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丙奇
正值暑假,在全国各地,“手机争夺战”正在不同的家长与孩子间展开着。这其中,农村片区的“战况”尤其激烈。在农村地区,中小学生中有不少留守青少年。到了暑假,学校和老师的约束暂时消失,祖辈面对青少年往往有心无力;就算是“小候鸟”进了城,父母大多也要忙工作。这种情况下,他们要实现“手机自由”并不困难。据媒体报道,部分农村青少年假期每天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超过10小时。
“手机争夺战”的背后,涉及的其实是教育理念之争。在手机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必需品后,家长禁止或者限制学生使用手机,已不是最佳方式,而应该转变教育理念,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意识。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心,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学退学的学生,90%因为进大学后沉迷网络游戏。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在教师和家长的管理下,基本不玩手机,而进入大学后不再有人管,于是很快就沉迷手机无法自拔。
假期的“手机争夺战”,就是失去外部管理、约束后的一种失控。解决这一问题,有关专家提了不少建议,包括为学生生产专门的非智能手机,建立防未成年人沉迷系统,设立青少年模式等。这都是从外部管理着手,而非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虽然网络、游戏、短平台都建立了防未成年人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但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未成年学生拿着成人账号上网、玩游戏的,比比皆是。
因此,打赢“手机争夺战”,不能再用老套的管理、约束思维,而必须有新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必须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责任心,而不是把孩子变为凡事都要由家长参与的长不大的“巨婴”。
我国基础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能再让学生被管理、被规划,而是要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自主规划,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学会对自己负责。我国正在推进“双减”政策,规定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不得开展学科类培训,就是希望把这些时间交还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安排,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熊丙奇)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