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说一些跨国公司、一流企业的员工执行力强,但很少有人去研究他们执行力强的根源所在。难道是因为他们的能力、职业化素质比较高?或者是因为他们天生就具备“自动自发”的主人翁精神?显然不是!
真正让那些顶尖企业的员工具备超强执行力的,是他们的流程设计。完善的执行流程不仅能够决定员工做事的程序和步骤,而且也能界定员工的岗位职责和执行标准。流程就是执行的工具,当所有员工都按照流程执行的时候,他们的执行力就得到了体现。所谓执行,其实就是走流程。
1.设计执行流程
执行力是可以设计出来的,是伴合理执行流程而生的。对于一些部门、团队内的任务,可以在企业总体流程的基础上,设计内部的执行流程。设计流程时要考虑以下6个维度:
1)质量:性能、安全、可靠、合格率;
2)数量:参与人数、调用资源;
3)时间:执行周期;
4)成本:运营成本、管理费用;
5)风险:标准偏差、风险评估值;
6)投入产出比:人均产值。
2.流程设计的3个问题
一般来说,流程设计中有3个问题需要关注:
1)瓶颈:执行流程中工作任务出现的堆积点。由于堆积点的存在,影响了工作执行的速度,甚至使工作难以执行。
2)短板:执行流程中的最差环节,是制约工作效率的最大障碍。
3)衔接:如果一项工作要在不同人员之间经过一次以上的交接时,就出现了衔接问题,衔接不畅就会浪费时间。
3.流程优化的3个阶段
流程设计好之后,通常是不够完善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不断修正,使之趋于合理,优化执行流程需要奉行“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思路。
,僵化阶段。流程设计完毕,执行者要严格按照流程去执行,这个阶段禁止任何形式的创新。目的主要是用来检验流程,发现不合理之处。
第二,优化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就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人员进行总结分析,对执行流程做出相应的优化和局部调整,使之更适合现实状况。
第三,固化阶段。经过一个较长周期的时间检验和优化修正后,即经过了结构性大动后,执行流程中的瓶颈得以突破、短板得以弥补、衔接不畅的环节得以疏通,执行流程趋于完美,此时,就可以将流程固定化,作为执行的依据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