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牵牛花的资料有哪些?

网上有关“关于牵牛花的资料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牵牛花的资料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基本信息

牵牛花有个俗名叫“勤娘子”,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很勤劳的花。每当公鸡刚啼过头遍,时针还指在 “4”字左右的地方,绕篱萦架的牵牛花枝头,就开放出一朵朵喇叭似的花来。晨曦中人们一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边饱览着点缀于绿叶丛中的鲜花,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形态特征

一年生缠绕草本,茎上被倒向的短柔毛及杂有倒向或开展的长硬毛。叶宽卵形或近圆形,深或浅的3裂,偶5裂,长4~15厘米,宽4.5~14厘米,基部圆,心形,中裂片长圆形或卵圆形,渐尖或骤尖,侧裂片较短,三角形,裂口锐或圆,叶面或疏或密被微硬的柔毛;叶柄长2~15厘米,毛被同茎。花腋生,单一或通常2朵着生于花序梗顶,花序梗长短不一,长1.5~18.5厘米,通常短于叶柄,有时较长,毛被同茎;苞片线形或叶状,被开展的微硬毛;花梗长2~7毫米;小苞片线形;萼片近等长,长2~2.5厘米,披针状线形,内面2片稍狭,外面被开展的刚毛,基部更密,有时也杂有短柔毛;花冠漏斗状,长5~8(10)厘米,蓝紫色或紫红色,花冠管色淡;雄蕊及花柱内藏;雄蕊不等长;花丝基部被柔毛;子房无毛,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直径0.8~1.3厘米,3瓣裂。种子卵状三棱形,长约6毫米,黑褐色或米**,被褐色短绒毛。

原产热带美洲,我国各地普遍栽培,供观赏。

种子为常用中药,黑色者为“黑丑”,米**者为“白丑”。含树脂苷、色素、脂肪油、有机酸等成分。入药多用黑丑,具泻水利尿之功效,主治水肿腹胀、大小便不利等症。中药黑丑,也就是黑色的牵牛花的种子,研成细粉加入鸡蛋清于睡前涂抹在患处,第二天清晨用清水洗去,连续使用一星期,有消除雀斑的功效。也可以用水果李子的种子代替黑牵牛花的种子,效果是一样的。特别注意的是,黑丑是有一定小毒的,千万不要口服。

习性特征

牵牛花生性强健,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通风适度,对土壤适应性强,较耐干旱盐碱,不怕高温酷暑,属深根性植物,地栽土壤宜深厚,最好直播或尽早移苗。大苗不耐移植。

主要种类

牵牛花约有60多种。常见栽培的有以下三类:

裂叶牵牛,叶具深三裂,花中型1朵至3朵腋生,有莹蓝、玫红或白色。圆叶牵牛,叶阔心脏形,全缘,花型小,有白、玫红、莹蓝等色。

当前流行的大花牵牛,叶大柄长,具三裂,中央裂片较大,叶易长具不规则的黄白斑块。花1朵至3朵腋生,总梗短于叶柄,花大型,花径可达10厘米或更大,原产亚洲和非洲热带。本种在日本栽培最盛,称朝颜花,并选育出众多园艺品种,花型变化多样,花色丰富多彩,各地广为流行。

关于花的资料

昙花(Epiphyllum oxypetalum (DC.)Haw ),为仙人掌科,昙花属附生植物,是灌木状主茎圆筒形木质。分枝呈扁平叶状,多具2棱,少具3翅,边缘具波状圆齿。刺座生于圆齿缺刻处。幼枝有刺毛状刺,老枝无刺。

原产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苏里南和哥斯达黎加。生长地海拔1000-1200米。[1]

中文学名

昙花

拉丁学名

Epiphyllum oxypetalum (DC.) Haw.

别 称

琼花、月下美人、昙华、月来美人、夜会草、鬼仔花、韦陀花

二名法

Epiphyllum oxypetalum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仙人掌目

仙人掌科

昙花属

昙花

分布区域

世界各地区广泛栽培

特 点

花大、白色、开放时间短

花 语

短暂的永恒

目录

1形态特征

2生长习性

3地理分布

4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栽培方法

5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生态价值

6植物文化

花语

昙花一现

神话传说

1形态特征编辑

附生肉质灌木,高2-5米;老茎圆柱状,木质化。

昙花不是传说中的一现,拍摄4小时未凋谢(13张)

分枝多数,叶状侧扁,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5-100厘米,宽5-12厘米,先端长渐尖至急尖,或圆形,边缘波状或具深圆齿,基部急尖、短渐尖或渐狭成柄状,深绿色,无毛,中肋粗大,宽2-6毫米,于两面突起,老株分枝产生气根;小窠排列于齿间凹陷处,小形,无刺,初具少数绵毛,后裸露。

花单生于枝侧的小窠,漏斗状,于夜间开放,芳香,长25-30厘米,直径10-12厘米;花托绿色,略具角,被三角形短鳞片;花托筒长13-18厘米,基部直径4-9毫米,多少弯曲,疏生长3-10毫米的披针形鳞片,鳞腋小窠通常无毛;萼状花被片绿白色、淡琥珀色色或带红晕,线形至倒披针形,长8-10厘米,宽3-4毫米,先端渐尖;边缘全缘,通常反曲;瓣状花被片白色,倒卵状披针形至倒卵形,长7-10厘米,宽3-4.5厘米,先端急尖至圆形,有时具芒尖,边缘全缘或啮蚀状;雄蕊多数,排成两列;花丝白色,长2.5-5厘米;花药淡**,长3-3.5毫米;花柱白色,长20-22厘米,直径3-4毫米;柱头15-20,狭线形,长16-18毫米,先端长渐尖,开展,黄白色。浆果长球形,具纵棱脊,无毛,紫红色。种子多数,卵状肾形,亮黑色,具皱纹,无毛。[1]

2生长习性编辑

昙花照片集锦(23张)

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不耐霜冻,忌强光暴晒。特别是对温度的要求比原产地高,为15~25℃,冬季可耐5℃左右低温。土壤要求宜用富含腐殖质、排水性能好、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沙质土,否则易沤根。生长旺季要求充分浇水,冬季休眠期少浇水。生长地海拔1000-1200米。[2]

3地理分布编辑

昙花原产中国、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苏里南和哥斯达黎加,现全球均有栽培。中国各地,普遍栽培,城市住户的庭院或阳台等地也常有种植。

4栽培技术编辑

繁殖方法

昙花

扦插变态茎繁殖。盆栽用土可以选用2份草炭土和1份粗沙、1份炉渣的混合土。昙花具有耐旱、怕涝、喜肥、畏寒的特点,因此春季植株开始生长时,浇水的原则是盆土干透后,浇一次透水,每两次浇水之间要浇施一次薄肥代替浇水;肥料以腐熟的饼肥、磷酸二氨及磷酸二氢钾等为主,显蕾后停止浇肥水,花期保持盆土湿润,忌讳过干或过湿,另外蕾期要及时去掉变态茎上的新芽,以使养分集中到花蕾;花后及时修剪,去掉老的枝条,并适当施1~2次氮肥。

夏季是其生长旺盛期,水肥的需求量较大,要保持盆土湿润,每10天浇施一次薄肥,忌施过多的氮肥;注意修剪,疏掉变态茎顶端及上部的弱芽,保留中下部的壮芽。秋季浇水不宜过多,盆土略显干燥后再浇水,适当减少浇肥。冬季是休眠期,应控制浇水,停止浇肥,使盆土略显干燥。充足的光照是促使昙花开花多的首要条件,因此温室内应保证周年光线充足,避免夏季中午前后的强光直射即可。

栽培方法

盆栽常用排水良好,肥沃的腐叶土,盆土不宜太湿,夏季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避免阵雨冲淋,以免浸泡烂根。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初夏现蕾开花期,增施磷肥1次。肥水施用合理,能延长花期,肥水过多,过度荫蔽,易造成茎节徒长,相反影响开花。盆栽昙花由于叶状茎柔弱,应设立支柱。

光照与温度

喜半阴、温暖的环境。夏季要放在荫栅下养护,或放在无直射光的地方栽培。春季和夏季生长适宜温度为白天21~24℃,夜间16~18℃。冬季要入温室,放在向阳处,要求光照充足,越冬温度以保持10~13℃为宜。[3]

浇水与施肥

春季到秋季生长期要充分浇水,并经常喷水提高空气中的湿度,保持盆土温润,但不能用碱性水。生长期每月施1~2次追肥,追肥以腐熟的饼液肥、粪肥液并加硫酸亚铁效果好。也可用尿素、过磷酸钙的混合液浇灌。昙花喜肥,适当施肥可使着花累累。冬季要控制浇水,盆土保持适度干燥,片停止施吧。[3]

昙花在夜晚开放,要想使其白天开放,在花蕾膨大时,白天将它放在暗室内或用黑布、黑色塑科薄膜做成遮光罩罩住,不让其见光。晚上8点到次日上午6点则用灯光照射。经这样“昼夜颠倒”处理7~8天后,则可使昙花在白天上午8~10点开放。[3]

5主要价值编辑

药用价值

主治--肺热咳嗽;肺痨;咯血;崩漏;心悸;失眠;清肺,止咳,化痰。治心胃气痛,

昙花(4张)

最适于肺结核。煎汤内服,用量10~20克。

1、清热止咳,防治肺痨哮喘。

昙花有清热止咳的功效,我们知道长期咳嗽不停的话可能会引发肺痨甚至哮喘等疾病,这些小毛病是不能忽视的,而肺痨和哮喘更有必要进行防治。平时我们可以多多饮用昙花冲泡的花茶来帮我们清热消痰消炎,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此外,由肺结核引起的咳嗽也能在昙花清热止咳的作用下慢慢减轻症状。

2、心悸失眠,心胃气痛。

对于一些经常容易产生心悸或者总是失眠的朋友来说,经常饮用一些昙花花茶也是大有裨益的,昙花对治疗心急和失眠也有很好的效果。对于由心悸失眠等精神状况不佳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胃气痛,也有明显的顺气止痛效果。

3、清血排毒,防治便秘。

平时我们用热水冲泡新鲜昙花时,还可以加进去一些冰糖调和饮用,冰糖性温,和昙花一起冲泡时不但可以止咳消痰、肺炎、痰中有血丝、哮喘等症,还有清血排毒的功效;它的清热作用也能够治疗大肠热症软便去毒,对于由此引起的便秘便血、肿疮、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防治高血压,血脂过高。

具有强健的功效,除了加入冰糖一起冲泡饮用外,我们还可以将昙花和蜂蜜一起调和冲饮,也可以在炖肉的时候放一些昙花进去,再倒入适量的米酒或者加入生地、决明子等药材一起炖制,炖完之后不但肉质滋味鲜美异常,食用后还可以有效地防治高血压以及血脂过高。

注意事项

昙花的药用价值确实不容小觑,但在药用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些事项,比如胃寒者勿饮鲜汁,如果你有胃寒症的话,尽量不要饮用新鲜昙花冲泡的饮品;此外,用新鲜昙花冲泡饮用之时,最好添加一些冰糖或者蜂蜜共同冲泡饮用,但是喝的太多会伤胃,适量喝就行了。尽量不要只是长期单独冲饮昙花以免营养太过单一。

生态价值

家中摆放几盆绿色植物,不仅可以让每天吸收健康新鲜的空气,有益健康美化环境。

1.绿色植物一般是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夜晚它们都会变得和人体一样,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然而昙花恰恰是相反的,它是常见的具有CAM代谢(景天科酸代谢)方式的植物,它会在白天释放氧气只进行光反应,到了晚上,待周围环境气温降低到适当温度后,吸收二氧化碳进行暗反应。所以昙花可以一定程度改善居室环境。

2.昙花可以增加室内的负离子含量。它花期虽然很短,但是开花的时候美丽高贵,清香四溢。它能够释放出负离子,让室内的空气清新怡人。负离子可以说是空气的维生素,如果居室内的负离子含量减少时,人们便会感觉到憋气和窒息。所以,能把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的昙花,的确是不可多得的美丽有益的花卉。

3.昙花的气味有杀菌抑菌的能力,让家里的环境充满健康的气息。

6植物文化编辑

花语

昙花的花语:刹那间的美丽,一瞬间的永恒。

昙花一现

昙花一现,人们用昙花一现比喻美好事物不持久。类似的成语有弹指之间、电光火石、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等。

神话传说

昙花原是一位花神,她每天都开花,四季都灿烂。她还爱上了每天给她浇水除草的年轻人。后来此事给玉帝得知,玉帝于是大发雷霆要拆散鸳鸯。玉帝将花神抓了起来,把她贬为每年只能开一瞬间的昙花,不让她再和情郎相见,还把那年轻人送去灵鹫山出家,赐名韦陀,让他忘记前尘,忘记花神。[4]

多年过去了,韦陀果真忘了花神,潜心习佛,渐有所成。而花神却怎么也忘不了那个曾经照顾她的小伙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时分,韦陀总要下山来为佛祖采集朝露煎茶。所以昙花就选择在那个时候开放。她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气绽放在那一瞬间。她希望韦陀能回头看她一眼,能记起她。可是千百年过去了,韦陀一年年的下山来采集朝露。昙花一年年的默默绽放。韦陀始终没有记起她。直到有一天一名枯瘦的男子从昙花身边走过,看到花神忧郁孤苦之情。便停下脚步问花神“你为什么哀伤?”。花神惊异,因为凡人是看不到花神的真身。如果是大罗金仙头上有金光,刚刚从身边走过的明明是一个凡人,如何看得见自己的真身。花神犹豫片刻只是答到“你帮不了我”。又默默等待韦陀不在回答那个男子的话。40年后那个枯瘦男子又从昙花身边走过,重复问了40年前的那句话“你为什么哀伤?”花神再次犹豫片刻只是答道“你也许帮不了我”。枯瘦的男子笑了笑离开。再40年后一个枯瘦的老人再次出现在花神那里,原本枯瘦的老人看起来更是奄奄一息。当年的男子已经变成老人,但是他依旧问了和80年前一样的话“你为什么哀伤?”。昙花答道“谢谢你这个凡人,在你一生问过我3次,但是你毕竟是凡人而且已经奄奄一息,还怎么帮我,我是因爱而被天罚的花神”。老人笑了笑,说:“我是聿明氏,我只是来了断80年前没有结果的那段缘分。花神我是来送你一句:缘起缘灭缘终尽、花开花落花归尘。”说完老人闭目坐下。时间渐渐过去,夕阳的最后一缕光线开始从老人的头发向眼睛划去,老人笑道“昙花一现为韦陀,这般情缘何有错,天罚地诛我来受,苍天无眼我来开”说罢,老人一把抓住花神,此时夕阳滑到了老人的眼睛,老人随即圆寂,抓着花神一同去往佛国去。花神在佛国见到了韦陀。韦陀也终于想起来前世因缘,佛祖知道后准韦陀下凡了断未了的因缘。因为聿明氏的老人违反了天规所以一生灵魂漂泊。不能驾鹤西游、也不能入东方佛国净土,终受天罚永无轮回。

月光花 ,别名嫦娥奔月(云南)、天茄儿、天茄子、夕颜(日本)。旋花科月光花属,一年生缠绕草本,长可达10米。我国各地多引种栽培,较普遍。喜阳光充足和温暖,不耐寒,遇霜冷即冻死,对土壤要求不严。月光花原产美洲热带。

中文学名

月光花

拉丁学名

Calonyction aculeatum (Linn.) House

别 称

天茄儿、夕颜、嫦娥奔月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五桠果亚纲

茄目

旋花科

月光花属

月光花

分布区域

原产地可能为热带美洲,现广布于全热带。

目录

1形态特征

2生长习性

3地理分布

4栽培技术

5功能主治

6化学成份

7花语

1形态特征编辑

月光花(11张)

一年生、大的缠绕草本,长可达10米,有乳汁,茎绿色,圆柱形,近平滑或多少具软刺。叶卵形,长10-20厘米,先端长锐尖或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稍有角或分裂。花大,夜间开,芳香,1至多朵排列成总状,有时序轴之字曲折;萼片卵形,绿色,有长芒,3片外萼片长5-12毫米(除芒),芒较长,内萼片长7-15毫米(除芒),芒较短或无;花冠大,雪白色,极美丽,瓣中带淡绿色,管长7-12厘米,宽约5毫米,管上部不扩张或微扩张,冠檐浅的5圆裂,扩展,直径7-12厘米;花柱和雄蕊伸出花冠外;雄蕊5,花丝圆柱形,着生于管,花药大,基部箭形,淡**;花盘环状,厚,肉质;子房长圆锥状;花柱圆柱形,白色;柱头大, 2球状。蒴果卵形,长约3厘米,具锐尖头,基部为增大的萼片所包围,果柄粗厚。种子大,无毛,长约1厘米,宽7-8毫米,黄白色、褐色或黑色。花期8~10月,果期9~11月。[2]

2生长习性编辑

我国各地多引种栽培,较普遍。喜阳光充足和温暖,不耐寒,遇霜冷即冻死,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向阳湿润条件下生长良好。大苗不耐移植。

3地理分布编辑

产陕西、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通常栽培,也有野生的。原产地可能为热带美洲,现广布于全热带。[2]

4栽培技术编辑

月光花(5张)

月光花原产美洲热带,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都能适应。可以用种子繁殖。秋末采种晒干贮藏,来年3~4月播种,露地直播时,幼苗应在真叶长出后再移栽定植,定植时株行距为40~60cm × 60~80cm。另外月光花蔓节上易生不定根,所以也可以扦插和压条繁殖。早春播于苗床,幼苗生出3~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花架或栅栏前任其攀援生长。也可于3~4月露地直播,距离40~80cm。

繁殖间管理

月光花

光花喜微潮偏干的土壤环境,夏季高温时节为其生长旺盛阶段,此时应保证水分的供应。其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多,除在定植施用基肥外,生长旺盛阶段可以每隔2~3周追肥一次稀薄液体肥料。月光花喜日光充足的环境,每天接受日光照射不宜少于4小时。它一喜温暖,不耐寒,在18~28℃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较好。应该及时设立支架,以保证小苗长大后有所依附,顺利上架。在实际栽培中,月光花会被白粉病等所危害,会遭到蚜虫等有害动物的侵袭,如有发生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3-4]

5功能主治编辑

全株:治蛇伤。种子:治跌打肿痛、骨折。

采收加工

茎和叶多鲜用,种子成熟时采收,晒干备用。

利用

月光花还可作为垂直绿化的材料,在夜花园中,白色大花果香气扑鼻可点缀夜景,为晚会增彩,还可作夜间监时的切花。月光花全草或种子均可入药。全草治蛇伤;种子治跌打肿痛、骨折。

来源

旋花科月光花,以全株或种子入药。

6化学成份编辑

叶含植物激素月光花素(calonyctin)A,月光花素A是由4个鼠李糖和2个甙元组成的两个相对分子质量相差28个质量单位的糖甙同系物。

7花语编辑

永远的爱[5]

易碎易逝的美好。

暮光中永不散去的容颜,生命中永不丢失的温暖。

有关百合花的资料

凤仙花的花色多得让你咋舌,这小小的花儿怎么长出了那么多种颜色呢?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事实上,在清代《凤仙谱》中记载我国的凤仙花就达两百多个品种。

凤仙花,别名指甲花、急性子、女儿花、金凤花。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株高30~80厘米不等,茎肥厚多汁而光滑,节部膨大,呈绿色或深褐色。茎色与花色相关。叶互生,狭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花单朵或数朵簇生叶腋,萼片3枚,侧面两枚较小,后面一枚大,向外延伸成距。花瓣5枚,有两对合生,似3片,或重瓣,有白、粉、红、紫或杂色,有时花瓣有条纹和斑点。花期6~10月。蒴果尖卵形,种子圆形,黄褐色,成熟时易自行爆裂。

原产印度、我国南部、马来西亚。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喜暖畏寒,要求阳光充足,适宜深厚潮润、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为一年生草本花卉。是民间广泛栽培的草花之一。清代《凤仙谱》中记载我国的凤仙花达两百多个品种。

凤仙花性喜热畏寒,适应性强,能自播繁殖。全草可入药,花主治蛇伤、腰肋引痛;根和叶能散血通经。

栽种要领:

1.清明前后播种,播种后不要覆土,盖薄膜注意保暖,防止倒春寒;

2.性喜温暖和光照充足,不耐寒冷,忌烈日曝晒,喜湿润怕干旱,忌水涝。水份不足时易落花落叶。对土壤适应性强。

3.发芽土温:22--25℃ 发芽天数:5—8天

生长适温:16--22℃播种至开花:60-70天

现在花市上大部分是新几内亚凤仙。新几内亚凤仙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花色丰富、色泽艳丽欢快,四季开花,花朵繁茂,花期长;植株丰满,叶片洁净秀美,叶色叶形独具特色;生长速度快、可自然成型,宜作周年供应的时尚盆花。

凤仙花生长条件:理想的营养生长温度是白天22℃~25℃ 夜间20℃~21℃;5周后对于高大植株白天24℃~26℃夜间18℃,对于紧凑植株白天20℃~21℃夜间18℃;18℃的夜温是花的分化和发育的理想温度,特别是在低光照下;白天温度超过28℃~29℃,应当遮阴,否则会减小花的大小。温度低于15℃或高于32℃将影响正常生长。需光照充足,但在夏季需遮挡强光照。

栽培技术:成品花通常种植在10~15cm的花盆中;基质应疏花透气,并有一定的保水性。对盐害非常敏感,宜薄肥勤施。避免浇水过多或干旱。最适PH值为5.8~6.5。为了使植株造型丰满,应进行摘心整形。4月中播种,苗期生长较快,一般经一次移植后定植露地,株行距30-40CM,干旱季节应及时浇水。7月中旬开花,花期40-50天,花盛开后应追肥一次。若10月1日用花,可于7月下旬播种。

施肥与浇水:前三周用50~100ppm氮肥,随后三周用100ppm氮肥,然后根据土壤分析施肥,每两周后浇水一次避免盐害产生,扭曲、深绿并卷曲的叶子是太高盐分的信号,缓释肥和微肥的应用经常导致中毒。

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是灰霉病、腐霉病、丝核菌和粉霉病,低盐和适量溉水可避免腐霉病。虫害:开花前应时刻注意蓟马、蜘蛛(生长点卷曲)和真菌蚊子的防治,否则花期杀虫剂的应用会影响花的发育,用35盎司/100GAL的药溉根可防治真菌蚊子。

一、凤仙花白粉病

症状此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和嫩梢上。一般在6月开始发生,7月份以后叶面布满白色粉层。随后,在白粉层中形成**小粒点,颜色逐渐变深,最后呈黑褐色。

传染途径病菌在病株残体和种子内越冬。翌年,当环境适宜时,病菌借风雨传播。8~9月为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

1.栽植不过密,适当通风,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将病叶、病株清除,集中销毁,减少传染源。

2.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在32℃以上的高温下避免喷药,以免发生药害。

二、凤仙花褐斑病

凤仙花褐斑病又称风仙花叶斑病,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

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面病斑初为浅黄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以后中央变成淡褐色,边缘褐色,具有不明显的轮纹。严重患病的叶片上,病斑连片,导致叶片变得枯黄,直至植株死亡。

传染途径病菌在风仙花病残体及土壤植物碎片上越冬。翌年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借风雨飞散传播。高温多雨的季节,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凤仙花喜肥沃的砂质壤土,不耐涝。因此,种植以砂质壤土为宜,以利排水;盆栽凤仙花,雨后应及时倒盆。秋末应将病叶、病株集中销毁,减少来年传染源。

2·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

三、凤仙花立枯病

症状病菌主要侵染根茎部,致病部变黑或缢缩,潮湿时其上生白色霉状物,植株染病后,数天内即见叶萎蔫、干枯,继而造成整株死亡。

传播途径

1·主要以菌丝或菌核的形式在土壤或病残体内越冬,土壤中的菌丝营腐生生活,不休眠。

2·在田间,主要*接触传染,即植株的根、茎、叶接触病土时,便会被土中的菌丝侵染,在有水膜的条件下,与病部接触的健叶即染病。此外,种子、农具及带菌堆肥等都可使病害传播蔓延。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四、凤仙花疫病

症状在根茎处发病。初在根茎处变褐缢缩,后引起立枯症状。一般花坛在梅雨季,盆栽花过湿时,发病较多。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在种子上或以菌丝体及卵孢子随病残体形式在土壤中越冬,借风雨及灌溉水传播,病茵侵染幼苗引起倒伏,成株期,雨水多,湿度大易发病。病菌发育适温27℃~31℃,最高36℃,最低10℃,遇阴雨或湿度大,或土壤粘重、地势低洼、重茬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摘除病叶;增施磷、钾肥等。

2·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40%三乙膦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400~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700~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栽培中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开花延迟或无花:缺少光照、夜温过高(高于20℃)、氮肥用量过高,以上三种原因常常同时存在;不生根或最初不生长,根腐、基质太湿,并经常温度低(低于20℃)、有时盐分过高;如果只有部分植物不生长,真菌、蚊子可能是一个原因。花不育或花少:通常由低光和高夜温(20℃以上的夜温)造成,同时出现更严重;高氮肥,特别是高氨态氮肥也会造成,以上情况同时出现会更严重。

凤仙花名趣谈

凤仙花俗称"指甲花"。因为红色的风仙花瓣捣烂后加少许明矾,可以染指甲,鲜红可爱,数月不褪。此法曾流传成风,所以"指甲花"成了凤仙花的代称。

凤仙花历来被列为花草中的下品,上盆固然不能,连花圃也不愿容纳。种植凤仙,多在篱落墙隅,而且这些地点稍好的地方还要种上菊花,为此有人将它贬称为"菊婢"。

但评论花的品级高下,也因人而异。有人爱凤仙并命美名“金凤花”,《群芳谱》云:“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有金凤之名。”

以形状命名的还有两个叫法。凤仙叶类而长,有锯齿,很象桃叶,因此有“夹竹桃”之称,当然这末免与真的夹竹桃相混了。凤仙花果实为葫果,状似小桃,故又有人关其名日“小桃红”。

“好女儿花”也是凤仙的一个别名。原来南宋光宗的皇后讳凤,官中妃嫔和侍从等为了避讳,便胡诌出这个好笑的花名。

凤仙花还有个滑稽的英文名字叫“莫碰我”,因为它的种籽成熟时,只要轻轻地碰一下,它那充满种籽粒的小口袋,就会散射出“子弹”,很是有趣。根据这个特性,中医又叫它“急性子”。

此外,凤仙花还有海纳、羽客、早珍珠,透骨草等别名,各有所本。

凤仙花的花色多得让你咋舌,这小小的花儿怎么长出了那么多种颜色呢?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事实上,在清代《凤仙谱》中记载我国的凤仙花就达两百多个品种。

凤仙花,别名指甲花、急性子、女儿花、金凤花。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株高30~80厘米不等,茎肥厚多汁而光滑,节部膨大,呈绿色或深褐色。茎色与花色相关。叶互生,狭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花单朵或数朵簇生叶腋,萼片3枚,侧面两枚较小,后面一枚大,向外延伸成距。花瓣5枚,有两对合生,似3片,或重瓣,有白、粉、红、紫或杂色,有时花瓣有条纹和斑点。花期6~10月。蒴果尖卵形,种子圆形,黄褐色,成熟时易自行爆裂。

原产印度、我国南部、马来西亚。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喜暖畏寒,要求阳光充足,适宜深厚潮润、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为一年生草本花卉。是民间广泛栽培的草花之一。清代《凤仙谱》中记载我国的凤仙花达两百多个品种。

凤仙花性喜热畏寒,适应性强,能自播繁殖。全草可入药,花主治蛇伤、腰肋引痛;根和叶能散血通经。

栽种要领:

1.清明前后播种,播种后不要覆土,盖薄膜注意保暖,防止倒春寒;

2.性喜温暖和光照充足,不耐寒冷,忌烈日曝晒,喜湿润怕干旱,忌水涝。水份不足时易落花落叶。对土壤适应性强。

3.发芽土温:22--25℃ 发芽天数:5—8天

生长适温:16--22℃播种至开花:60-70天

现在花市上大部分是新几内亚凤仙。新几内亚凤仙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花色丰富、色泽艳丽欢快,四季开花,花朵繁茂,花期长;植株丰满,叶片洁净秀美,叶色叶形独具特色;生长速度快、可自然成型,宜作周年供应的时尚盆花。

凤仙花生长条件:理想的营养生长温度是白天22℃~25℃ 夜间20℃~21℃;5周后对于高大植株白天24℃~26℃夜间18℃,对于紧凑植株白天20℃~21℃夜间18℃;18℃的夜温是花的分化和发育的理想温度,特别是在低光照下;白天温度超过28℃~29℃,应当遮阴,否则会减小花的大小。温度低于15℃或高于32℃将影响正常生长。需光照充足,但在夏季需遮挡强光照。

栽培技术:成品花通常种植在10~15cm的花盆中;基质应疏花透气,并有一定的保水性。对盐害非常敏感,宜薄肥勤施。避免浇水过多或干旱。最适PH值为5.8~6.5。为了使植株造型丰满,应进行摘心整形。4月中播种,苗期生长较快,一般经一次移植后定植露地,株行距30-40CM,干旱季节应及时浇水。7月中旬开花,花期40-50天,花盛开后应追肥一次。若10月1日用花,可于7月下旬播种。

施肥与浇水:前三周用50~100ppm氮肥,随后三周用100ppm氮肥,然后根据土壤分析施肥,每两周后浇水一次避免盐害产生,扭曲、深绿并卷曲的叶子是太高盐分的信号,缓释肥和微肥的应用经常导致中毒。

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是灰霉病、腐霉病、丝核菌和粉霉病,低盐和适量溉水可避免腐霉病。虫害:开花前应时刻注意蓟马、蜘蛛(生长点卷曲)和真菌蚊子的防治,否则花期杀虫剂的应用会影响花的发育,用35盎司/100GAL的药溉根可防治真菌蚊子。

一、凤仙花白粉病

症状此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和嫩梢上。一般在6月开始发生,7月份以后叶面布满白色粉层。随后,在白粉层中形成**小粒点,颜色逐渐变深,最后呈黑褐色。

传染途径病菌在病株残体和种子内越冬。翌年,当环境适宜时,病菌借风雨传播。8~9月为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

1.栽植不过密,适当通风,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将病叶、病株清除,集中销毁,减少传染源。

2.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在32℃以上的高温下避免喷药,以免发生药害。

二、凤仙花褐斑病

凤仙花褐斑病又称风仙花叶斑病,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

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面病斑初为浅黄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以后中央变成淡褐色,边缘褐色,具有不明显的轮纹。严重患病的叶片上,病斑连片,导致叶片变得枯黄,直至植株死亡。

传染途径病菌在风仙花病残体及土壤植物碎片上越冬。翌年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借风雨飞散传播。高温多雨的季节,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凤仙花喜肥沃的砂质壤土,不耐涝。因此,种植以砂质壤土为宜,以利排水;盆栽凤仙花,雨后应及时倒盆。秋末应将病叶、病株集中销毁,减少来年传染源。

2·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

三、凤仙花立枯病

症状病菌主要侵染根茎部,致病部变黑或缢缩,潮湿时其上生白色霉状物,植株染病后,数天内即见叶萎蔫、干枯,继而造成整株死亡。

传播途径

1·主要以菌丝或菌核的形式在土壤或病残体内越冬,土壤中的菌丝营腐生生活,不休眠。

2·在田间,主要*接触传染,即植株的根、茎、叶接触病土时,便会被土中的菌丝侵染,在有水膜的条件下,与病部接触的健叶即染病。此外,种子、农具及带菌堆肥等都可使病害传播蔓延。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四、凤仙花疫病

症状在根茎处发病。初在根茎处变褐缢缩,后引起立枯症状。一般花坛在梅雨季,盆栽花过湿时,发病较多。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在种子上或以菌丝体及卵孢子随病残体形式在土壤中越冬,借风雨及灌溉水传播,病茵侵染幼苗引起倒伏,成株期,雨水多,湿度大易发病。病菌发育适温27℃~31℃,最高36℃,最低10℃,遇阴雨或湿度大,或土壤粘重、地势低洼、重茬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摘除病叶;增施磷、钾肥等。

2·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40%三乙膦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400~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700~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栽培中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开花延迟或无花:缺少光照、夜温过高(高于20℃)、氮肥用量过高,以上三种原因常常同时存在;不生根或最初不生长,根腐、基质太湿,并经常温度低(低于20℃)、有时盐分过高;如果只有部分植物不生长,真菌、蚊子可能是一个原因。花不育或花少:通常由低光和高夜温(20℃以上的夜温)造成,同时出现更严重;高氮肥,特别是高氨态氮肥也会造成,以上情况同时出现会更严重。

凤仙花名趣谈

凤仙花俗称"指甲花"。因为红色的风仙花瓣捣烂后加少许明矾,可以染指甲,鲜红可爱,数月不褪。此法曾流传成风,所以"指甲花"成了凤仙花的代称。

凤仙花历来被列为花草中的下品,上盆固然不能,连花圃也不愿容纳。种植凤仙,多在篱落墙隅,而且这些地点稍好的地方还要种上菊花,为此有人将它贬称为"菊婢"。

但评论花的品级高下,也因人而异。有人爱凤仙并命美名“金凤花”,《群芳谱》云:“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有金凤之名。”

以形状命名的还有两个叫法。凤仙叶类而长,有锯齿,很象桃叶,因此有“夹竹桃”之称,当然这末免与真的夹竹桃相混了。凤仙花果实为葫果,状似小桃,故又有人关其名日“小桃红”。

“好女儿花”也是凤仙的一个别名。原来南宋光宗的皇后讳凤,官中妃嫔和侍从等为了避讳,便胡诌出这个好笑的花名。

凤仙花还有个滑稽的英文名字叫“莫碰我”,因为它的种籽成熟时,只要轻轻地碰一下,它那充满种籽粒的小口袋,就会散射出“子弹”,很是有趣。根据这个特性,中医又叫它“急性子”。

此外,凤仙花还有海纳、羽客、早珍珠,透骨草等别名,各有所本。

百合花,又叫强瞿、番韭、山丹、倒仙、百合蒜,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平价花种。

百合花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产于北半球的大陆温带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已发现的就有110多个品种,多达55种产于中国。更有不少经过人工杂交而产生的新品种,比如:麝香百合、香水百合、亚洲百合等。

百合花的养护:

首先我们要选择充实、健壮的种鳞茎,因为种鳞茎越大,花蕾数就越多。品种的不同,着蕾数也有一定差别。因此,好的种鳞茎有较高的商品价值和观赏价值,这对于盆栽百合来说非常重要。

盆栽百合通常使用12~15厘米的深盆,每盆仅种植一个种鳞茎。也可以用15~18厘米深盆,每盆3个鳞茎。种植的时候,盆底垫破碎的瓦片,再加土,鳞茎顶芽距离盆口约2厘米,顶芽上土厚1厘米。荷兰用催芽鳞茎,催芽部分露在上面。若种植前鳞茎已经发芽就不需要催芽,若没有发芽,就要把鳞茎放在装有木屑的木框里面,放在8~23摄氏度的环境下,4~5天就发芽了。生长的过程中要保持泥土潮湿。白天的温度保持21℃,晚上15℃左右,大概90~100天花朵有了颜色,就将盆转移到10~12℃环境下,这样能够让花朵开得好并且花期长。

扩展资料

百合花有“云裳仙子”的美称。因为它的外表高洁雅致,天主教把白百合花作为圣母玛利亚的象征,梵蒂冈则以百合花作为国花。百合的种头由鳞片抱合组成,因此也有了“百年好合”、“百事合意”的美好寓意,中国把百合花看做婚礼必不可少的花卉。并且百合花还有着尊重的内涵。

参考资料:

百合花?百度百科

关于“关于牵牛花的资料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0)
上一篇 2024年03月24日
下一篇 2024年03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