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族文艺守正创新的功能实现与路径选择
提要
新时代,召唤着民族文艺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取向,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民族文艺工作者,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从古今中外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中汲取养分,就像蜜蜂在人类一切优秀的精神文化的花园里采集花粉,酿造新时代的蜂蜜。
总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中国的文化发展,已经正式迈入了文化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历史阶段。新时代,召唤着民族文艺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取向,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民族文艺工作者,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从古今中外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中汲取养分,就像蜜蜂在人类一切优秀的精神文化的花园里采集花粉,酿造新时代的蜂蜜。
进入数字时代的民族文艺,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与挑战。那些转瞬即逝的口头演绎,有了越来越逼真的多媒介记录和场景还原工具,大大拓展了民族民间文艺研究中极为强调的“在场”实现方式。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完成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跨越式覆盖,传播的权力不再只属于精英的专业人士,来自民间甚至边远地区的自媒体也能记录下活态的口头传统,并在地理意义上传播到全世界。而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兴起,不仅提供了更高效的研究工具,甚至能在一定意义上参与类似于“创作”的活动,带来重大的理论和伦理挑战。硬币的另一面,现代化车轮滚滚推进,彻底改变了前现代生活方式,而这种曾经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又恰好孕育了“活态”的各种标志性表现形式。民族文艺理所当然的场景、作者、受众都变化了,原有的理论范式受到了挑战。
一、创新是当代民族文艺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
尽管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就有“我手写我口”的呼吁,有“北大歌谣征集运动”,号召关注民族的民间的文化,这其中蕴含着朴素的进步的民本思想,但那种立场和姿态仍然具有精英文化俯视民间的意思。从总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方针,才是到位地、全面地、深刻地在主体与对象、文艺生产者与生产活动双向维度上得到揭示和把握。
许多人都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视为新事物,常常忘记我们视为“传统”的许多民族文艺作品原本就是从其他形式创新地转化和发展得来的。一个经典的例子是藏族的《格萨尔》史诗,除了艺人的演唱,原本就已经有了许多二次创作,这些创作由于产生较早,又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如今也已经成为了“传统”。
总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句话为今后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优秀文艺作品,或称文艺精品,其评价标准应是符合“六维”标准的艺术作品。
“六维”包括:时代维度,即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生活、凝聚时代精神、引领时代发展;人民维度,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精神维度,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创维度,即作品的原创、独创与创新;审美维度,即文艺作品的艺术性、观赏性与愉悦性;化育维度,即作品间接、潜移默化地对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能力产生影响。所以文艺作品创作成为文艺精品要求是很高的。
二、打破民族文艺实现两创的理念瓶颈和现实困境
已经创作出的优秀作品具有带动作用,可以带动更多优秀作品的创作。而在根据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文艺精品创作的过程中,在现实中还有这样那样的现实瓶颈存在,使得特色文化与优秀文化的转化难以顺利实现。现实中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文艺创作的过程中,存在三大理念瓶颈和三大现实困境。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其发展理念是以保护为导向的向内发展,这一方向与文艺精品及优秀文创产品的创作之间存在不同的判定标准。
共享在56个民族中的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重要IP来源。然而,非遗IP的直接转化受到诸多限制,受到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5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和中国非遗保护理念、法规和条文的限制,对于非遗资源的使用需要非常谨慎。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保护是向内展开的,而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创产品的判定则是向外的,根据联合国教科文2005年《保护与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创产品是将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因此,要实现保护与开发并举,实际上是将向内和向外的两种路径统合起来,需要协调二者的关系。要做好这种协调,需要了解传统文化资源改编的边界,也需要认真分析作品,以目标读者/观众的认知和审美来重新构建经典。
第二,同一主题在不同媒介传播中存在可能非常不同的叙事方式。
面对古代文艺经典时,人们常常会忘记经典本身也是逐步建构的过程,并非是这一主题原本、应该具有的面貌。在如今的时代,媒介早已再次发生了变化,讲故事的方式甚至故事情节一定会随之变化。同样的故事,在如今的媒介中需要有不同的讲法,这并不是创作者的异想天开和标新立异,而是这一IP在如今文艺语境下的应有改编。
第三,文化产品供求双方的立场和视角不同,双方存在脱节与矛盾。
文化资源的持有人和转化者多数情况下站在供给方角度思考文化产品的生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与需求方和文化消费者的立场相背离。在我们平时观察到外界和当代艺术家对我们熟悉的经典IP进行改编时,总会不自觉化身为经典的“捍卫者”,对新的改编和改变产生强烈的反弹。
上述理念上的瓶颈是传统文化IP进行改编和创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到依据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民族文艺精品创作的工作和项目中,也有三项同样普遍存在的现实困境存在。
资金困境。文艺精品生产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现有的资金途径主要是两条,一是通过财政资金支持的艺术基金类的资金资助,另一种是从市场渠道获得投资方的资金注入支持。这两条路径获取的资金都有很大限制。
边界困境。不管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作品,还是根据有明确界定的文化传统IP改编的作品,都有一个很难把握的改编边界的问题,如果掌握不好,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历史题材的改编。
时间困境。文艺精品的打造,需要时间的打磨。资助项目资助期多数为一年,而且受制于财政实施现实,资金到位和项目完成之间的时间往往不足一年,进一步缩短了创作打磨的时间。市场化的项目更是受到资本提供方和演出市场的影响,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以倒计时的方式创作,缺乏从容不迫的创作时间,对文艺精品创作也有很大影响。
三、民族文艺守正创新的功能实现与路径选择
年6月,“推动‘三大史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贯彻总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以“三大史诗”为标志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学对文艺理论“当代性”的呼应,主动发出的“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宣言。这种当代性不仅是指知识范式和思想体系所不可避免带有的时代痕迹,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还有一种对当下时代的超越,指向未来的意义。前文已经叙述了困境、挑战,后面也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其实更概括一点说,可称之为五重进路。
壮大学术根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命脉、民族区域发展的重要源泉,依托于五千年文化的宏大滋养,构成我国民族文艺学发展的坚实根基;要解决宏观发展与微观(中观)突破、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独特性、文艺形式变革与内容优化、现象丰富性与族别独创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平衡,实现民族文艺的全民共有、全民珍爱,全民分享和全民推进,都需要壮大这一根基,继续接续前辈学者,做好基础工作。
构建民族文艺学的学科体系。至少包括六个部分:1.马克思主义和文艺思想关于民族文学艺术的论述,包括对待传统文艺思想、对待文艺与宗教、文艺与社会的思想和方法论;2.民族文艺学的基本原理,除一般文艺学的本质/本体、内容、形式、结构、创作论、文本论、接受论之外,还要特别关注民族文艺资源较为丰富的艺术起源、民间自足文艺的生长及其田野调查等;3.古代各民族文艺学思想与理论成就;4.中国民族文论与周边及西方文论、各民族之间(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互相影响和比较研究;5.民族文艺理论/美学史;6.民族文艺批评(评论)及批评史。
关怀与探寻美学价值。我国多民族文化和生态的极为丰富的美学资源、艺术资源、自然生态资源的发掘;独具特色的民族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更新;独特的人类学美学价值的发现;当代新媒介艺术、时尚艺术、流行大众艺术中美的创新、创意、创造,这些民族文艺与美的多重价值弘扬,是民族文艺学发展的进路之一。
变革方法论。创新是民族文艺学发展的不二法门。我国民族文艺学也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文化创新。打破陈规,开放包容,承传经典,迎纳新知。坚持双百方针、二为方向,“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将我国民族文艺学建设成新时代开拓创新的典范。
探索发展新路径。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语境下,中西交流、文明互鉴,民族融合、文化交融,地域交往、错杂互容,成为民族文艺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民族文艺学发展的新路径应包括,以中华文化总体为基点的宏观总体上中国与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域多种文明文化的互鉴互通;以总体民族文艺为基点的中观视角的民族文艺与主体文艺之间的比较、对话、交流、综合、融汇、提升和概括;以民族文艺为基点的与世界相关内容的比较、交流;各少数民族之间文化艺术的相互比较、对话、交流,共同塑造既富于民族传统特征又关注新时代先进文化融会贯通的民族文艺学新路径、新形态,新趋向。
(作者:意娜 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藏族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