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是白色和黑色线条组成的……”孩子们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蜥蜴的眼睛、摸摸它们的皮肤,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我们上次还做了蜗牛,做了一个迷宫让蜗牛在里面爬,不过我的蜗牛直接翻了墙。”课后,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自己上课和课后养育小动物的经历。这是“走进艺术之门”推出的一门新课“动植物自然探索体验课”。十次课程,孩子们不仅体验了从蜥蜴、蝴蝶、昆虫、青蛙、到造纸术和植物花朵等众多自然界的生物,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与这些生物主题相关的万花筒、植物拓印帆布包、和造纸剪贴画等,跨界感知自然科学和生活艺术。
“走进艺术之门”开办于2014年,是市群艺馆寒暑假期间开展的集青少年培训、展览、讲座、电影、互动活动等于一体的美育品牌项目,经过九年的不断拓展创新,已成为深受家长和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同时,市群艺馆也成为孩子们假期的好去处。
这边自然探索体验课结束,那边花样跳绳和艺术体操又开课,艺术和体育的结合给孩子们别样的体会;“草本留痕——非遗古法技艺实践活动”传授胭脂唇膏的制作,了解芳香植物;还有烘焙课堂以及配合一楼“恐龙复活记”展览的恐龙主题陶艺和绘画课程。11门课程涉及非遗、体育、自然、科技和生活等方面,多方位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高女士给孩子报了三个班,上午上自然探索体验课,下午芭蕾和创意插画,“这十天娃就可以全‘托’在这里了,还能培养他多方面的兴趣,我觉得很值。”在文化场馆“暑托”娃,成为家长们的新时尚。
豆豆妈妈住徐虹北路靠近南丹路,来这里只有十来分钟的路程。这个暑假,她虽然没给孩子报上班,但是也会经常带孩子来馆里“避暑”,据她介绍,是在小区群里一个妈妈发现这块宝地的,告诉大家这里白天有动画片,恐龙展,周末还有很多讲座和各种活动,都是免费的,“不过很难抢”。她觉得没事带孩子来看看动画片和展览,也是一种很好的“避暑”方式。小区里很多妈妈都加了这里的微信,经常带娃来这里逛。据悉,暑期来临,市群艺馆不仅策划了孩子们喜爱的恐龙展,展期横跨七八月,四楼的小剧场还为青少年放映18部动画片及14部其他故事片和记录片。
小云爸爸是因为看到恐龙展的宣传走进市群艺馆,“结果发现了一个宝藏”,又报名参加了暑期培训班。而追恐龙的孩子们除了看展,还能预约恐龙主题讲座“一龙在手不如万鸟在野”、“生命之旅——演化与灭绝”等,参加“恐龙纸艺立雕互动体验课”和“DIY布偶恐龙亲子互动体验课”,以及暑期培训课程恐龙主题陶艺和恐龙主题绘本课。8月5日,恐龙主题明信片集市又将拉开帷幕……一位妈妈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在市群艺馆遛娃经历,对恐龙讲座中为孩子们准备的绿色毛毯印象深刻,这种沉浸式听讲座方式显示了工作人员对细节的用心。
与此同时,市群艺馆的另两个品牌“市民艺术大课堂”、“非遗会客厅”也都携手“走进艺术之门”推出青少年演出节目、导赏和手工活动,“奇妙的世界”亲子气球泡泡秀、“魔幻狂想”科学艺术实验导赏和蝈蝈笼制作都受到孩子们的欢迎,阿卡贝拉中心则推出“SACC亲子流行合唱俱乐部”讲座。两个月的周末,20余项活动丰盈孩子们的暑期。
市群艺馆市非遗保护中心推出的“上海非遗展馆学子行”活动全面升级——利用小程序打卡,25家上海非遗展馆面向全市学子、家庭和市民大众开放,并策划了丰富精彩的暑期特别活动,等着青少年学子们来与非遗零距离接触。“中医药非遗体验日城市定向赛”“二十四节气‘暑你有趣’”“庄泾船拳体验”“草编蜻蜓制作体验”等活动带领青少年了解非遗、“精读”城市。逾八千学子注册成为“上海非遗展馆学子行”小程序的会员。
据市群艺馆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吴鹏宏介绍,“走进艺术之门”自2014年创办以来,持续创新和拓展,除了讲座、活动和展览常变常新外,今年暑期培训课程推出的11门课程都是全新的课程,青少年美育是社会大美育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寒暑假和周末也是开展青少年美育活动的重要阶段,我们的艺术培训课程已经从纯艺术走向与科技、体育等多领域相结合,不同的活动和课程内容也彼此关联,融合发展。未来,希望能做好示范引领,加强市区联动,从明年寒假开始在更多区里拓展教学点位和课程,不断扩大覆盖面,让更多青少年通过参加“艺术 ”培训活动,提升美育素养。
编辑:王雪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