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磊磊
这几个月,国内10-15万元纯电动小车领域可谓颇热闹,我们迎来了比亚迪海豚和大众ID.3两款重磅车型的上市。
基于相似的产品,这两款车自然也就成为针锋相对的对手。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两款车是否能够展开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
外形设计上,比亚迪海豚与大众ID.3都采用了小电动车的常规套路,也就是车头尽可能短,前后轴尽可能外扩,榨干每一毫米空间的四轮四角设计。比亚迪海豚的中网部分采用了封闭式设计,但通过波纹状的装饰,让这个部分显得不再单调。棱角分明的日间行车灯包裹住LED大灯,并通过一根黑色饰条相连接。雾灯区域采用了亮色的层叠式装饰,让人过目不忘。整个前脸还是很有辨识度的。
内饰设计上,原奔驰内饰设计师米开勒的手笔,在比亚迪海豚车内建立起一股很德味儿的豪华。为数不少的曲面线条,让车内有着一股玲珑浮凸的层次,遍布功能区与车内饰板的软性材质包覆,也赋予这款新车不错的档次感与年轻风味。
两款车视觉上区别则仅在于,大众ID.3相比比亚迪海豚多出的那约10厘车身长度,配搭上它们十分相似的车身高度,会让ID.3比相比海豚看着会更扁更修长一些,没有那种很醒目的“MPV或者说面包感”。
外形层面,上汽大众ID.3大灯设计颇为狭长,雾灯区域设计更加夸张,另外车身所用的镀铬件也要更多。具体来说,这款车整体风格干脆、洗练,没有怎样多余的修饰。格栅、大灯、饰条都被统合进一套颇具整体感的设计语言当中。仅靠几根纵贯前后的饰条,就概括出整车观感的洗练简洁。观感没有那样“抓人”,但让人看着足够舒服。
在车厢内部,设计风格也是焕然一新的,与平时我们接触的大众产品都不同,大众对其进行了删繁就简式的改造,所有的功能都简洁明了。中控台上是大尺寸触摸屏,集成了大部分的车辆控制功能。可选的带增强现实技术(AR)的平视显示器(HUD)将会出现在高配车型上,同样值得期待的还有大众承诺的下一代更智能的自然语音控制系统。在电动化的大趋势下,汽车内饰的科技感、豪华感、实用性成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段博弈之后,似乎更大尺寸的液晶屏与去按键化成为了设计的主流。
不可否认更多功能整合进大屏,取消物理按键会使得中控区域更加简洁,与电气化时代的风格走向相吻合,但实用性与便利性通常也会大打折扣,作为老牌车企的一汽-大众显然要考虑得更加全面。上汽大众ID.3的内饰同一汽-大众现有车型有巨大的差异,但并不会让驾驶者手足无措,灯光、空调、音量等基础功能的控制虽然变成了触模式,但仍独立于中控大屏,可以快速盲操,此外巡航与多媒体控制也被集成在了多功能方向盘上,更符合多数人的使用习惯。
当然,作为使用了最新的平台和电气架构的纯电车型,上汽大众ID.3的内饰也在实用好用的基础上努力提升科技感。例如这个设计在仪表右侧的旋钮式电子挡把,造型很酷的同时还可以控制动能回收,充满实用主义浪漫色彩。
担负提升上汽大众ID.3科技感任务的还有三块屏幕,分别是5.3英寸悬浮式液晶仪表、10英寸悬浮中控大屏以及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这台在E3电子电气架构下的智能车机集成了CarPlay、导航地图、酷我音乐和语音交互等实用功能,同时可以完成车辆绝大多数功能的控制,UI界面设计相对简洁,便于上手。
我们先来表扬一下这两款车,基于“类单厢车”的车身结构,这两款车的挡风玻璃相比马路上那些司空见惯的轿车、SUV都会明显大出许多,驾驶视野极为通透。
我们先来定个基调,这两款虽都是小车,但基于纯电动车型在空间利用率上的原生优势,它们的实用空间都是“不只是够用”的水准,后排膝部与头部空间都颇接近大众高尔夫这类外形尺寸明显更大的油车。但基于更有优势的车身长度,大众ID.3在后排膝部和尾箱尺寸这两件事情上,相比比亚迪海豚会有那种“一眼不太看得出,但实际用起来说不出就是好用”的原生优势。
而就座椅设定来说,ID.3的这套座椅属于“两厢小车正常发挥”这样一个水准,椅形不存在很明显的包裹,座椅填充物也没那种很厚实的填充,但坐上去也不会让你有啥投诉。但后排座椅靠背有一些略嫌直挺,长途乘坐不会让你特别舒适。
同时,我们要重点表扬下大众ID.3的后备箱,空间确实很大(甚至比汽油高尔夫还要更大),放下几个标准尺寸登机箱都没啥问题。
比亚迪海豚车型怎么讲呢,它的车内空间确实也是够用的,但相比大众ID.3确实要小上一些;那套妙趣横生的环抱内饰确实会给车主不错的致趣感与被包裹感,但也事实造成了对于空间的侵占;就我坐在海豚车里的感受来说,这款车的前排空间和大众ID.3大差不差,头部和驾驶视野的开扬感,也是那种很优越的水准。但来到后排,海豚的空间相比ID.3明显会小上一些,但也还算够用,至少成年男性坐在不会有那种很明显的顶腿。关于动力,我们先来看一个表格!
实际驾驶体验来说,这两款车的设定都很准确地拿捏在“纯电代步小车”用户的最真实需要。也就是说,这路车真没人会拿它去瞎JB开,轻快跟脚的动力输出、简练且易上手的驾驶调性,就是它们最恰当的状态,并且纯电动小车在车身重心(底置电池带来)、动力特性(电动车零止滞特质)的先天优势,也会为它们的驾驶动态有个很高的托底。
就大众ID.3的驾驶感受来说,这款车的动力输出特性很传统,动力输出与油门深度之间的关系柔性柔和,踩多出多,踩少出少,从传统燃油车到它之间的切换,几乎不存在任何需要学习成本。而在底盘设定上,大众ID.3则体现了“大厂出品”的一板一眼,底盘动作沉稳干脆,整体支撑性相当不错,高速通过减速带也能一下就处理干净,转向调校水准也挺高,手感轻盈,但指向比较准,开起来不能说多么有乐趣,但灵活自如,极易上手。
而比亚迪海豚在油门踏板上的设定,相比大众ID.3要更加活跃一些,也就是说,从踩踏电门踏板,到动力涌现之间的时间,比亚迪海豚明显会短上一些。但基于相似的绝对动力数据,这到了60km/h以上的再加速过程,这两款车的表现也就会是那种大差不差的意味。
实话实讲,基于大厂出品的MEB架构在整体完成度、操控细节上的处理,确实会强出比亚迪海豚一些。但对应起接近4万元的价差,比亚迪海豚在性价比这件事上,稳稳占据着对应大众的绝对级别优势。关于这两款车,我们也不给出很绝对的导购意见,主要就看,你真正关心的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