,我们的教学就会变成无根之木,此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以学定教,以学读文,真正实现师生的共生长。
只有这样,才算实现了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师生与编者之间的思维对话过程,文本也就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图转网,如侵删)
总之,教师作为解读文本的人,只有切实和文本、作者、编者和学生展开对话,才能择取适当的教学内容,才会产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课堂调控信心,才会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这个过程,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也是为整个教学打基础的过程。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做好了这件事,我们的教学才有意义,无论耗费多少时间,都是值得的。
(原创不易,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