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贫穷的7大根源,有3个以上,离衰败不远了(家境很贫穷)

作者:洞见muye

家之兴衰,重在经营。

清代学者孙奇逢说:家运之盛衰,天不能操其权,人不能操其权,而己自操之。

有些家庭初期资产并不雄厚,却人才辈出,日子越过越兴旺。

而有些家庭初虽殷实,后来慢慢开始走下坡路,日子越过越惨淡。

一个家庭是富贵发达,还是逐渐衰败,都是有内在原因的。

家庭贫穷的根源主要有以下7个,有3个以上,就离衰败不远了。

01

家庭不和,人心不聚。

有人说,家庭不和,是一个家走向衰败的开始。

家庭不和睦,终日吵吵嚷嚷,家人貌合神离,整天过着面和心不和的生活。

试想一下,这样的家庭怎么可能会走向兴旺发达。

《齐家类》有言: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

一个家庭发展得越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一定越是和睦。

乔家大院辉煌时期富可敌国,而乔家的繁荣,正是由于乔家人的团结和友爱。

乔家大院缔造者乔致庸的堂号叫“在中堂”,意为不偏不倚,讲究和谐平衡,促进和为贵的家风。

乔家人生活在一起,从来没有发生过兄弟反目、婆媳不和、妯娌交恶的事情。

李鸿章曾经赐予乔家一副楹联:

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

一个家庭,真正的财富不在于金钱多寡,而在于感情和睦。

家庭和睦,再穷也能发家;家庭不睦,再富也会败家。

02

家风不正,必有灾殃。

看过一个真实故事。

男孩从小家境富裕,每次在外闯了祸,家里人都会用钱帮他摆平。

渐渐地,在男孩的认知里,这世上没有用钱解决不了的事。

长大后,为了赚钱他无所不用其极,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锒铛入狱。

传承给下一代的,不只是血脉,还有家风。

古语有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良好的家风,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家庭兴旺的根本。

设计了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苏州博物馆的著名建筑家贝聿铭,出身中国的百年名门望族——苏州贝氏。

这个家族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整整富了十六代。

从古到今,贝氏子孙个个是翘楚,一代胜一代。

一个家族的辉煌,必然少不了优良家风的传承。

贝家有句家风家训:以产遗子孙,不如以德遗子孙。

每一个孩子出生以后,上的堂课,就是学习“诚”和“善”。

做人诚信,做事坦荡,同时也要心存善意,为人敦厚。

正是靠着这一“诚”一“善”,贝氏家族薪火相传,经久不衰。

家风不正,祸患不远;家风正,则后世兴。

对一个家庭而言,不是家庭风水养人,而是人养家庭的风水。

家风纯正,家庭势必和顺美满,福气连绵。

03

懒惰成性,沾染恶习。

余华小说《活着》里的主人公福贵,家里有良田百亩,是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

可福贵懒惰成性,每天花天酒地,还染上了的恶习。

结果被人使用手段骗光了钱,最后用田产做赌注,田产也输光了。

福贵的父亲被活活气死,他自己也从一个阔少爷,变成了一无所有的农民。

沾染恶习,是悲剧的前兆。

专栏作家连岳曾收到一位男性读者来信,他是一家国企的中层管理,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后来他迷上了足球博彩,不仅输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很多外债。

这笔债,靠他和妻子的收入,要二十年才能偿还清,好端端的家就这么被毁了。

民间有句俗语:家兴出恶犬,家败出邪人。

懒惰成性、沾染恶习,不仅会毁掉一个人,更会拖垮整个家庭。

04

轻视教育,阶层固化。

看过这样一幅漫画。

一个家庭如果不重视教育,就像缺了口的水桶,水再多,也难以存续。

电视剧《山海情》中,未成年的女孩被父母逼着退学,去福建电子厂打工。

校长去给家长做思想工作,自作聪明的父母当场算了一笔账:

反正孩子大学毕业后照样要出去打工,还不如早点去工厂,能多赚好几年的钱。

在贫困线上挣扎的父母并不知道,大学毕业生的工资远超过流水线上的女工。

让女儿辍学打工看似能多赚几年钱,实际上是将未来几十年的财富输掉了。

有句话说得好:教育,是贫富差距的分化器。

知识,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也决定了一个家庭未来的走向。

一个没有书香气的家庭,再有钱也守不住。

05

忽视健康,一夜破产。

BBC纪录片《健康的真相》中,研究人员调查发现:

与有钱人相比,越是底层的人,越不注重健康。

他们喜欢吃各类垃圾食品、不喜欢运动、更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

因为不注重健康,他们往往更容易生病,一旦生病就很容易倾家荡产。

《浙江日报》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

30岁的小李,因为肚子疼,到医院去做检查,结果被确诊为胃癌。

医生拿着他的检查结果一个劲叹气,胃里烂得一塌糊涂,癌细胞已经从胃部转移到了肝脏。

小李常年熬夜工作,从不运动,喜欢喝酒,吃饭也是有一顿没一顿。

家人多次劝他注意身体,他却说,自己还年轻,身体能承受得住。

确诊以后,前后费用花了不少,可不到三个月时间,小李还是去世了。

有人说过:在中产阶级和穷人之间,在小康和赤贫之间,只不过是一场病的距离。

没有人会因为重视养生,而倾家荡产,却有太多的人因为失去健康,而人财两空。

不重视健康的人,是对家庭最大的不负责任。

06

认知匮乏,很难翻身。

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芭芭拉为了搞明白底层穷人,为什么不能翻身,做了一个社会实验。

她化身普通的劳动女工,深入社会底层,终日和那些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工人生活在一起。

在接触了各种社会背景的低薪群体之后,她得出结论:

一个家庭贫穷的根本原因,不是经济上的贫穷,而是认知上的困顿。

博主@纯纯甘,拍摄过一对在北京开早餐店的夫妻。

夫妻俩是安徽人,每天凌晨十二点起床开始做早餐,一直忙到第二天下午。

早餐店的房子是租的,除去租金,两个人忙活十来个小时,也仅够维持基本生活开支。

男人开玩笑说,他们之前是有机会彻底翻身的,可惜错过了。

他们北漂的时间早,当时房价很低,他们手头有点闲钱,是有能力买房的。

可夫妻俩觉得已经在老家有房了,早晚要回去,没有在北京买房的理由。

等到后来幡然醒悟时,北京的房价已经高到他们买不起了。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决定着他的人生结局。

一个家庭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它的盛衰兴废。

家庭成员认知水平低,缺乏长线思维,再努力也是徒劳。

07

不知节俭,守不住财。

有人在解析《红楼梦》里的贾府,走向衰败的原因时,谈到其中一点:

贾府上下安于富贵者多,节俭持家者少。

不仅花巨资建造大观园,平时的吃穿用度,更是讲究排场。

一道对贾府来说稀松平常的螃蟹宴,就要花费二十多两银子。

以至于刘姥姥感叹道:这一顿饭的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

贾府从上到下铺张奢侈,家道中落是不可避免的事。

《曾国藩家书》有言: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虽为晚清重臣,仍以廉立身,以俭持家。

穿着方面,他的鞋袜都是家里的女眷缝制而成。

饮食方面,总以一荤为主,来了客人才会再增加一道荤菜。

曾国藩的子孙后代,将这种俭朴的品质,融到了血液中,曾氏八代人中有名望者多达240余人,无一是废人。

俗话说:勤为致富本,俭为治家根。

一个再有钱的家庭,也经不起挥霍无度。

家人勤俭,懂得储蓄,面对人事无常,这个家庭才能更有底气。

才能历经岁月,长盛不衰。

作家马伯庸说过这样一句话:

“家庭的传承,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到家里每一个人的骨血中,成为家庭成员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家庭是一个整体。

一个家庭的福气运道,是由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得到的。

家之兴衰,重在经营。

点个赞吧 ,把你的家庭经营好了,财富自然就聚来了。

(0)
上一篇 2023年06月18日
下一篇 2023年06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