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抓共管治理“强制关注”(推进齐抓共管)

据新华社消息,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此举针对现下餐饮、购物等消费场景中存在的商家要求消费者先关注公众号再消费的情况进行监督和干预,并视情节采取提示警示、约谈、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等方式,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支付方式也经历了重要演变。如今,电子支付已成为大多数人最经常选用的支付手段——打开手机,对着商家的二维码扫一扫,便可轻松付款,不仅方便快捷,也省却了出门携带现金的麻烦,更加省心。然而,有些商家却利用这种新兴的支付方式,要求消费者先关注公众号或者APP,方可进行扫码消费,让本来便利于民的支付方式蒙上了一层阴影,也给消费者带来了莫明的困扰,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商家此种做法无非是想为自己的店铺或者商品增加人气,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借机进行宣传。但是,将关注公众号、APP、小程序等作为消费的前提则明显带有强迫性质,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害。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商家的做法显然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既不合理,也不合法。而消费者一旦接受了商家的要求,等于被迫让渡了个人权益,有可能会被没完没了的信息、推销信息等“轰炸”,严重的甚至造成个人信息泄露,遭受更大的损失。

其实,《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十二条有明确规定:“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应当规范公众账号推荐订阅关注机制,未经互联网用户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订阅关注其他用户公众账号。”但是,从“强制关注”行为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情况可以看出,在利益驱使下,仅靠商家自律还远远不够,相关部门的监督监管是更好落实法律法规的有效手段。本次,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各地消协也纷纷响应,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等地方消协已经就“扫码强制关注使用”发声,通过发布倡议、经营者进行自律承诺、开展专项消费监督等维权工作,呼吁商场、餐厅、停车场等商家,在扫码缴费过程中不强制消费者关注商家公众号、不过度索取消费者个人信息。

诚然,科技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但也要时刻警惕不法商家趁机“钻空子”,为了私利而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此,不仅消费者自身要提高防范力,有关部门也要加强管理,加大打击乱象的力度,正如此次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可以想象,多地以“雷霆之势”齐抓共管,商家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等行为必会得到有力遏制。

文 | 胡静

(0)
上一篇 2023年07月01日
下一篇 2023年07月0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