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感,请客吃饭的逻辑与条件反射 | 模糊谈判力 第十八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691篇推文。
全文共2449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1 引言
无论是结交新朋友,还是款待老朋友,我们最常见的做法就是,
请人吃饭。
无论是求人办事,还是寻亲访友,有一个流程一定得走,那也是,
请人吃饭。
社交方式其实很多,但为什么就“吃饭”这件事儿会如此普遍?
人们常说,要避免无效社交;
什么是有效社交?
我理解应该这个词指的是,带有目的性的社交。
要么是希望对方同意一件事,要么是希望维持对方的关系;
总之,你希望你的社交方式具有“说服力”。
“一顿饭(或食物)”,真的那么有说服力吗?
19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格雷戈里-拉兹伦,提出了一个心理学概念,
午餐技术(Luncheon Technique)
格雷戈里教授,在一次心理学实验中,给两组实验对象提供看相同的文章,并要求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
两组人所有的环境条件都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让第二组人在给出评价意见的同时,提供了午餐;
换句话说,第二组人是在“吃饭”的时候表达的意见;
实验结果发现,正在“吃饭”的人,相对于没有“吃饭”的人,对实验中的文章或个人表达了更多的赞同和喜爱。
这个实验似乎在印证,“吃饭”确实是有效的社交手段。
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国人都是社交高手。
可是,“说服力”和“食物”怎么会有关系呢?
2 条件反射
我们依然在“模糊谈判力”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实验。
恰尔迪尼七字影响力的第二个字,叫做“爱”。
所谓“爱”,指的是“喜爱”,也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好感”。
简单地说,
一个人在我们心中的“好感”度越高,他/她对我们的“说服力”就会越强。
最近的几篇文章都在聊“好感”。
“好感”,是让我们提高说服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已经介绍了很多“好感”产生的缘由,好看的外表、拟态、恭维、脸熟、合作、关联等;
今天要聊的是“条件反射”,本质上它也属于“关联效应”的一种。
说到“条件反射”,就离不开俄罗斯的心理学家,伊万-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理论的构建者。
巴甫洛夫做了一个相当著名的实验;
他利用狗看到食物或吃东西之前会流口水的现象,在每次喂食前都先发出一些信号(比如摇铃);
连续了几次之后,他试了一次摇铃但不喂食,发现狗虽然没有东西可以吃,却照样流口水;
这说明,动物的行为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刺激,然后把讯号传到神经和大脑,并作出反应。
“食物”和“铃声”,两个看似毫无关联或逻辑关系的事情,可以被动物“关联”在一起;
我们人,一样逃不开这个规律。
人在进化过程中,也会“训练”出类似的反射;
比如,把对生存有利的刺激,看作是“正面积极”的刺激,例如“发现食物”,尤其是发现“美食”(通常是好吃、热量高的东西)。
我们的大脑就会不自觉,把“食物”和“正面积极”关联在一起;
不仅如此,长期的演化还会促使我们在处于“正面积极”的情绪中时,把同时发生的事情都当做一类,认同为“正面积极”;
比如,当“吃饭”(吃美食)的时候,所听到或看到的文章或人,就会不自觉地产生更多的“好感”,从而更多地支持和同意。
说服力因此产生,它却和任何逻辑或道理,毫无瓜葛。
3 正面关联
心理学家对这样的条件反射做了大量的实验,尤其是针对行业;
其中一个实验发现,
仅仅是把一个比利时牌子的啤酒,放在一些“正面积极”的画面中,达到五次以上,就能让看到的消费者产生“好感”,并作出更高的评价;
这些“正面积极”的画面,只是一些美丽的帆船航海图、冲浪图、好友拥抱微笑图等。
还有一个实验发现,
把某一个牌子的漱口水产品,嵌入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大自然环境图中,就能让观察者更喜欢这个产品,甚至三周后依然有这样的感觉。
还有一个实验的对象是饮料,让两组实验对象暴露在不同的画面下;
组的实验对象看到的是微笑的脸,第二组的实验对象看到的是生气的脸;
然后同时给他们提供相同的饮料;
仅仅这样的区别,就让这两组人对同一个饮料品牌,给出了不同的评价;
组人给出的评价比第二组人高三倍!
把任何东西和我们的“正面情绪”关联在一起,似乎就能产生更多的说服力。
4 我来自......
别奇怪,我们早就学会了主动去把一些无关的“正面情绪”,和我们关联在一起;
在认识新朋友的时候,我们总避免不了介绍自己的家乡;
我总会有些尴尬地说,
我的家乡是吉林四平的杨木林......
毕竟是一个小地方,每次说完地名,并看着对方一脸茫然的样子,我总会加一句,
那个唱“大中国”的高枫,也在那个地方,我还记得小时候能听到他练声呢......
后来经过我的证实,高枫根本不在我的家乡。
我之所以有这个虚假记忆,完全是因为我父母有一次无意听到我提及他,把他误认为了一个同样姓“高”的孩子......
尽管这个“假消息”当初听到就让人觉得不太真实,但实在太喜欢高枫的我,一直就坚持这是真的。
更重要的是,让别人知道我和高枫是同乡,怎么想都是一件让我开心的事情。
这件事回忆起来,总让我汗颜。
但认真思考一下,我们似乎总能看到有人会做出类似我的行为。
我来自山东,孔子的家乡......
为什么要把孔子拽到自己的家乡介绍里?
就因为孔子真的是你的同乡,所以就会有任何不同?
仔细想来,似乎也毫无道理。
当上海申花队赢了一场比赛,作为一个上海人,我们经常会这样说,
我们赢了!
但如果申花队输了,我们却会说,
申花又输了。
为什么赢了就说“我们”,输了就说“申花”?
因为我们就是喜欢关联“正面”,而不喜欢被“负面”关联。
这也是我们追逐“好感”的一个天然反应。
5 小结
“条件反射”,“正面关联”,到底对“谈判思维”有什么意义?
虽然说,“食物”不是唯一能让我们产生正面情绪的条件,但它依然是最方便的一种;
我们不妨在商务交流的同时,多利用这样的条件;
比如,在敲定协议的同时,给会议室里的人买一杯香甜的咖啡,一块美味的冰淇淋。
值得一提的,今天内容的背后,依然有着“模糊谈判论”的影子;
分类、二元、语言、极端;
“爱”,就是“好感”的本质,也是二元差异的极化;
当我们尝试画出一个分类,我喜欢 Vs 我不喜欢 (我们 Vs 他们 We Vs Them),人们的大脑迅速二元化;
当“好感”还没出现之前,这个分类对我们来说就是模糊的,没有说服力;
一旦我们在谈判中撕开这个分类,哪怕只是一个“毫无道理”的关联出现,随着“好感”程度越强,说服力就越极端;
说服力的流动,再次从模糊走向极端。
-
这里是“谈判思维”!
“模糊谈判力 第十八篇”待续
--- 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