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或许是脆弱的、虚薄的、不紧要的,但有时正是这种虚薄之物击中了我们的心脏,令我们感到战栗、激动,给我们带来巅峰体验,给予我们滋养和继续奋战的力量。
设计师历来是乙方角色,发挥空间与艺术家不可同日而语。但有一些设计师,在向客户交出完美成果的同时,最大程度奏响了自己的创作之曲。窥探这些充满个人气质的设计创作,造梦、发明、超限、跨域、反日常、高级定制、复古未来主义与文脉主义······浮现出诸多关键词,笔者将之总结为“诗意设计”。诗意设计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心气”,一种创造诗意世界、反对既成套路的价值取向。
“清零”与无限
法国设计师马修·雷汉尼尔(Mathieu Lehenneur)在一次采访中描述自己的创作方法为“清零政策”。每开始一个新项目的时候,他都要把上一个项目的所有图纸、模型从房间中清理出去,把大脑中所有与上一个项目相关的想法清理出去,以一种“绝对”崭新的状态面对未来。无独有偶,中国设计师张雷曾提到过自己的创作方式 :闭门造车。但无论是“清零”,还是“闭门”,其实都有共同点,就是忘记以往的个人成就和外在的信息暗示,压榨自己的脑力,创造构想极限。
法国 雷汉尼尔 灯具与家具设计
雷汉尼尔的“清零”的本质不是零,恰恰是他想要一切。拥有一切的前提是摆脱束缚、穿越囹圄、杜绝干扰。雷汉尼尔“是少数能在创意领域身兼数职,而且能把每一个角色都做到极致的设计师。不管是创新性产品开发,还是大体量的建筑设计,或别具一格的室内设计,都有所涉猎,而且都做得很好”。
雷汉尼尔的产品设计还有个特点:极为注重细节、品控,极为考究,能够让人感受到舒适和品位,可以说是产品设计界的“高定”。设计有自己的哲学,即使是艺术型设计,与纯艺术也不同,拿捏其中的分寸和尺度尤为重要。雷汉尼尔的作品在彰显设计师功力的同时,也凸显了设计的不可被替代的特殊价值。
材料生态学:造梦与造景
还有一类设计师干脆走上了“硬核”发明的路线——没有雾气,发明雾气 ;没有彩虹,发明彩虹 ;没有浪漫,制造浪漫。材料发明与科技创新是他们的特色。
日本 猪工作室 《新春》
猪工作室是由日本建筑师村上梓和英国艺术家亚历山大·格罗夫斯(Alexander Groves)组成的工作室。“Swine”的全称是“Super Wide Interdisciplinary New Explorers”(超级跨领域的新型探索者),他们“拥有很多共同的价值 :重视永恒多于潮流、美感与功能并重,以及不断探索新材质”。该工作室将设计、艺术、诗歌、电影、物质文化和环境保护相融合,致力于“将问题转化为机遇”,经常受到时尚和商业领域品牌的邀请,用独树一帜的方式打造既符合工作室创作风格也与品牌特质相呼应的作品。
以该工作室的作品《新春》(New Spring)为例,这是一件由回收铝制造的6米高的装置,其上有30根枝干,末端会吐出包裹白色烟雾的气泡。气泡掉落在环保材料上会弹开,接触皮肤则会破裂。两位设计师说,《新春》以樱花盛开为灵感,意欲通过笼罩着缥缈雾气的诗意花苞来表现“繁花飘落时,美和伤感交织的自然时刻”。
日本 猪工作室 “陨石鞋”系列作品
工作室还有一个“陨石鞋”(Meteorite Shoes)系列作品,以外太空里的彗星、陨石为创作灵感,制作出想象中的外星人穿着的高跟鞋,里面为鞋子原型内置,外部为铝质材料。将鞋子处理成陨石风格的表面,穿在模特脚上,犹如从外太空款款而来。
反日常的生成逻辑
相比于产品设计,建筑设计似乎更加稳定。“房子”的定义与功能基本被限定,加上建筑的体量规模、成本和复杂的程序,做出颠覆日常经验的设计是非常困难的。但也有建筑师通过“综合知识”的运用,使建筑师不再只是建房子的人,建筑真正成为态度和价值观表达的载体。
丹麦 英格斯 哥本哈根“垃圾焚烧发电厂+滑雪场”建筑设计项目——“哥本山”
丹麦设计师比约克·英格斯(Bjarke Ingels)在哥本哈根有一个“垃圾焚烧发电厂 + 滑雪场”的建筑设计项目——“哥本山”(Copen Hill)。“哥本山”是一个新型垃圾焚烧发电厂,配备了最新的垃圾处理和能源生产技术,每年可以为哥本哈根6万户家庭供暖,为3万户家庭供电。同时,设计师还在其顶部设计了滑雪斜坡、徒步走道和攀爬墙,充满了浪漫色彩。
丹麦 英格斯 哥本哈根“垃圾焚烧发电厂+滑雪场”建筑设计项目——“哥本山”
原址上的旧发电厂只是一个单纯的城市基建项目,但“哥本山”的诞生,除承担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职能外,还是城市休闲娱乐和环境教育的中心所在,以及扮演着地标建筑的角色,可谓是经济、环保和社会需求的多方共赢,是“古根海姆效应”和城市触媒体的又一次经典演绎。这个项目也印证了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一定存在一种标准答案,让所有角色都“物尽其用”,实现价值最大化。
英国 赫斯维克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英国馆“种子圣殿”
当然,还有更直观的“诗意设计”建筑。在赫斯维克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英国馆的设计上大放异彩的10年之后,英国设计师艾斯·德芙琳(Es Devlin)被选中完成年迪拜世界博览会英国馆的设计任务。德芙琳的方案命名为“诗亭”(The Poem Pavilion),灵感来源于英国物理学家霍金(Hawking)的“突破信息”(Breakthrough Message)项目。
英国 德芙琳 “诗亭”
建筑方案运用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技术生成与空间相关的短语和诗歌,并以阿拉伯语、法语、中文、英文呈现,旨在突出英国“人工智能和空间领域的领先专业知识”,为路人提供集体诗歌展示。
英国 德芙琳 “诗亭”
无范式:文脉主义与综合知识
还有一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扩展灵感区域,就是文脉主义。文脉主义强调局部与整体之间连续性与和谐的对应关系。在建筑学中,它指的是元素之间的关联,包括人与建筑、个体建筑与个体建筑、个体建筑与其所在城市或群体建筑,以及建筑与周围环境、文化、习俗等之间的所有联系。简言之,建筑中的这种特性需要具有时间性上的追溯和空间性上的呼应,强调时空连续。引申到设计领域,创造一种元素关联和可追溯的历史对象,形成“故事的闭环”,可以视作一种方法。
荷兰服装设计师艾里斯·范·荷本(Irisvan Herpen)是“造梦天团”的天花板。她的设计是文脉主义、综合知识、并置构成和科技发明的融合体。荷本的背后有一支跨学科的“智囊团”:从科学家到建筑师,从生物学家到心理学家,甚至包括 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美国航空航天局)宇航员,等等。
荷兰 荷本 泼水连衣裙
在过去10多年的时装生涯里,荷本每季都在自我突破,求新、求变、求异,几乎挖掘过人类文明所涉及的一切知识领域,包括细菌、晶体、电磁波、分子运动、催眠术、超音波焊接、宇宙星际、3D打印······这些都成为荷本的灵感来源。可知,荷本最大的贡献是为艺术型设计谱写了范本。
诗意设计是一种“心气”,是反抗平庸与模式化的意识,是对舒适区、“守成”和精致利己的绝对鄙视,是对建制派和安全感的鄙视,是对胆怯的超越,是对现实世界的不服气,是创造平行世界的寄托,更是漫长的自我战争。
本文节选自《中国艺术》2023年第3期
《从文脉主义到无限的自我战争——作为方法的“诗意设计”实践》
《中国艺术》202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