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教授郑强: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没有找到根源所在(浙大教授郑强演讲)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国外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发育期、幼年期充分尊重了他们的天性,

就是可以玩尽情的玩。玩到18岁一读大学就不再玩了”这是郑强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提到的。

“我们现在乱说中国孩子读书勤奋,那是小的时候,中国大学生现在是世界上勤奋的吗?”

在郑强教授看来,我们没有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这是导致教育问题的根源之一。

孩子天生就有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们渴望发现新事物、探索世界。

然而,传统的教育系统往往是一种被动的灌输式教学,强调记忆和应试,

忽视了孩子的主动学习和创造力的培养。

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失去了对知识的探索和兴趣,培养出了机械的应试能力,

而非真正的学习能力。

中国教育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应试教育模式。在中国,应试教育是主导教育方式之一。

这种模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知识,追求高分数。

然而,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和个体差异,剥夺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许多学生被迫背诵大量的知识点,而没有机会去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这导致了学生在应对实际问题时缺乏解决能力。

其次,过重的课业负担。中国的学生通常需要背负大量的课业负担,

每天长时间坐在教室里学习。

他们需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和考试准备,因此无法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自主学习和兴趣培养。

这种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此外,还存在着对学科的偏重。

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对于重点学科(如数学、语文、英语)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学科。

这导致了其他学科的边缘化,孩子们往往无法获得到全面的教育。

例如,艺术、音乐、体育等学科的教学时间和资源都相对有限,这限制了孩子们在其他领域的发展和兴趣培养。

另外,教育评价机制也对孩子的天性造成了压抑。

中国的教育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导向,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功利化。

这种评价机制过于注重短期成绩,忽视了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兴趣培养。

学生被迫追求高分数,而忽视了自我发展和个性的培养。

在教育中尊重孩子的天性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这是他们天性的体现。

如果教育过程中能够尊重并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例如,如果一个孩子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们应该给予他更多的机会去学习音乐,

参与音乐活动,而不是强迫他去学习其他科目。

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热情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获得更好的发展。

孩子们天生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们渴望去探索世界,寻找答案。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去探索和学习。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实践性的学习,

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获取知识,而非仅仅依靠书本中的理论知识。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特点和潜能。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尊重并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教育。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例如,对于有创造力的孩子,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创造性任务和项目,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在教育中尊重孩子的天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鼓励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注重身心健康,以及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这些都是实现教育尊重孩子天性的重要方面。

只有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教育应该是一种引导和激发孩子天性的过程,而不是强加于他们的束缚。

我们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去探索和学习。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后海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 January 29)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后海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 January 29)

(0)
上一篇 2023年07月04日
下一篇 2023年07月0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