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谈谈教育强国)

【光明论坛】

作者:李立国(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北京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总今年5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总的重要讲话,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指明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前进方向,为以教育发展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兴则兴,教育强则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行列。当前,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夯实基础教育基点,扬起高等教育龙头,加快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教育强国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国寻求通过教育开发人才人力资源和推进创新驱动、实现经济腾飞与发展,带领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这一数字规模超过现有发达人口的总和,对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极具战略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教育强国之“强”,首先是教育自身之强。国际经验和人力资本理论表明,现代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龙头是高等教育。因此,教育强国建设须系统分析我国各方面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重大战略指向,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和层次结构、类型结构,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切实提高服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最终依归。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就要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通过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此外,还要以教育数字化作为开辟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应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把握教育强国的战略意义,在统筹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理解教育强国的内涵,在推进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事业中明确教育强国的使命,由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教育支撑。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21日10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0)
上一篇 2023年08月06日
下一篇 2023年08月0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