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10篇】

网上有关“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10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10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

 《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正式开始了,应该说,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再一次伸出了橄榄枝。

 此次,中国航天员们在3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讲课的方式亲自传授科学知识,这也只能是人类现代才能完成的壮举。孔子当年杏林游学时又怎会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辈会像嫦娥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传道授业解惑呢?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摩根和王亚平却把这种职业的光辉洒向太空,让整个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下。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

 中国航天员们的太空授课,已经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们发出的“中国好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然而,广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义的深远也给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从宇宙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就必须大力发展载人航天和教育事业。而我们也期待此次太空历险记将我们带到更遥远的地方去,好让更多的地方都能够倾听到“中国好声音”。这次太空授课,激发了学生们对学习的内心喜爱,这样就可以转化为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的朴素情感,让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用心,激励培养我们未来的接班人。

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我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去看天宫课堂,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太空生活,心情特别激动。

 首先,我看到他们喝水的时候,并不是用我们那种普通的杯子,而是用一个袋子,上面有一个吸管来喝水。我还发现他们不是刚开始就喝,而是先把水挤出来。水可以在空中漂浮,只要一张嘴就可以把漂浮在空中的水喝到肚子里。我了解到是因为太空中没有重力,所以东西才都漂浮起来。

 随后,他们利用水的张力,把水从水膜做成水球。给我们讲解了凸透镜成像实验,让我们懂得了凸透镜成倒立的像原理。

 通过这次天宫课堂的学习,我学会了很多的太空知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也用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贡献!

3.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

 中国人的航天梦做了几千年,从神话故事的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鹊桥会,夸父追日,到实际行动的万户飞天的壮举,敦煌石窟的仕女飞天壁画,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对飞向太空,遨游宇宙的向往。

 从1999年11月20日到2021年6月17日中国共成功发射了12座神舟飞船,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阔步向前。从神舟5号航天员杨利伟一人一日游,到神舟12号的三人三个月游;从翟志刚把中国人民的五星红旗插在太空开始,无不证明中国的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

 10月16日神舟13号也将飞上太空,三名航天员将乘坐飞船完成一些科研任务,他们分别是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翟志刚是神舟7号的航天员,第一个把中国的国旗插上太空的人,经验丰富;王亚平是神舟十号的太空老师,是中国人第一个站在世界讲台的老师;叶光富是第一次上太空,各方面素质都非常过硬。他们三人将在太空居住6个月,要完成五大飞行任务。

 一是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遥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

 二是进行2—3次出舱活动,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为后续空间站建造任务做准备。

 三是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

 四是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

 五是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

 这次王亚平还要完成出舱任务,成为中国第一个出舱的女航天员。

 在此提前祝福三位航天员在太空平平安安,圆满完成飞天任务。

4.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

 我们收看了一节来自中国空间站录制的“直播教学”,由神舟十三号的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行讲解。

 宇航员们给我们介绍了很多他们生活所需要的设备,也解答了大家许多在这方面的问题。有防护失重的“企鹅服”、在失重环境下跳动的心肌细胞、不借助把手在太空中转身,当然,在这其中,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泡腾片实验。

 大家都知道,泡腾片如果放入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那么在太空中,它会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在这节课中“太空教师”王亚平老师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她首先拿出了先前已经准备好的失重水球,为了让它更加明显,王老师还在水球中加进了蓝墨水。随着半片橘色的泡腾片被塞了进去,一种美妙的现象出现了:水球变得膨胀起来,里面充满了泡泡,还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这项奇妙的实验,使我深深地沉浸在其中。

 但是时间总是短暂的,仅一小会儿的时间,宇航员们就要和我们说再见了,但是我还有许多问题想去探究,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长大后亲自穿上宇航服去研究!

5.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_年前,“太空教师”王亚平为全国6000多万名学生太空授课时的寄语尚萦绕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将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以及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寻声凝望,原本神秘遥远的深邃太空离我们越来越近,一个个美丽的“飞天梦”正成为现实。

 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此时距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时间。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组”搭乘载人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此次任务将实现与核心舱径向交会对接、由救援船转入正式任务船等多个“首次”,还将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搭载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历时21小时23分钟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_年来,7次载人飞行,间隔期从以年计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频率更快、衔接更顺畅,准备更从容,展现着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太空之旅从“一日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太空出差”的时间更长,步伐迈得更大更远更坚定,彰显着大国自信的豪情。

6.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

 的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体验,出生在新世纪的我,见证了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我看到奥运会上中国健儿矫健的身姿,为祖国感到骄傲;我看到“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成功,掩饰不住对祖国科技发展的自豪和喜悦;我还看到互联网已经触及千家万户,鼠标一点,指尖一触,便无处不达……

 我在这个发展迅猛的社会里,回首过去,又展望着未来。如何在这大时代的浪潮里求得发展,是我,更是未来的你,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抓准时代脉搏,根据时代需求来完善自我,才不会落于时代。世界的发展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也不为过,这个时代正在走向智能化,讲究高效,正在从注重简单的实用性到满足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发展着。身处科技人文发展不断登上新台阶的你我,唯有不断学习本领,掌握高精尖知识,才不会淹没在时代大潮中。

 与时代同行的路上,我们需要一颗强大的抗挫折之心。人生实难,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面对着生活中的风浪,又何尝不应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昂扬姿态去面对呢?

 然而,与时代同行并不是做一颗随波逐流的海草,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们有着自己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思考,不会人云亦云,更不会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待到你们18岁的时候,也希望你们在斑驳陆离的社会里能够明辨是非,守住底线的同时,更要担起引领时代风向的大旗。

 “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无论时代如何变幻,总有一些东西值得追寻,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坚持,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坚守......当我们都明确自己的使命的时候,当我们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达到统一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时代浪潮中奔涌向前了。

7.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

 在太空,可以随意地做翻跟头、打滚等高难度动作。在太空中吃饭可以像两人做游戏一样—你挤一点出来,另外一个人就用嘴巴接住。嘿,最有趣的是转陀螺了。当王亚平将手中的陀螺转动起来,我觉得此时的陀螺像有生命一样,像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在上下翻飞,美丽极了。

 在这里水是奇妙的。水可以像蒲公英一样飘浮在空中;水也可以像玻璃球一样被抛来抛去;在水上插上棒还可以变得像棒棒糖一样,真想上前舔一口呀,尝尝这里的它是什么味道!

 听了王亚平的授课,我的心里十分向往太空。想欣赏外太空的美丽景色,看看这里的太阳升起和落下;想探索一下宇宙的奥秘;想见见神秘善良的外星人;想……

 在这里看地球是神奇美妙的`。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辩,景色十分迷人。

 啊,太空!你是我向往的地方。你的魅力、你的美丽、你的广阔和神秘吸引着我。请你告诉我你究竟有着多少秘密。

 这浩瀚的太空上有着中国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国,我为你自豪,我为你骄傲!

8.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

 一听说要开一个“天地”之间的课堂,我感到十分好奇。在宇宙里也能上课?大空里也有信号?宇航员老师们会为我们讲解什么知识?我对即将开始的天地课堂感到十分期待。

 “上课铃”打响,从北京主课堂切换到了行驶在浩瀚宇宙中的空间站,三位航天员老师向我们打了招呼,太空里的课程开始了。

 王亚萍老师先带我们参观了一圈空间站,然后我们观察了在太空中一跳一跳的心肌细胞,又学习的一下空间站里的一些设备。我觉得最有趣的是关于失重环境下水的实验。王老师用水做的一个水球,有点像我们吃的棒棒糖。映出来的倒影是倒过来了,这又有点像那种透明的水晶球,只不过在一闪一闪的发光。将泡腾片放入水球中,立刻起了好多小气泡,让我联想到波光鳞鳞的海面下游动着的沙丁鱼群。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实验,让我体会到了太空的奇妙。然而在无边无际,深邃的宇宙中还有更多的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还有更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解答。加油吧!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9.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

 本次太空授课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直观生动、内容丰富的航空航天科普知识讲座,让同学们兴奋不已,同学们边看边讨论,纷纷表示:“太空真是太神奇了,物体在失重的情况下真是与众不同。我们一定要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实现‘中国梦’、‘未来梦’而努力学习!”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这样难得的“天宫课堂”,对小学生来说是一堂精彩有趣的科学课。课堂上,通过孩子们聚精会神的目光、发自内心的掌声,我们可以看到,一颗颗热爱科学、追寻梦想、探索未知的种子,已在他们心底悄然扎根。

 本次科普教育活动,是我国利用载人航天飞行普及航天知识的一次尝试。此次活动不仅向同学们传递了航天科学知识,激发了学生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而且让同学们从天地差异中感知了宇宙的奥秘,体验了探索的乐趣。“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期盼着这一颗颗梦的种子早日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10.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

 在王亚平老师的说明下我们知道了对于我们来说比较神秘的内部结构。哇,真的和我们的家里一样,装备齐全,有冰箱,微波炉等各种厨房设备。

 好玩的是我们地球上再平常不过的动作,在太空却与众不同了,比如说我们在地球上喝水,只需在杯中倒水,到嘴边喝几口便成了,可是,在太空中宇航员喝水必需使用专用的袋子,要么就把水倒出来,大张着嘴接,因为在无重力的情况下水是会往上流的。再比如,在地球上睡觉,躺在床上,两眼一闭就可以呼呼大睡,但是在太空中,宇航员只能用睡袋来入眠,不然会到处乱飞。

 那我们再想想,我们的宇航员平时在舱内是如何行走的呢?原来,在舱内,四周都装满了手把,用于宇航员走路的时候,用手去握住并慢慢移动,一步一个手把移动。

 最后我想问同学们几个问题:人在太空最多可以住多久?人在太空难受吗?

2021年天宫课堂第一课心得体会五篇

相信许多人从小就对航天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浩瀚的宇宙充满着好奇,也看到了许多 科普知识 ,一起来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吧。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的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 观后感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1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回望奥运期间许许多多的奥运健儿努力拼搏,他们的拼搏精神,坚韧精神令人动容,奥运健儿们的坚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借鉴,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是一种坚韧,赛场上稳健的心态是一种坚韧,永远有一颗奥运的心也是一种坚韧,“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作为青年的我们应该勇于在 社会实践 中练就过硬的本领,炼就品德修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从而在自己的领域里发挥自己的“闪光点”。中国奥运精神,显出巨的凝聚,伟的创造,它已深到每个炎黄孙的心中,奥运就是种追求,种类挑战我的过程,种不屈的精神,种不服输的量。这种量激励着我们每个,舞着我们每个,我们要永远发扬中国奥运精神,努拼搏,私奉献,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更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2

今天,我们学习了“冰雪”思政大课,感觉到受益良多。

“冰雪”思政大课主要讲述了冬奥健儿们奋力拼搏、志愿者们不辞辛劳等一系列感人 事迹 ,给了我们青年人许许多多的触动。

只是,触动的意义应远不止于此,而应有更多的感想与 反思 。狄更斯曾经在《双城记》中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是的,新中国栉风沐雨,改革开放春华秋实,新时代砥砺奋进,我们节节进取,击鼓催征稳驱舟;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周边环境敏感复杂,深化改革任务艰巨繁重,改革需要真刀真枪,反腐需要壮士断腕,经济转型迫在眉睫。要克服这些困难,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我们怎样才能顺利的完成这些任务呢?

_曾说:“只有青年人有责任、有担当,国家才会有未来,民族才会有希望。”这正是这一问题的最优解。我们广大青年正处于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时代,我们青年人要挺身而出,为奉献于我们的祖国而不懈努力。

青年是秉烛前行的灯塔,榜样是催人奋进的先锋。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3

五千年的积淀,百余年的奋勇,多少兴衰成败,多少荣辱悲欢,成就了如今的涅槃。今天,冬奥会将首次在我国举办,亦使北京成为首个同时举办过冬、夏奥运会的城市,今日之成就离不开十四亿海内外同胞的全力奉献,不是我们在中国之中,而是,我们就是中国。这让我不禁想到了2008年的那场奥运会,它们都令人心潮澎洋,更让我们感受到 传统 文化 之力量、优美。当火炬开始传递,代表了中国的奋起之路,从全国冠军,到世界冠军,再到世界记录保持者,最后到新的运动员点燃奥运之火,这是中国体育的艰辛崛起之路,这是所有中国人的期盼与荣光,这更是需要中国的青年人当仁不让接力的下一棒!因为世界终究是我们这代专年人的!最后的奥运之火没有过去的熊熊燃烧,而景像火种一样插在了每一个参赛国家的点火台上,是的,这是新意、这是团结,这印证了我们所倡导的世界新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忆十四年惊涛骇浪,九万里风鹏正举,苔花似的人们必然还是那般百折不挠!十年饮冰,难凉热后,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4

_对北京冬奥精神的丰富内涵作出了精辟概括:胸怀大局,就是心系祖国、志存高远,把筹办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作为“国之大者”,以为国争光为己任,以为国建功为光荣,勇于承担使命责任,为了祖国和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自信开放,就是雍容大度、开放包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递深厚文化底蕴,以大道至简彰显悠久文明理念,以热情好客展现中国人民的真诚友善,以文明交流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迎难而上,就是苦干实干、坚韧不拔,保持知重负重、直面挑战的昂扬斗志,百折不挠克服困难、战胜风险,为了胜利勇往直前;追求卓越,就是执着专注、一丝不苟,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精心规划设计,精心雕琢打磨,精心磨合演练,不断突破和创造奇迹;共创未来,就是协同联动、紧密携手,坚持“一起向未来”和“更团结”相互呼应,面朝中国发展未来,面向人类发展未来,向世界发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热情呼唤。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5

北京这座文化之城,在百年变局与疫情叠加的背景下,将“双奥”蓝图变成事实,将冬奥会办出特色,办出了精彩,办出了独一无二。奥运健儿砥砺奋斗,用拼搏与热血赢取奖牌。正如_所说:“这是百年变局的缩影,历史将镌刻下这一笔,世界将对中国有新的认识。”

冬奥会的圆满举办彰显出了中国的强大力量。中国力量的源泉,是中国***的伟大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冬奥会凸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人民的健康与安全放在第一位,统筹开展防疫办奥工作,有序实施相关举措,为冬奥的安全开办保驾护航,为世界防疫办奥树立了新标杆。

奥运健儿驰骋于冰雪赛场,不负使命,为国争光,用执着与坚毅将脚下的冰痕延向前方。在冰雪赛场上,冬奥健儿的拼搏与奋斗熠熠生辉,化作一枚枚奖牌,将荣耀献给伟大祖国。

冬奥精神是伟大的时代精神的体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也理应学习其精神,用热爱承担使命,用实干谱写华章。在百年变局的伟大背景下,用青春与拼搏奉献国家,不负历史使命,不负青春韶华。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6

2022年,世界目光将注定再次聚焦中国北京,聚焦纯洁的冰雪和激情的盛会。此次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再次尽显中国风采,再次彰显中国为世界发展的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办好北京冬奥会,是中国对世界人民的庄严。早在2015年中国申报北京冬奥会成功之际,__就致信国际奥委会主席:“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是中国13亿多人民的心愿。我们将兑现全部,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同国际奥委会一起共同见证奥林匹克冬季运动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播的新境界”。一诺千金之下,中国笃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冬奥场馆建设始终节奏不变、目标不变、标准不变,经过6年多的努力筹备,中国已经为北京冬奥会准备好优质的赛事场馆、竞赛组织、交通运行、住宿餐饮以及抵离保障等全流程、全方位的服务。当下,我们已经有足够的信心和实力,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我们也有足够的信心和实力,让世界再次见证中国作为世界负责任大国“言必信,行必果”的责任。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7

五千年的积淀,百余年的奋勇,多少兴衰成败,多少荣辱悲欢,成就了如今的涅槃。中国人民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种困难挑战,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全面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

冬奥7年艰辛,奋斗铸就辉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凝结着各条战线人们的辛勤付出和智慧汗水。建设者、工作者、志愿者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壮志,在各自岗位上真诚奉献、默默耕耘。赛场上,我国体育健儿不畏强手、顽强拼搏、为国争光,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倍感荣光。

成就源于奋斗,胜利来之不易。我们何其有幸于华夏,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复兴,吾辈更应强。身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当从“拼尽全力的竞技风采”中感悟“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拼搏奋斗精神。要以实际行动弘扬奥运精神,要一如既往的准备着,努力着,拼搏着。以顽强拼搏、不畏艰苦的斗志传承奥林匹克精神。

冬去春来,阳和启蛰,万物起始更生,一起走向未来!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8

为深入学习贯彻_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总结 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增强学生党员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数据系计算机学生党支部组织全体学生党员于4月16日下午14:00,在勤学楼101观看“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

在北京冬奥会上,武大靖、任子威、谷爱凌和隋文静等中国的奥运健儿们始终牢记党和人民“为梦奋斗、为国争光”的嘱托,在各大项目中敢于拼搏、奋勇争先,在各大赛场上比出风格、赛出水平。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每一位运动员的背后,其实承受了很多伤痛和坚持!不凡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观看比赛的人们,使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在人群中传播,世界变得更好。奥林匹克精神在于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而非相互带着恶意的攀比,运动健儿们无论胜负成败,只要朝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目标竭尽全力地挑战和突破自我,就是对拼搏奋斗精神的最美诠释。

奥运英雄并非要夺得金牌,凡事敢于拼搏,挑战极限,并且具有奥林匹克精神的就是奥运英雄这代表的是一种伟大的精神传承,将永远传递下去。北京冬奥会凝聚了人类社会的团结与友谊,再次为世界奉献了一届令人难忘的奥运盛会,再次向世界展现了大国担当和中国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中国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坚定参与者,也是奥林匹克价值的积极推动者。现如今奥运精神早已超越时空、历久弥新。在人类社会面临诸多挑战危机之时,我们更加需要弘扬奥运精神,携手同心筑前路,一起向未来。

通过此次思政大课,党员们对奥运精神有了新见解和新认识。学生党员代表王天表示:“中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拼搏不息,顽强奋斗,为祖国争得荣誉的精神深深激励了我,我会学习奥运健儿们坚持努力,忘我奋斗的精神,向着目标前进,不负党和国家的期待!”

本次思政大课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报国之心、强国之志。北国风光,奥运精神熠熠生辉;千年文明,民族精神弦歌不辍。盛会虽短,但精神生生不息。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9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立春 之际,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中国健儿们在世界惊叹下披荆斩棘,然而荣誉的背后是无尽的付出和努力的拼搏。他们将汗水和热爱洒在白色的冰面上,在如此别样冬奥会上书写别样情。

真正的热爱,源自于坚持。冬奥会期间的武大靖再一次频繁的出现在热搜榜上,然而这次与以往不同,他的脚“火”了!一双28岁的脚,却如同50岁的脚。因常年的高强度训练,使他的脚早已变形和布满伤疤。但为何还要坚持呢?只因心中有所爱!“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无论前方是荆棘丛生,还是千滩万险,武大靖也曾不退缩,勇登高山。“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追梦的人,光芒万丈。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的“小栓子”苏翊鸣,在他18岁时收到了来自自己最好的礼物。但成功的背后从来都不是偶然,他在一周之内滑断4块雪板;为练习高难度的动作,一次次地摔倒在雪地上;甚至因为受伤,差点断送职业生涯,但他永远保持初心。“一个人使劲踮起脚尖靠近太阳的时候,全世界都挡不住他的阳光。”拼搏是单板精神的苏式定义,时光的打磨未让他黯然失色,而是大放光彩。在追梦的路上,你所受的伤,便是黎明前的光。

所谓的强者,无疑是在经历失败后能重新爬起,面临艰险挑战时能勇敢向前。隋文静、谷爱凌、任子威等这些在冬奥健儿正是由于他们的艰苦训练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在冬奥会上一展风采、一鸣惊人。但大家可还曾记得,“东亚病夫”曾经的中华民族的代名词吗?使多少的中国新青年义愤填膺!但如今的北京——目前全世界唯一的“双奥之城”就是我们向世界最好的证明。_同志曾说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未来,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这是一场令全民振奋的冬奥,在这个寒冷的冬季里像一团热火温暖了街头巷尾的人们。于是我也和妈妈开始了我们的居家体育锻炼,当汗水布满我们的额头时,我们的脸上却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每当我们想放弃的时候,心中的信念却始终支撑着我们,因为真正的强者不是不流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奔跑的人。

“世界越爱越精彩,雪花纷飞迫不及待入怀……”让我们一起用冰雪筑未来,将冬奥精神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10

今日重温了北京冬奥会这一世界盛事。这为期20天比赛的顺利举办离不开千千万万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因为他们不仅仅要克服寒冷的天气,还要做好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视频里,从观众的人人信息核对,到运行车辆,到医疗、防疫等等,这万事巨细的过程彰显了一个民族的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让我们“同心筑冬梦,一起向未来”,在运动员超越自我的运动精神中携手并进,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10篇相关 文章 :

★ 2022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 《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观后感精选10篇

★ 同上一堂奥运思政观后感10篇

★ 2022年战疫思政大课学习观后感心得10篇

★ 2022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课观后感

★ 观看2022开学思政第一课观后感10篇

★ 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观后感5篇

★ 2022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千万师生观后感10篇

★ 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精选10篇

★ 2021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

1.2021年天宫课堂第一课心得体会

 “天宫课堂”第一课定于12月9日下午15:40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进行全程现场直播。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将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届时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此次太空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进行全程现场直播。

 授课活动将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届时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八年前,在距地球三百公里外的天宫一号中,航天员王亚平为第“太空班”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活动。如今,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将迎来首次太空授课。首先,“课程表”全新升级!三名航天员将演示更多微重力条件下的物理、化学现象。

2.2021年天宫课堂第一课心得体会

 据专家介绍,这些天地间有差别的现象,更适合作为授课内容。同时,天和一号核心舱可比天宫一号大得多,因此本次授课的展示空间更大。不仅如此,为了保证此次太空授课顺利进行,航天员和工作人员还在各环节都花了不少心思。和上网课类似,稳定的通信传输就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不过,太空授课要求更高,需要“天链”中继卫星、空间站、地面测控站密切配合,确保天地互动“不堵车”。

 另外,由于空间和运送过程的限制,太空授课用到的辅助教具要经历重重考核才能“上天”。而失重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为此,航天员也提前做了功课,练习如何在失重条件下保持摄像稳定“不手抖”。

 如今,随着中国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即将推出,带来丰富多彩的航天科普教育活动,在更多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正如王亚平所说: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3.2021年天宫课堂第一课心得体会

 此次太空授课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向青少年演示在地面很难见到的物理现象,当这些奇妙而精彩的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我在地面课堂的现场多次听到了学生们的惊呼和掌声。离大屏幕很近的我也深受这些美妙现象的震撼。当王亚平老师进行高难度的操作,比如往水膜上贴中国结时,我感觉到现场所有的听众都摒住了呼吸,那个小小的图标集中了所有人的目光,而当它被稳稳的贴在水膜上时,那种欣喜和感动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这种通过凸显天地差异来进行教学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太空、对航天乃至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这次授课活动在青少年头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一定会伴随学生们一生的求索过程。

 航天员作为科普教师亲切地与学生进行对话,拉近了代表我国尖端科技水平的航天工程与公众的距离,增进了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了解与关注,对青少年来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中国情怀的传递。航天员们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表达和精准的实验演示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得不叹服他们过人的智慧,出众的技能以及接近完美的身体素质,当然从中也能反映出他们勤奋刻苦、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他们的表现为我们教师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这次太空授课实现了航天工程领域、科普界和教育界在培养青少年方面的无间协作,这对物理教师的鼓励作用是巨大的,我和史艺老师都感受到了一种团结的温暖。这也激励着我们今后在教学工作中更加注重与其他社会教育力量的联系与合作,从其他领域听取教学意见,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和对知识的领悟,从而提供给学生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创造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

4.2021年天宫课堂第一课心得体会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将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届时,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中国航天员真诚邀请广大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尝试开展相关实验,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

5.2021年天宫课堂第一课心得体会

 在这节神奇的太空课上,有些问题还有可能在飞船上得到验证和解答,让奇思妙想变成“眼前的现实”,这个“天地连线”的课堂,还有全国亿万人民的密集关注,强烈鼓舞了孩子们,他们的科学意识、想象力、求异思维终于呈现了井喷。只要我们为孩子搭建了宽敞的思维平台,提问机会,允许孩子思想奔放甚至撒野奔跑,充分理解、包容其不足,孩子潜在的发散性思维,就能够喷薄而出。一堂课,让奇思妙想和怪想终于得到了回归,这种精神收获,要比课堂本身更有意义和价值。如果我们平时的教育,也能想方设法,给孩子制造提问机会,鼓励孩子多提问、善提问,这对于孩子潜在的发展,以及创造活力,肯定是一个积极的推进。

关于“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10篇】”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0)
上一篇 2024年03月25日
下一篇 2024年03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