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中国历史上的军事书目”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历史上的军事书目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虎钤经》、《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被称为我国古代十大兵书。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为春秋末孙武所作,共三卷。孙武,字长卿,齐国人,后归吴,与伍员助吴攻楚,创下以少胜多的战例。《孙子兵法》有十三篇传世。卷上: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卷中:势篇、虚实篇、军争篇、杂变篇、行军篇;卷下: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一共7000余字。作者在唯物论战争观基础上强调主观能动性,用辩证法观察和应用战争规律,承认战争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取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如“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等论断,成为两千多年军事指导思想。《孙子兵法》号称“兵学圣典”和“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公元7世纪传到日本,18世纪后有法、英、德、捷、俄等文译本。
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为战国时齐国孙膑所作。孙膑系孙武裔孙,大约与商鞅、孟轲同时。其书原98篇,图4卷,失传1000余年。1972年从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发现,经整理得11000余字,30篇。上篇有: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选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选、杀士、延气、官一、强兵等15篇;下篇有:十阵、十问、略甲、客主人分、善者、五名五恭、兵失、将义、将德、将败、将失、雄牝城、五度九夺、积疏、奇正等15篇。《孙膑兵法》是在《孙子兵法》和《吴子》等兵书的基础上,对先秦军事思想有所发展。如“战胜而强立”、“事备而后动”、“胜不可一”等主张,对后世军事家影响甚大。
吴子 战国吴起(?—前381年)撰,计二卷。吴起是卫国人,曾以曾参为师,善用兵,起初在鲁国为官,后赴魏、赵、楚等国,被楚贵族谋杀。吴起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务在强兵。据传,《吴子》汉初时尚有48篇,今仅存6篇18条,计3000余字。6篇是: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尚礼义,明教训是其书主要内容。《吴子》是研究吴起和战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六韬 传说《六韬》为西周吕望所撰,计六卷。吕望姓姜,字尚,亦字子牙,籍贯不祥,多谋善断,长于用兵,他曾助周灭商,封于齐,官至太师,俗称姜太公。后经研究,认定《六韬》一书乃战国时人托其名而辑成!“韬”即用兵之谋略,“六韬”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韬》共60篇2万余字。60篇的名字是: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传、六守、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兵道、发启、文启、文伐、顺启、三疑、王翼、论将、选将、立将、将威、砺军、阴符、阴书、军势、奇兵、五音、兵征、农器、军用、三阵、疾战、必出、军略、临境、动静、金鼓、绝粮、略地、火战、虚垒、林战、突战、敌强、敌武、乌云山兵、乌云泽兵、少众、分险、分合、武锋、练士、教战、均兵、武车士、武骑士、战车、战骑、战步。凡是先秦军队编制、管理、训练、行军、布阵、攻守、战具、兵器及其军事理论,几乎无所不包。以问答形式进行论述,并有夹注,语言生动,说理充分,是一部普及性的古军事专著。
尉缭子 战国尉缭撰,计五卷。尉缭的身世说法不一。一说是秦国大臣,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游说入秦,受秦王政重用,任为国尉,因此称尉缭;一说是魏惠王时人,善于军事韬略。《尉缭子》5卷22篇:卷一天官、兵谈、制谈,战威;卷二攻权、守权、十二陵、武议、将理;卷三原官、治本、战权、重刑令、伍制令、分塞令;卷四束伍令、经卒令、勒卒令、将令、踵军令;卷五兵教、兵令。共4400余字。前12篇为政治观、战争观,后10篇论述军令和军制。如“往世不可及,来世不可等待,求已者也”的“求已”政治观,主张实行“诛暴乱禁不义”的战争原则,“权敌审将而后举兵”的作战思想等,含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
司马法 春秋时司马穰苴撰,计三卷。穰苴姓田,齐景公时尊为大司马而改氏。《司马法》为齐威王时诸臣追辑而成,称为《司马兵法》。该书原有155篇,今存5篇3000余字。5篇为: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其言大抵据道、依德、本仁、组义,糅合儒、道两家思想,阐述战争目的在于安民止战,并以夏、商、周三代议例设天子统帅军队、军队内部制订爵位阶级、严肃军纪、善于用众。《司马法》主讲军事理论。
太白阴经 《太白阴经》的全称是《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唐代李筌所撰。共10卷。全书分为人谋、杂仪、战攻具、预备、阵图、祭文、捷书、药方、杂占、杂式10门。这部兵书本于君王昌明,国家富强,内外兼修之旨,论次军事攻守战取之法,颇含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因素。
虎钤经 《虎钤经》为宋代许洞所撰写,全书20卷,共120篇。它的内容主要是发挥《孙子兵法》和《太白阴经》的观点。前10卷主要论述实际用兵的问题。
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亦称《纪效》,是明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寇时撰写,共18卷,每篇都各附图说。卷首有“申请”、“训练”、“公移”和“或问”,其中“或问”一篇最为重要。正文分束伍、操令、阵令、谕兵、法禁、比较、行营、操练、出征、长兵、牌筅、短兵、射法、拳经、诸器、旌旗、守哨、水兵等18篇。此书注重实践,注意总结经验教训,是研究明代军事史的必备书。
练兵实纪 《练兵实纪》是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此书正集9卷,附杂集6卷。它和《纪效新书》称为戚氏兵书姐妹篇。
武经七书
武经七书是中国古代七大军事著作。即《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部兵书。宋神宗元丰时颁布列此7种兵书为武学。南宋初,宋朝政府曾指定这7部兵书为选拔军官的考试内容之一和入武学学生的必读书。自宋以后,“武经七书”遂成为古代军事著作的主要内容,一直沿袭到近代。
孙子兵法 见“十大兵书”。
吴子 见“十大兵书”。
司马法 见“十大兵书”。
六韬 见“十大兵书”。
黄石公三略 传为黄石公撰,计三卷。黄石公,又名圯上老人,身世不祥。据传说,张良刺秦始皇失败后,逃往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遇一老人于圯桥上。老人给张良《太公兵法》1部,自称:13年后“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13年后,张良跟随汉高祖刘邦路过济北,果然在谷城山下得一黄石。张良不忘老人知遇之恩,死后与黄石一起入葬。后世流传兵书《黄石公三略》,便传为黄石公撰。
尉缭子 见“十大兵书”。
李卫公问对 全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别称《唐李问对》,旧题李靖撰,实际出自唐末宋初人之手,计三卷,记述唐太宗李世民与李靖(封卫国景武公)有关军事问答言论98次,1万余字。《李卫公问对》大抵采贞观遗事,附益《通典·兵典》而成,包括作战与训练等内容。对战争的攻守原则、阵形变换与兵力指挥等战术,以及军队教阅等问题,多有精辟论述。对于前人的军事理论,也有一些独到的解释,是研究唐代军事思想的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
1张炜,关于中国军事外交的理论探讨,中国军事科学2004年第3期第17卷第3期
2 韩献栋, 金淳洙. 中国军事外交与新安全观,<<现代国际关系 >>2008年02期
3渐成熟的印度海军外交 - 新闻世界 - 于洋
4杨晨,文秋, 冷战结束以来大国军事外交的演变趋势,外国军事学术2007.12
5郭真, 丁传明 冷战后美国军事外交在国家战略中的作用,国防大学学报, 2007
6郭真,当代美国军事外交的传统与调整探析, - 湖北社会科学, 2005
7 [美]沃伦?克里斯托弗.美国新外交:经济防务民主.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8 [俄]伊?伊万诺夫.俄罗斯新外交.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9 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2年中国的国防
11 刘华秋主编.军备控制与裁军手册.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12 军队院校外训教学工作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综合版, 2006
13 [美]William B.Gudykun:《跨文化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4 军队院校外训防间保密工作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5
15鲁毅,黄金棋等著.外交学概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16 [苏]B.n.波将金等编著.《外交史》第? 36 ? 一卷(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1979
17海军外事礼仪点滴 - 公共关系2002.2 - 车跃丽
18郭政委谈海军外交礼仪:鸣海军笛、哨笛、汽笛…… - 舰船知识 - 郭守仁
19海军外交法规三则 - 舰船知识 - 林瑛
20 [英]哈罗德?尼科松.外交学.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
21大连舰——海军外交明星 - 航海 - 许森
22漫话海军礼仪 - 现代舰船 - 张全跃
23郝延兵、杨志荣,海军舰艇外交的战略运用,国防科技(湖南),2002年6期
24中国海军与军舰外交,庞继先 - 郑和研究, 2000年2期
25走向世界的中国海军--人民海军“军舰外交“纪实,吴瑞虎,现代舰船 >> 1999年4期
26晓明,印度海军万里巡航折射出的大国外交, 当代世界,-2007年6期
27薛强、邓波,浅议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外训工作的影响,海军院校教育, 2006年02期
28 [美]杰里尔.A.罗塞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窝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
29 [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
30[英]R.P.巴斯顿.现代外交(第二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31 SIPR1年鉴2002军备、裁军与国际安全.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32 陈志敏,肖佳灵,赵可金著:21世纪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当代外交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3张炜:中国海防思想史[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5.
军事和外交是国家推行对外政策的两个最重要的手段,二者往往相辅相成,由此孕育了军事外交的生长。军事外交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政治、外交和军事战略。国家的社会性质不同,对外政策不同,军事外交的目的和方式也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冷战后,军事外交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但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范畴。本文探讨了军事外交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新中国军事外交的历史分期,以及中国军事外交的主要特点和指导原则。同时提出,为了2l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应培育和建立中国特色的军事外交理论、确立军事力量外交运用的意识和理性利用军事外交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等观点。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军事书目”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