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感到内耗,其实根源是 “正确观念”与“内在感受”的不匹配。
今天想来聊聊这1种内耗,究竟怎么消耗我们,我们又怎么走出来。
图片来源:pexel
01
内耗
背后是我不愿意
朋友小a,最近很烦恼。
几个月前,她入职了新工作。
为一件小事,她陷入了纠结。
与同事一起用餐,往往会花比较久的时间。
吃完饭,回来都没有午休的时间。
但她又觉得一个人吃饭,会显得有点孤僻,不合群。
于是,就总跟着同事去吃饭。
但每次回来都有点累,工作也打不起精神。
去还是不去?这样的纠结让她内心异常消耗。
小a告诉我,她内耗的原因来自于,似乎做了正确的事,但却并不开心。
小a说,读书时她就不太擅长社交。
周末,顶多和闺蜜压压马路,聊聊天。
图片来源:pexel
但进入社会后,会担心自己太闭塞,太孤僻。
父母也不停念叨:
“职场上要和别人搞好关系,不要显得太孤僻。”
“和人搞好关系,你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这会让她感受到
“我必须要变得social一点,才能更好的生存。”
午休时,同事都会聚一起聊天,她很想休息,却也觉得一个人行动,有点奇怪。
而她之所以无法表达不愿意,来自于她的自我不一致性。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自我不一致性指的是,一个人的自我形象与他内在的经验不一致:
比如
她的自我形象是一个social的人。
但内在体验却是:跟这些同事没有那么多共鸣,有这时间,我只想睡觉。
当她想遵循内在体验,拒绝他人的约会时,就会与这个形象有冲突。
但如果她继续与形象行为一致,和同事聊天,她又会很痛苦。
图片来源:pexel
而这种不协调的根源则来自于价值条件化。
比如孩子只有作出被他人认可赞许的行为,她才能得到抚养者的关注与爱。
我只有积极交朋友,才能得到父母的爱
我只有懂事听话,父母才喜欢我我只有成绩优秀,才能被关注
久而久之,孩子长大后,评估一个体验积极或消极,不来自于它带来的内在体验,而来自于他人赋予这件事情的价值。
就像小a,她想拒绝那些聚会,但外界的声音告诉她,只有多交朋友,在社会上才是有价值的。
父母从小就会教育她:
“只有拥有足够多的人脉的人,才能在社会上有出路。”
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她妈妈就会要求她,
”你一定要去主动联系那些同专业的,成绩很好的同学,这会对你的前途有帮助“
尽管小a感觉,很尴尬,跟这些人根本聊不到一起去。
但内心还是植入了父母的这些观念。
这些声音,让她充满恐慌,担心不去的话,就没有人脉。
02
内耗
背后是我想成为我自己
朋友小f,也是被观念绑架的人。
小时候,小f就被父母教导,要做一个懂得分享的好孩子。
她的父母会习惯性地,不经过她的同意,把她的玩具送给其他小孩。
小f常常因此崩溃大哭。
图片来源:pexel
每当这时,父母只会不耐烦地说
“你有这么多玩具,送几个给弟弟妹妹,怎么了?”
“你这么小气,以后不会有人愿意跟你做朋友”
崩溃过几次之后,小f也就麻木了:
“反正我不管怎么哭,也没人在意我的感受,我不如顺从他们,装的大方一点。”
成年后,她习惯了这种扮演,也认可了父母的观念,只有大方无私的她才会有人喜欢。
在职场上,只要有同事需要,她总会尽量帮忙,不然就责怪自己自私。
这让她自己的工作,常常做不完,得加班才行。
有时,她心情不好,不想回复朋友的消息,但又想起父母劈头盖脸的指责:
“你要懂得去照顾别人的感受”
于是,哪怕心情再难受,她也会即时回复消息。
直到一次经历,她才彻底转变了心态。
周末的一个早晨,小f本打算去做心理咨询。
图片来源:pexel
但不知怎么回事,走到路上,看到肯德基时,她内心升起一股强烈的欲望。
“我不想去咨询了,那些坐在玻璃窗里,吃薯条的人好幸福,好想吃小时候常点的薯饼”。
但她内心又响起另一个声音:
”不行,这个咨询费太贵了,而且约好的不去,咨询师肯定会觉得我很自私。“。
她赶紧走了几步准备离开,但不知怎么的,脚下就像生了铅一样,看着肯德基就是不想动。
此时,她突然感到一股深深的委屈感突然涌了上来,
“最近工作都好累,好像很长时间都没有,坐下来,静静的享受一个早点了。”
她最终决定,大不了就浪费了一次咨询费,跟老师道歉吧。
于是,她发完道歉信息后,就坐在肯德基点了一份早餐。
一份再简单不过的早点,却让她的内心升起了巨大的满足感。她才意识到,原来遵从感受,是一件这么让人开心的事情。
尽管如此,在下一次的咨询中,小f还是很紧张,她结结巴巴的向老师解释为什么失约,一边说,一边观察老师的表情。
原本以为会生气。
没想到,咨询师只是温和地问了一句:“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图片来源:pexel
小f答:
“我当时感觉好累,好疲惫,再也无法勉强自己了。”
随后咨询师又问她,“这种勉强感,又是哪里来的呢?”
小f聊起了,小时候被父母强行分享玩具的事,似乎从那以后,她就学会了勉强自己。
咨询师温柔的看着她,然后说:
“我看到了一个那么小的你,却需要忽视自己的感受去顺从父母,这真的很不容易。”
小f再也忍不住,哇的哭了出来,她次感觉到,那个真实的自己被人深深的看见与接纳。
这也让她放下了内在的评判。
她人生中次发现,我是有选择的。也许我可以放倾听内在的经验,而不是必须的声音。
哪怕我不成为那个大方无私的人,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罗杰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成熟的人,会选择全然尊重自己的内在感受。
就像小f,在这次咨询之后,她不再勉强自己去帮同事。
如果自己当下很累的时候,她也会直接告诉朋友。
“抱歉,我今天真的很累,我们之后再聊可以吗?”
她不再是父母眼中全然无私的人,但内心却更放松与自在。
图片来源:pexel
而这样遵循内心感受,成为真实自我的她,反而比从前更有生命力,更有活力。
03
如何
走出内耗?
那么,生活中,我们如何避免旧有观念产生的内耗呢?
步,学会自我觉察
首先,我们可以自我觉察。
在这个阶段,尝试识别你感觉到的东西。
你对一件事的感知是开心还是厌恶?比如:
什么情况下是喜欢分享的,什么情况是不想分享的。
什么情况是愿意社交的,什么情况不愿意社交。
通过探索你的感受,渐渐地,你也能找回你的感受。
图片来源:pexel
第二步,觉察内在信念
我们需要学会识别,让自己不舒服的内在信念。
比如,外界旧有的信念是:
只有多认识点朋友,别那么孤僻!别那么自私!多和别人分享!
你可以选择去,建立一些新的信念:
比如,即便只有一两个朋友,但只要我觉得开心就不用太勉强自己交更多朋友
比如,我愿意分享的时候,可以分享不愿意的时候,也可以不分享,这是我的自由
通过不断的觉察,你会越来越活出自己,也越来越快乐。
图片来源:pexel
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观念捆绑。
当我们对这些观念没有觉察时,往往顺从观念,而忽视内心感受。
但生命的动力来自于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就像心理学家荣格所说:
如果你不活出自己的生命,那么,应该由谁活出你的生命呢?
所以,活出你自己吧。
图片来源:pex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