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简单又好看的生物手抄报内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简单又好看的生物手抄报内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简单的生物手抄报 生物手抄报内容:史上最强悍的生物
1:巨型短脸熊
短面熊生活在距今200万年前的在美洲大陆上一种可怕的掠食动物。由于它们的主要猎物为美洲野牛和大角野牛,故有时被称为?噬牛熊?。短面熊在北美洲和南美洲都曾经存在过,当时的北美短面熊主要包括两个品种:Arctodus simus(巨型短面熊)和Arctodus pristinus(倭短面熊)。而在南美巨型短面熊方面,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古生物学家发现迄今地球上体型最大的熊。这种史前Arctotherium(南美巨型短面熊)平均体重达到1600~1700公斤,站立时高度可达到4.9米!
2:泰坦巨蟒
在距今6000万年的南美洲哥伦比亚东北部的瓜希拉半岛的沼泽地中曾生活着骇人的史前巨鳄,但这些巨鳄却常常沦为一种蟒蛇的食物!那就是泰坦巨蟒,地球上已知的最大的蛇类;体长达9~15米,重约1.135吨,美国生物学家复原了这种远古蛇类!可以切身感受到他的巨大,凶猛与恐怖!幸好没活在那个时代。
3:恐鳄
生活在八十七十三万年前,长度可达十米左右,食物以大型的恐龙为主,他的牙齿的咬合力已经远远的超过霸王龙!
4:骇鸟
骇鸟又名恐怖鸟,鸟型肉食类动物,跟剑齿虎同一个时期,它跟剑齿虎一样是独居型动物,天敌是狼群,生存于距今2700万年到150万年间,它们约有1-3米高。恐怖鸟的腿骨坚硬、肌肉强壮,可以完全击碎中等大小猎物的骨骼,然后慢慢地吸食猎物骨骼中富含营养的骨髓。奔跑速度达到90公里!
5:棘龙
一种大型兽脚类肉食龙,其中的亚种埃及棘龙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食肉恐龙,体长12到20.7米,臀高270至400厘米,体重4到26吨。远大于霸王龙,在影片侏罗纪公园中,棘龙就轻松杀死了霸王龙!
6:平滑侧齿龙
滑齿龙是一种海洋爬行动物,在侏罗纪晚期,它们粗壮的身影在四片中等大小桨鳍的驱动下四处游荡。滑齿龙的长颚里满部尖锐的牙齿。滑齿龙的鼻腔结构使得它在水中也能嗅到气味,这样滑齿龙就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发现猎物行踪。除了要上浮呼吸外,滑齿龙一生都在水中度过!相当恐怖凶悍
7:邓氏鱼
邓氏鱼是一种活于古生代泥盆纪时期(约3.6亿至4.3亿年前)的大型古生物,身体长约11米,重量可达6吨,咬合力可达5吨,被视为泥盆纪时代最大的海洋猎食者,同时也是寒武纪到泥盆纪时期出现过的最大的食肉硬骨鱼类,其主要猎物是有硬壳保护的鱼类及无脊椎动物,是当时的顶级掠食物动物!
8:沧龙
沧龙是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顶级掠食者。虽然它的历史很短仅仅从陆地上的崖蜥进化而来,在白垩纪中晚期才出现并且迅速繁衍,随后和恐龙一起灭绝,但却一路乘风破浪,把比它历史早远得多的上龙类赶尽杀绝,是海陆两栖动物。
9:梅尔维尔鲸
梅氏利维坦鲸是利维坦鲸属中最大的物种,是一种在南美洲发现的一种中新世时期的已灭绝的齿鲸。利维坦鲸的种名是以《白鲸记》的作者、美国著名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名字命名。目前样本只有一个头骨,科学家推测梅尔维尔鲸长17米长65吨重。牙齿目前发现最大35cm,但2013年发现长达40cm的焦形鲸齿,所以这只梅尔维尔鲸可能有17米以上。但因目前化石样本较少,科学家只得出和巨齿鲨同为顶级掠食者。
10:巨齿鲨
这一刻只剩下了绝望,还能思考人生吗,有什么比身后的场景更恐怖的呢?
巨齿鲨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大牙齿?。这种鲨鱼平均14米长、40吨重。已发现的巨齿鲨的部分椎骨化石与大白鲨相比大很多,推测它可能超过20米。重达70吨,但至今没有发现完整的脊椎骨骼化石证明其推测。巨齿鲨也许是地球历史上已发现的咬合力最强的生物,平均咬合力推测为28吨,最大咬合力可达36吨。其口腔撕咬力量超过了霸王龙,可以很轻松咬碎鲸鱼的肋骨。生活在1500万年前的晚渐新世到26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是其生存年代的海洋顶级掠食者。它们被很多古生物学家誉为地球史上最强悍的生物。
生物手抄报资料:宇宙胚种说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关于宇宙胚种说的假说。如在1993年7月的第十次生命起源国际会议上,有人提出:?造成化学反应并导致生命产生的有机物,毫无疑问是与地球碰撞的彗星带来的?;还有人推断,是同地球碰撞的其中一颗彗星带着一个?生命的胚胎?,穿过宇宙,将其留在了刚刚诞生的地球之上,从而有了地球生命。
一位空间物理学家和一位天体物理学家也把地球生命的起源解释为:地球生命之源可能来自于40亿年前坠入海洋的一颗或数颗彗星,他们也认为是彗星提供了地球生命诞生需要的原材料(他们将之谓?类生命生物?)。尽管有科学家对此类假说持强烈的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彗星是带来了某些物质,但它们不是决定性的,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在地球上已经存在 ?)。
生物的手抄报内容材料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节日就要到了,也要开始准备相关的手抄报了,那你知道怎么准备你的手抄报吗?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手抄报内容简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手抄报内容简单一生物多样保护的意义: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依靠生态系统净化空气、水,并充腴土壤。科学实验证明,生态系统中物种越丰富,它的创造力就越大。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每一种物种的绝迹,都预示着很多物种即将面临死亡。
生物多样性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每一个物种都具有独特的作用,例如利用野生稻与农田里的水稻杂交,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可以大面积提高稻谷的产量。在一些人类没有研究过的植物中,可能含有对抗人类疾病的成分。这些野生动植物如果绝迹,是人类的重大损失。
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手抄报内容简单二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由来:
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比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滥捕乱猎、滥采乱伐等,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消失。而物种一旦消失,就不会再生。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生物链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35亿年前,从地球上有生物出现时起,就不断地有新的物种产生与灭绝,迄今为止,地球上存在的生物约有300万-1000万种以上,有案可查的有150万种,而人类研究和被利用的生物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联合国环境署于1988年11月召开生物多样性特设专家工作组会议,探讨一项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的必要性。1989年5月建立了技术和法律特设专家工作组,拟订一个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律文书。到1991年2月,该特设工作组被称为政府间谈判委员会。1992年5月内罗毕会议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协议文本》。《公约》于1992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开放签字,并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缔约国第一次会议1994年11月在巴哈马召开,会议建议12月29日即《公约》生效的日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同时,联大敦促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从各个方面采取必要措施,以期确保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的连续如期举行。2001年5月17日,根据第55届联合国大会第201号决议,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改为每年5月22日。
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手抄报内容简单三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生态学术语,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不同学者提出了多种定义。
在《保护生物学》一书中,蒋志刚等(1997)给生物多样性所下的定义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手抄报内容简单四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若干年来,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已受到严重威胁,许多物种正变成濒危物种。美国国会技术监督局认为,如果人类消费方式和破坏作用得不到遏止的话,到公元2000年,地球上15-20%的物种将会消失,这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状态下的1000倍。上个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
四年级科学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生物学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一门课程,我们地球是有无数的生命,各种各样形态的生命。下面是我整理收集的关于生物的手抄报内容材料,欢迎阅读参考!
生物分类(一)
生物分类也称生物分类学。
分类系统是阶元系统,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种、属、科、目、纲、门、界。种(物种)是基本单元,近缘的种归合为属,近缘的属归合为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
随着研究的进展,分类层次不断增加,单元上下可以附加次生单元,如总纲(超纲)、亚纲、次纲、总目(超目)、亚目、次目、总科(超科)、亚科等等。此外,还可增设新的单元,如股、群、族、组等等,其中最常设的是族,介于亚科和属之间。
昆虫的变态(二)
从卵中刚孵化出的昆虫幼体,形态一般与成体不完全相同,有时相差甚远。在达到成熟之前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昆虫不仅逐渐增大躯体,还经过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以及行为习性上的一系列变化,才能发育为成虫。这种变化称为变态(metamorphosis)。变态是昆虫胚后发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常见的变态类型有:
1.不完全变态虫体自卵孵化后,经过幼虫期便可发育为成虫。不完全变态又可分为渐变态与半变态两种类型:
(1)渐变态(paurometabola)幼虫与成虫在形态上比较相似,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一样,只是大小不同、性器官未成熟及翅还停留在翅芽阶段,这一阶段通常称为若虫(nymph)。这样的变态称为渐变态(图5-2A),如蝗虫。
(2)半变态(hemimetabola)幼虫和成虫在形态上有较大的区别,除翅芽外,还具一些临时性器官(如下唇特化而成的捕食器官“面罩”、直肠鳃或气管鳃),生活环境不同(幼虫水生,成虫陆生),这种幼虫称为稚虫(naiad)。这种变态称为半变态,蜉蝣、蜻蜒的变态属此(图5-3)。
2.完全变态(holometabola)虫体自卵孵出后,经幼虫、蛹发育为成虫(图5-2B)。幼虫与成虫不仅形态完全不同,没有外生的翅芽,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也多不一致,而且中间一定要经过一个不食不动的蛹期,体内进行剧烈的改造,最后才羽化为成虫。完全变态的幼虫有多种名称,蝶蛾类的幼虫多叫毛虫,金龟子的幼虫称蛴螬,蝇的幼虫称蛆等。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有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
生物学家故事(三)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在达温宅逝世,厚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R、Darwin,1809、2、12—1882、4、19),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
用大量资料证明了所有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
他所提出的天择与性择,生命科学中是一致通用的理论。除了生物学之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以及哲学来说也相当重要。
生物学家名言(四)
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
2、我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一段时间。---达尔文
3、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巴斯德
4、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巴斯德
5、人们只是基因繁殖的载体。---爱德华、威尔森
6、生物学家们必须时刻牢记他们所看到的并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进化出来的。---弗朗西斯克里克
生物分类(五)
动物是自然界生物中的一类,主要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等,约一百三十万种。根据zoo3权威推崇出的最新动物定义为:自身无法合成有机物,须以动植物或微生物为营养,以进行或维持生命活动的'生物。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地衣及绿藻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大约有 350000个物种。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655个物种已被确认,有258650种开花植物15000种苔藓植物。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动物篇
青蛙吞食时为什么要眨眼?
青蛙是一种捕食昆虫的能手。它蹲坐在池塘边上,一动不动,而且目不转睛地盯着迎面飞来的各种小虫子,也不动声色。忽然,青蛙像一支离了弦的箭似的,腾身跃起,鞭子一样的舌头卷出口外,把虫子吃到嘴里,并且是百发百中。更有趣的是,青蛙每次吞咽食物的时候会眨眼睛;吞咽的食物越大,眨眼睛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直到这些食物全部吞下去为止。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青蛙有一张宽大的.大嘴巴,它用那长长的舌头将飞虫给粘住后,再送进嘴里。青蛙没有牙齿,只可以“囫囵吞枣”,把整个食物都吞下肚去。它的眼眶底部也没有骨头,眼球与口腔之间只隔着一层薄薄的膜。每次吞咽食物的时候,青蛙的眼肌就会发生收缩,产生这种眨眼的动作;与此同时,眼球就向着口腔而突出,形成一种压力,将食物推进食道。这样的话,青蛙每当吞食的时候就常常眨眼睛了。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植物篇
仙人掌为什么有刺没叶子?
为了适应干旱少雨的沙漠环境, 在漫长的岁月里, 仙人掌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形态,叶子渐渐不见了,变成了根根肉刺或密密麻麻的茸毛,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蒸腾。仙人掌的叶子退化了靠茎制造营养,而茎是绿色的,执行着叶子的功能,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说仙人掌的刺是由叶子变来的。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安全篇
为什么红灯停,绿灯行?
大街上,每个交通路口都有红绿灯。小朋友们知道,红灯亮了各种车辆就要停下来,绿灯亮了才可以继续往前走。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自然篇
为什么地球上的氧气用不完?
地球上动物、植物的生存离不开氧气,一切物质的燃烧,动植物的腐烂,铁的生锈等也离不开氧气。那么,长此以往,地球上的氧气会不会用完呢?
19 世纪时,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克尔文曾十分忧虑地说:“随着工业的发达与人口的增多,500 年以后,地球上的所有的氧气将被用光,人类将趋于灭亡!”事实证明,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地球上的氧气不会用完。
瑞士的科学家谢尼伯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采集了许多植物的绿叶,浸在水里,放在阳光底下。叶子很快就不断地发出一个个小气泡,谢尼伯用一只试管收集了这些气体。这些气体是什么呢?当谢尼伯把一片点着了的木条扔进试管时,木条猛烈地燃烧,射出耀眼的光芒。这说明试管内是氧气,因为,只有氧气才能帮助燃烧。接着,谢尼伯又往水里通入二氧化碳。
他发现,通进去的二氧化碳越多,绿叶排出的氧气也越多。谢伯尼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阳光的作用下植物靠着二氧化碳营养而排出氧气。”
科学是一个大的概念,就像我们说水果,包括很多种类一样,其实科学它包含了很多的种类,包括生物化学等等。他之所以能够在人类历史上起这么多的作用,就是他揭露了某些真理,让我们人类知道之后能够快速取得的进步。促成了很多的工具,能够帮助人类社会的发展获得更高效率的一个生产。他就是人类研究出来帮助自己更快更好的进步的,所以它生产出来的目的就是如此,因此它是能够在人类历史上起这么多的作用。
关于“简单又好看的生物手抄报内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