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科普杂志有哪些书籍

网上有关“卫生科普杂志有哪些书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卫生科普杂志有哪些书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健康博览》《健康之路》。

《健康博览》是由浙江省健康教育所主办的医学科普杂志。杂志装饰精美、大方,文章内容清晰、翔实、科学、实用、新颖,针对的是老百姓的日常的健康生活,就属于卫生科普杂志。

《健康之路》包含的内容有健康论坛、论著、临床研究、综述、护理与康复、健康教育与管理、学科建设、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与检验等,属于卫生科普杂志。

《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一个外行人的读后感

医学,是通过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的学科。它是生物学的应用学科,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从解剖层面和分子遗传层面来处理人体疾病的高级科学。它是一个从预防到治疗疾病的系统学科,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

医学从无到有,应该说医学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史,无论古今中外,治病救人都有这样一个角色,就是现在的医生,无论哪个年代,医生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我国历史上,有太多的有名的医师了,比如三国时期的华佗,以及李时珍等,还有我们的祖先神农尝百草,可以说都是救死扶伤的典范,那么如果想要学习医学,有哪些基础入门书籍呢?

《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这是正规医疗教材。别去看那些不知道哪来的医疗健康书籍了。害人,又不负责任。

说得冒犯些,这个问题让我忍不住联想到了张悟本和健康一身轻之类的电视节目。我想这些节目的初衷是好的,便民的健康知识普及节目,可是到了最后成了个人的推销。然后用一些蹩脚的医疗知识,教给了百姓一些错误的医疗理论,但是又塑造了大众对自己医疗能力盲目的自信,最终害了很多人。

虽然我不是专业学医的,但是有亲戚在医院当医生,从他那里我知道了,当一个医生有多么的不容易,毕竟是在人的身体上做东西,还是有一定的风险性的,别说当医生了,就是当护士也没那么容易,我就遇到过被实习护士扎针扎了很多次才进去的情况,所以,如果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和学习的人千万不要轻易给别人医治。

三本关于医生的书

这本书是医学通识讲义,冠以薄世宁本人大名,是近两年比较火的医学科普书籍。抱着好奇的心理,在团员活动的时候,我毫不犹豫报名买了这本书。阅读过程中最大感受是,明明是枯燥晦涩的医学,硬读出了网络爽文的感觉。通俗易懂,用“人话”阐释疾病与健康、医疗与医学、医学发展与医生精进等重要内容。最重要的是,本书传达的理念,每个人是自己的第一健康责任人,健康的身体才是延缓衰老、战胜疾病的关键,医疗活动的本质是支持生命自我修复。

本书作者薄世宁,北大临床医学博士,北大三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发起人,其他头衔不必细说。科普是面向非专业人士介绍专业领域的科学知识。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讲,我们不缺医术高明的医生,但是能把专业的医学知识给外行人讲明白的,寥寥无几。薄世宁就是这样一个人,致力于把专业领域的医学知识普及给社会大众,持续强调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于是有了后来的故事,罗振宇找到薄世宁,在得到app上开了一堂“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这些讲义汇总到一起,就形成了这本书。

本书共七章,可以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解医学的前提,第二部分深入阐释疾病与医疗,第三部分是现代医学演化中几个重要发明,第四部分讲的是改变医学的名医,第五部分讲的是医生如何在限制条件下做出最优解,怎样做聪明的患者,以及如何走完生命旅途最后一程。本书主要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

医学为什么而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救人性命胜于建造七层佛塔,是至善之举。薄世宁提出,医学存在的终极理由是挽救生命,先保证活着,再努力提高生命质量,让病人活得有尊严。这也就决定了,医学考虑的不只是病,还要考虑到人本身。跟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医学是理性和冷静的,所有步骤都要严谨,所有操作都要规范,作者所在的重症医学科,是真正的与死神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战场。先千方百计从死神手里抢夺生命,再提供康复支持,是医生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在医学发展的里程碑一章,作者介绍了几个推动医学发展的的重要事件,例如麻醉技术的应用,极大拓展了临床手术施展的可能性,医者因此有机会探索生命禁区;抗生素的使用让细菌无处遁形,伤口感染不至于要截肢才能保命;循证医学给出了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医疗方法,诊疗和用药更加科学规范,让医源性损害降到最小;医药不断迭代升级对人体的副作用越来越少。许多在以前被看成绝症的疾病,现在也能被看好,只有整体医疗水平提高,才能消灭疾病,缓解病人的苦痛。这也是作者要表达的,伴随着科学的人文是真正的人文。

什么是疾病?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得了无法治愈的疾病,尤其是感染了烈性传染病的人,都被看作魔鬼附体或是天神降罪,极有可能面临被烧死或驱逐的命运。当时的科技条件不足以支撑人们形成对疾病的正确认识。现在,人们可以追溯到疾病病因,找到疾病的病理学基础,真正做到对“病”治疗。注意到书中对“病”而不是对“症”的讨论。长期以来,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一刀切处理方式被许多人诟病,按照专业术语,痛是症状,却不是病因,而症状恰恰是身体预警信号。比如刀割到手时会出血,有痛感,人就会及时缩回手,以免更深的伤害。再比如过敏,接触时各种不适反应让我们自动远离过敏物质,这也是身体的自我防护,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症状,找到真正的致病因素。在这里,作者努力传达要透过表象看本质的重要理念。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薄世宁提出,要理解疾病,就要先理解人体自身的不完美。人体基因是不完美的,各种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与基因有关,这些致病基因传递下来,疾病相伴而生;人体器官是不完美的,例如,人类和其他动物相比,幼生期特别长。很多动物出生时就会走,而刚生下来的婴儿十分脆弱,需要精心照料;人体适应能力不完美的,我们现在的模样都是进化的结果,环境变化速度太快,各种新式疾病的出现就是例证。进化的不完美是疾病出现的基础。“我病故我在”,生命的旅程注定是有疾病相伴相随的。慢性疾病就是这样,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发现就是中晚期。已有证据表明,持续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癌,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可能诱发宫颈癌,在长达十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身体某些组织或器官的持续受损激发了代偿机制,没有受损的部分替代受损的部分完成工作,人体才没有察觉到异样。这给我们带来疾病防治启示,第一,早期筛查疾病是有必要的,宫颈癌筛查可以让宫颈癌的早期发现率提高8倍以上。第二,从源头预防疾病或者从中间阻断,可以有效防止慢性病发展。接种宫颈癌疫苗可以从源头预防HPV感染,已经感染的可以采取阻断措施。除了筛查,作者强调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人类健康离不开自身免疫屏障的保护,免疫才是人体健康的底层逻辑。我们不是要消灭所有的细菌和病毒,相反,我们要与之共存,努力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暴露在细菌、病毒之下依然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一个普通人,是否有必要了解如何治愈疾病?由于医疗本身的复杂和专业性,想对外行解释清楚十分有难度,我仅尝试输出。医疗过程最主要的活动是诊断与治疗。作者提出以下论断,诊断是假设与验证的循环。面对全新的病症,医生需要动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及过往经验,保持开放思维,判断病情。治疗是医学目标与患者需求的互动。医生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医学目标和患者需求相匹配。矫正牙齿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医生的目标是通过医学操作让牙齿变整齐,在矫正前要评估是否拔牙,还要尽可能达到患者的想要的“美”的效果。同时医疗活动发挥作用也离不开药物,药物疗效越来越好,对身体的副作用越来越小,也能反应医学水平提高。治疗疟疾的一种特效药——奎宁。人们偶然发现猴子也得疟疾,得了疟疾的猴子会拼命啃食一种树的树皮,啃了一段时间疟疾就好了。后来人们把这种树皮研成粉末制成药品。奎宁的确有治疗疟疾的作用,但是带来的副作用很大,过量服用还会致死。当时人们只知树皮可以抗疟,对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病人不得不忍受药物副作用。再如避孕药,从单相片发展到现在的三相片。三相片的设计更符合女性身体雌孕激素的变化过程,总体孕激素比单相片减少30%,所以带来的不良反应更少。著名**《我不是药神》里面从印度进口的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效药格列卫,与普通化疗相比,接受格列卫的患者生存率提高到89%,在此之前,只有30%的患者可以活过5年。科学家们在患者的肿瘤细胞里面发现了异常染色体,证明这条染色体和疾病相关。找到了精确的发病机制,也就为格列卫的出现带来了可能,临床证明病人的耐受性更好而且存活率更高。这也说明,只有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才能出现好的药品。

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公共卫生工程?主要的两大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都可以通过最简单的方式来预防。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等反复宣教、清洁的饮用水、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疫苗接种、公共场合放置避孕套发放机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减少相关疾病发生。今年最大的黑天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不得不戴上口罩,却意外减少了季节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大家出不了门,外卖也送不到家门口,自己动手做饭不仅提高厨艺还减少了胃肠疾病的发生率。公共卫生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有效的公共卫生管理可以产生正的外部性,比如一人接种,不仅保护自己,也间接保护了别人。当一个系统中大多数人都是安全的,剩下的人即使没有产生抗体也会受益。公共卫生产生正外部性,效果显现晚,市场没有提供积极性,这些特点决定了这项公共工程只能由政府机构来提供。从免费的蚊帐和避孕套、强制的疫苗接种、垃圾集中处理、水源过滤系统、到公共场所的控烟行动,都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健康。公共卫生被作者称为性价比最高的健康工程。

在接下来的章节,有一章介绍医学演化的里程碑,一章介绍改变医学的大医生。疫苗、麻醉、抗生素、治疗精神疾病的氯丙嗪、避孕药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发明。我十分自豪能在6个改变医学的大医生里看到2个来自中国,分别是伍连德和林巧稚。伍连德是晚清政府时期的人,曾经留学西方做过传染病研究,一场突发东北鼠疫让他临危受命。他做了三件事: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控制传染源,士兵挨家挨户搜查染上疫病的人和尸体,人全部送医院,尸体全部焚烧、掩埋,同时对房屋全部消毒。其次,这种鼠疫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因此伍连德采取了减少人员流动和隔离的办法,实行严格交通管制,铁路停运,所有到站旅客实行一周左右隔离观察,推广使用简易口罩,同时将病人按照症状轻重分在重症、轻症、疑似病院,不同病情的病人分开治疗防止交叉感染。不到4个月,鼠疫死亡人数零报告。之所以隆重介绍这次瘟疫是因为,这是中国第一次以科学手段控制疫情的成功案例,现在读来仍然醍醐灌顶,伍连德控制鼠疫的介绍,简直和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法如出一辙。这说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重要性。另一个人是大名鼎鼎的林巧稚,她是6个人里面唯一的女性医生。据说林巧稚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名婴儿,被称为“万婴之母”。她开创了中国妇产科学,为中国医学事业奉献终生,终身未婚。林巧稚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坚韧的品格以及她高尚的人格魅力让人深受感动,心中敬服。

最后一章可以总结为医生是如何升级打怪的。医生这个职业,常常要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寻求最优解,要克服不理性的冲动作出最佳决策。时间不等人,必须迅速抓住重点,以最快的速度看好一个病人。这是每个医生的精进之路。作为患者,主动配合医生,早筛查早治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生命质量,做自己的第一健康责任人。因为健康,生命才有无限精彩。如泰戈尔的诗描写的那样,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一个生命最好的归宿。

本书从健康与疾病的基本原理出发,引用大量的科学数据和文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了深奥的科学道理。从科普到认知,读者可以学到不少实用主义知识点,也能对疾病与健康的理解更加深刻。毫无疑问,作者在医学科普方面做了一次成功且有益的尝试。

2020年8月31日

最近看了美国医生阿图·葛文德的三本书《最好的告别》《医生的精进》《医生的修炼》,读得很痛快的。读的时候很痛快,虽然,躺在床上看书的时候,已快深夜,但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的阅读,让脑袋瞬间摆脱那些混乱的数据和任务,超爽。平常日子,我应该是挺无聊的,手机上的app删掉,只剩很少一部分,但还是会占用着一些琐碎时间,走马观花地浏览信息,并不能缓解紧张的节奏,反而更有一种拖延无力的负罪感。放下那些繁杂的讯息,放下琐碎的不能立即完成的工作,去读书,感受到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

这些故事性质的文字中,直接描述了人生必不可少的疾病与生死,医院中的2大群体:医生与患者。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群体人士的系列介绍中,看到很多有趣、沉重、深刻的故事。记得上次给我这么震撼的读书经历,得追溯到大二在图书馆读的那本关于“向死而生”的书了。在朝气蓬勃的青春时期,我们更多地贪图一切可能性,大,多,好,我们需要好多好多的时间,去得到我们想要的一切。我们会很惶恐,害怕得不到,害怕那些客观条件的限制,紧张着外界的阻力。也是读了那本书,放下很多紧张的惶恐,第一次明白,主流价值观不会教给你的事,如果去看待自己不确定的未来,不是所有人都有明天。深深记得书中的话,因为有死的存在,我们更珍惜生,拼尽全力,不是对死的恐惧,而是为了所追求的生。当时可能理解更浅一些,所以在面对很多难题抉择,我依然选择了恐惧。

人们认识到未来,是不简单的。未来是不确定。书中所说,治疗疾病,本来就是跟不确定性做斗争,医生在最初的一次次生死试验中,形成有效的治疗办法,有些能够解释清楚,可是有些至今还是无法解释。那些医生,有的“固执”相信自己的医术,把那些炸的乱七八糟的、不治之症,用尽全力去延缓病人的生命。这不正像我们人生中某些时候,奋不顾身的样子?不同的是,成千上万的医生,每天的工作就是这样的,他们是真正熟练的老师傅,而我们可能只是只有一次机会的菜鸟。

三本书,是一个医生的成长历程。第一步是《医生的修炼》,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想起,自己刚刚工作的时候,漏洞百出,毫无信心。医生的第一步也是如此,充满着差错和混乱,作者自身的例子,说为了一台手术,从师傅的亲手教授,还是做了好多遍,才做得利索。读着描述当时场景的字句,就像好像自己手握手术刀,掌握着病人的生死,一不小心,这把柳叶刀就可能切断某一根致命的血管。最初的医生和初学者的我们,需要多大的勇气,或者第一步,在别人看来多幼稚,在自己看来确实最伟大的步骤。不完美的医生,不能因为不完美,就不去挑战。就像男孩子不能觉得自己平庸,就不去追求女孩子一样。

第二步是《医生的精进》,这时候,具有一定基础技能的医生,已经要开始进阶了。工作很多年的医生,并不代表,变成了神仙。疾病的不确定性在这时候,让医生会觉得有些无力。当时,初次看这三本书,是在罗辑思维的一集视频中,介绍到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关于医生要不要洗手的故事,据说洗手这个现在行医必须要做的时候,推广开来也不过一百多年,最大的好处,就是以前病房感染死亡的比例迅速下降了。在面对很多复杂疾病时,通常的做法是用尽所有技术手段和先进器械,去消除病人的最后一簇病毒。然而,很多情况,治疗的最好效果,或许并不是这样。治疗人,有时也是对环境的治疗,人和环境有时会产生很多奇迹。

第三步是《最好的告别》,也许,目前的医学条件下,人们还是没法摆脱最后要面临生死的困扰。据说,哲学也是因为这个困扰诞生的。这本书其实只看到一半多,但是确实也很震撼。70多岁的美国老年人开着小汽车,独自居住乡间小屋中,也许并不是什么好事,但这并不罕见。面对我们无能为力的事,还是要点脸皮的,哈哈。这其实是个很挣扎的问题,很多人,在病房中插着管子,只为了多延续哪怕一天的生命;有的人歇斯底里地呼天抢地,想要追求并不可能之事。到底是事在人为吗?我一度充满怀疑。也许,人生和很多事情都是有极限的,但极限是用来打破。5年前的极限、8年前的极限,和今天是大不一样的。在书中体现,就是战场的年轻人炸掉了四肢,还能存活;而老人们,哪怕一次跌倒,也是象征生命气息的逐渐远去。生命和人生的某段旅程,到达不能打破的极限时,也许最好的面对方式是安心的告别,而不是无奈的挣扎。

写着写着,好像这几本医学科普著作,强行被自己改成鸡汤文了,哈哈。

有时,我们看到5年后的自己,都充满这担心和犹豫,那么50年后的呢?是不是更加惶恐。想到这,瞬间对目前这混乱嘈杂,又偶尔迷茫、颓唐的生活,满意度直线上升,连加班都坐得更直了(什么鬼)。他们总担心这,担心那。可是关于未来会怎样,我也不知道,我心里只有我更想要的未来,那也许并不是一定会实现的梦。谁都可以在脑海中描述一千种、一万种可能,快乐的,悲伤的,还是凯旋归来的,或是略带阿Q的,年少时,经常开小差干这事,其实毫无意义。反而是一路走来的欢笑悲怆,让如今的我有了从未有过的勇气和感受。不管5年后或是50年后怎样,我最大的努力不是为了跟别人比较,有多么恢弘人生,而是无论何时何地,都敢于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未来,一定会来的,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现在的我,比起高中时那个满是忧虑的自己,最大的进步,就是,少了很多惶恐了。

后记:写下这篇文章,是书中对医生的几个建议,其中一个就是记录,所以觉得不写点东西都对不起人家这么诚恳的建议。

关于“卫生科普杂志有哪些书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0)
上一篇 2024年03月25日
下一篇 2024年03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