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故事解读(中国神话讲解)

#头条创作挑战赛#

盘古开天辟地

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一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个混沌的宇宙中,他睡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到一声巨响,黑暗的东西渐渐分散开。缓缓上升的东西,变成了天。慢慢下降的东西,变成了地。

当天和地分开后,盘古还怕会合在一起,头顶着天,脚蹬着地面。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要厚一丈。不知过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盘古累得倒下来。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极大变化。他呼出的气息,慢慢变成四季的风和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而他的双眼变成太阳和月亮,四肢变成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变成滋润万物的雨露。

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出处

盘古,又称盘古氏或混沌氏,中国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盘古开天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末徐整著《三五历纪》一文,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故事解析

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显然是古人对人类始祖神化,体现出中华民族向往光明,为造福人类社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是谁创造了人类社会,是劳动人民自己,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断进化,他们用群体智慧不仅创造丰富的历史文化,也为后人留下来许多美好的传说。

女娲补天

在《淮南子》中写道:“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阴阳之所壅沈不通者,窍理之;逆气戾物,伤民厚积者,绝止之。当此之时,卧倨倨,兴眄眄,一自以为马,一自以为牛,其行蹎蹎,其视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当此之时,禽兽蝮蛇,无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无有攫噬之心。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晖重万物。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黄云络,前白螭,后奔蛇,浮游消摇,道鬼神,登九天,朝帝于灵门,宓穆休于太祖之下。然而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何则?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

译文:在远古时代,四根擎天大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在这种情况下,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鳌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天柱,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芦灰堆积起来堵塞住了洪水。

天空被修补好,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起来。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复平静。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来。女娲背靠大地,怀抱青天,让春天温暖,夏天炽热,秋天肃杀,冬天寒冷。她头枕着方尺,身躺着准绳,当阴阳之气阻塞不通时,便给予疏理贯通。当逆气伤物危害百姓积聚财物时,便给予禁止消除。到这个时候,天清平地安定,人们睡时无忧无虑,醒时弃智无谋;或以为牛,或以为马,随人呼召。

行动舒缓沉稳,走路漫无目的,视物若明若暗;膧朦无知天真幼稚与天道万物和协,谁也不知产生缘由,随意闲荡不知所需,飘忽不定没有目标。到了这时,野兽毒蛇全都收敛藏匿爪牙,毒刺,没有捕捉吞食的欲念。考察女娲的丰功伟绩,可以通达到高天上的边际,下可以契合到黄泉下的垆土,名声流传后世,光晖熏炙万物。女娲以雷电为车,应龙居中驾辕,青虬配以两旁,手持稀奇的瑞玉,铺上带有图案的车垫席,上有黄色的彩云缭绕,前面由白螭开道,后有腾蛇簇拥追随,悠闲遨游,鬼神为之引导,上登九天。在灵门拜见天道,安详静穆地在大道太祖那里休息。尽管如此,女娲从不标榜炫耀自己功绩,从来不张扬彰显自己的名声,隐藏起真人之道,以遵从天地自然。若问为何如此?因为道德上通九天,所以智巧奸诈就无法生存。

女娲补天

故事解析

相传,女娲氏部落开始流传烧瓦覆盖屋顶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这故事添枝加叶,渐渐变形,烧瓦演变为炼五色石,覆盖屋演变为补天传说,最终被层层包裹在神话的华丽外衣之中。如同书中记载那样,除了补天地事迹本身,增加补天的原因,以及补天后的断鳌,杀黑龙,积芦灰等系列事迹,造就女娲氏补天的神话传说,反映了陨石雨撞击引发的事件发生。

女娲补天(女娲造人)

远古时代,女娲为了补天,不辞辛劳炼五彩石,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女娲在西蜀之地耗尽气血,力竭而亡,以身补天,或化为日月和万物。天上的大神女娲,用泥土做成泥娃娃,再赋予它们生命。从此女娲创造了人,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着幸福的生活。有一年,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仗来。共工把撑天柱子不周山撞倒了,天塌下半边来,砸了很多窟窿,把地也砸裂了,地上的洪水及天河的水不停漏下来,造成大地上水患。天破之后,不断的有陨石和天火从破开的天洞中落下,人类不是被陨石砸死就是被大火烧,面临着巨大生存危机。女娲看到人类东躲西藏,决定采石补天,用五色石把天补起来,再用东海神龟的四只脚顶住苍天。女娲找来五色石块炼出五彩晶石,把已碎的天一点点的补了起来,但想不到五色晶石用完时,却发现五色石不够用,破碎的苍天还没补好。天上还有一个大的窟窿存在着,只要还有破洞,天就随时会继续崩裂。那样过去的工作就白做,而万物从此生活在如同炼狱的大地上,女娲思考很久之后,只好牺牲自己的生命,所有的泥娃娃们都哭红了眼睛。经过几次努力,女娲用身体填补好天上的大洞,终于补好了天,天地间恢复了宁静。此后,还出现五彩的云霞和彩虹,一切生物都生机勃勃地活在大地上。

女娲造人

精卫填海

在《山海经》写道:“再往北二百里,是座发鸠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柘树。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乌鸦,却长着花脑袋,白嘴巴,红足爪,名称是精卫。它发出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精卫鸟原是炎帝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游玩,淹死在东海里没有返回,就变成精卫鸟,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漳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精卫填海

民间版本

相传,炎帝有个女儿叫女娃,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炎帝十分喜欢她。有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大孩子把小孩子当马骑。小孩都累趴下了,大孩子还不肯罢休。女娃走过去,指着大孩子的脑门怒斥道:“你这个人太坏,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有力气,去打虎打熊,人们会说你是英雄。”大孩子见女娃是个小姑娘,生得单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他从小孩背上跳下来,走到女娃面前说:“我是海龙王儿子,你是什么人?竟敢来管我!”女娃说:“龙王的儿子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是神农女儿呢,小心我把你挂到树上晒干。”

龙王的儿子说:“我先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往后少管小爷的闲事。”说着动手就打,女娃手脚十分灵活,力气也不小,见对方蛮横无礼,并不甘示弱,飞起一腿,将龙王儿子踢个嘴啃泥。龙王的儿子站起来,不肯服输,挥拳又打,被女娃打个仰面朝天。龙王的儿子见打不过女娃,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过些天,女娃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开心,刚巧让龙王儿子发现了。他游过来,对女娃说:“那天在陆地上让你捡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门前,赶快认个错,不然我兴风作浪淹死你。

女娃倔强地说:“我没错,认什么错。”龙王儿子见女娃倔强,根本没有服输意思,立即搅动海水,掀起狂风恶浪,女娃来不及挣扎,就被水淹死了,永远不回来。女娃不甘心她的死,她的魂灵变化做一只小鸟,名叫精卫。精卫长着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大小有点象乌鸦,住在北方的发鸠山。她被悲恨无情的海涛毁灭了自己,想到别人也可能会被夺走年轻的生命。因此,不断地从西山衔来一条条小树枝,一颗颗小石头,丢进海里,想要把大海填平,无休止地往来飞翔与西山和东海之间。

咆哮的大海嘲笑她道:“小鸟儿,算了吧,就算你干上百万年,也别想将我填平!”但是精卫坚决地回答说:“就算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世界末日,我也要将你填平!”你为什么恨我这样深呢?”因为你呀!夺取我年轻的生命,将来会有许多无辜的生命要被你无情地夺去。“傻鸟儿,那么你就干吧!干吧!”大海哈哈地大笑了。精卫在高空悲啸着:“我要干的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我会把你填成平地!”

故事解析

上古神话中记录很多典型非自然死亡,其中让今人看到先人在自然面前的弱小和无能为力,同时也透出生命的脆弱。”女娃的死就是一种因事故而亡,展现出人类生命的脆弱和大海的强大。精卫与刑天是属于同型的神话,都是描写象征人类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敢于同大自然作斗争。

夸父追日

在《山海经》写道:“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夸父逐日。

译文:远古时候,在北方荒野山林深处,生活着一群力大无穷的巨人,他们的首领称为夸父。那时候大地荒凉,毒蛇猛兽横行,人们生活凄苦。夸父为使部落的人们能够活下去,每天都率领众人跟洪水猛兽搏斗。有一年,天气非常热,火辣辣太阳直射在大地上,烤死庄稼,河流干枯。人们热得难以忍受,夸父族的人纷纷死去。夸父看到这种情景很难过,仰头望着太阳,告诉族人:“太阳实在是可恶,我要追上太阳,捉住它,让它听人的指挥。族人听后纷纷劝阻。有的人说:“你千万别去呀,太阳离我们那么远,你会累死的。”有的人说:“太阳那么热,你会被烤死。夸父发誓要捉住太阳,让它听从人们吩咐,为大家服务。他看着受苦的族人,说道:“为了大家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去。”太阳刚刚从海上升起,夸父告别族人,怀着雄心壮志,迈开大步追去,开始逐日征程。太阳在空中飞快地移动,夸父在地上拼命地追呀追。他穿过一座座大山,跨过一条条河流,大地被他的脚步,震得轰轰作响,来回摇摆。

夸父追日

夸父跑累的时候,微微打个盹,,将鞋里的土抖落在地上,于是形成大土山。饿的时候,就摘野果充饥,有时候夸父也煮饭。他用三块石头架锅,这三块石头成为三座鼎足而立的高山,有几千米高。夸父追着太阳跑,眼看离太阳越来越近,他的信心越来越强。越接近太阳,就渴得越厉害,已经不是河水就可以止渴。但是,他没有害怕,并且鼓励着自己,就要追上太阳了,人们的生活就会幸福了。”经过九天九夜,在太阳落山的地方,夸父终于追上它。热辣辣的火球就在夸父眼前,他的头上,万道金光,沐浴在他身上。夸父无比欢欣地张开双臂,想把太阳抱住,可是太阳炽热异常,夸父感到又渴又累。

他就跑到黄河边,一口气把黄河的水喝干。他又跑到渭河边,把渭河水也喝光,仍然不解渴。夸父又向北跑去,那里有纵横千里的大泽,大泽里的水足够夸父解渴。但是,夸父没有跑到大泽,就在半路上被渴死。夸父临死的时候,心里充满遗憾,还牵挂着族人,于是将手中木杖扔出去。木杖落地的地方,生出大片郁郁葱葱的桃林。这片桃林终年茂盛,为往来过客遮荫,鲜桃为勤劳的人们解渴,让人们能够消除疲劳地踏上旅程。

故事解析

这故事向人们展现夸父为了族人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充分地反映古代先民勇敢地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事实,夸父逐日的故事不仅给人以丰富想象,也给人类多方位的思考。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满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河曲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一棵草都动不了,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最后无话可答。握着蛇的山神听说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两个儿子背走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南部直到汉水南岸没有高山阻隔。

故事出处

来自于《列子》中的一篇寓言小品文,这则故事发源地在河南济源市,通常被称为愚公故里。

故事解析

这则故事发源地是河南济源,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挖山,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克服困难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成为英雄后,这时逢蒙随其他人拜在后羿门下。有一天,来自昆仑山上的西王母把仙药送给了后羿。听说,只要吃了这个仙药,不仅能长生不老,还可以上天当神仙。但是,后羿不愿意离开他的妻子嫦娥。于是,就让她把仙药藏在百宝匣里面。后羿得到仙药这件事后,不知怎么回事被逢蒙知道,他只想着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的清晨,后羿决定带弟子出门。这时,逢蒙以生病为由留了下来。等到天黑时候,逢蒙手拿着宝剑,迫切地闯进后羿的家里,逼迫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想,让这样阴险狡诈的人吃了仙药,岂不是会害更多的人?于是,她便与逢蒙周旋。

逢蒙看到嫦娥死都不愿意把仙药交出来,他开始翻箱倒柜,四处找了起来。嫦娥眼看逢蒙马上找到放仙药的百宝匣,于是嫦娥拿出仙药,一口吃了下去。嫦娥吃了仙药后,就轻轻飘飘地飞了起来。先是飞出了窗户,接着飞过了田野,越飞越高,朝着月亮飞去,飞到月宫里。后羿外出归来,四处找不见嫦娥。他抬头看见明月当空,嫦娥站在挂树旁深情看着自己,这才明白嫦娥吃了仙药,飞上天去了。嫦娥冉冉上升,飞进月亮中那冷清的广寒宫,做了月中仙女。然而,这里没有亲人,却只有怜爱的玉兔相偎依,还有那在砍着桂树的吴刚相伴。

嫦娥奔月

出处和解析

来自《淮南子》等载,因为她偷吃丈夫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仙女。讲述嫦娥被逄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西王母赐给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的事情,告诉我们要敢于追求自由,学习嫦娥那种脱离束缚的精神。其次,还表现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最后说明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到舍己为人的精神。

后羿射日

原文 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译文:夏王让后羿把箭射在一平方尺的兽皮,直径为一寸的靶心上,告诉后羿说:“你射这个,射中了赏你万两黄金。射不中就剥夺你拥有的封地。”后羿听后脸色不定,呼吸紧张局促。于是,后羿拉开弓射靶,没中,再次射靶,又不中。夏王对大臣傅弥仁说:“这是后羿,射箭是百发百中的。但对他赏罚,不中靶心了呢?”傅弥仁说:“就像后羿,高兴和恐惧成为他的灾难,万两黄金成为他的祸患。人们若能抛弃他们的高兴和恐惧,舍去万两黄金,那么天下的人都不会比后羿本领差。”

民间故事

在远古的时候,大地出现严重旱灾。炎热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晒干了禾苗草木。原来,帝俊与羲和生下10个孩子,都是太阳。他们住在东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树叫扶桑。10个太阳睡在枝条的底下,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但是,他们一起出来给人类带来灾难。为了拯救人类,羿取下神弓搭箭,向那九个太阳射去。羿射下太阳后,天空出现爆裂的火球,坠下一只只三足乌。最后,天上只留下一个太阳,人民因此将后羿视为英雄。传说中上古五帝时的羿是善射者通称,而夏代后羿则是以羿为名。有人认为两人实为同一人,或者夏代有穷后羿构成传说中射日的羿的原型。

后羿射日

故事出处与解析

来自《楚辞章句》《淮南子》《山海经》等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一颗博爱众生的心,以天下事为己任,敢于舍己为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同时,也要敢于挑战权威,长辈的说法做法不一定是正确的,要具有挑战精神。

(0)
上一篇 2023年08月05日
下一篇 2023年08月0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