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作者:李琳、刘海平(分别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湖南省民俗学会会长;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从2300多年前屈原在《天问》中的思考,到神舟十六号成功飞天,中华民族对天地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步。这种上下求索、守正创新的精神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为宝贵的基因。
6月2日,总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现实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认同走进我们的生活,浸润着我们的身心。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创新的时代表达,才能真正联系古今、沟通时代。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当前值得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在我国综合实力极大增强的今天,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屈原文化,其蕴含的爱国求索精神、以民为本思想、超越现实的浪漫情怀,具有更加独特的人文光芒和传承价值。在保护与传承中,人们秉持创新理念,主动融入现代生活场景,使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上新”“出彩”。
观古鉴今,优秀传统文化唯有守正创新才会大放异彩,较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守正、创新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石与方向,二者不可顾此失彼,而应并重共进。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引导和鼓励民众对传统文化自发地进行传承创新,将节日活动转化为日常体验学习,并利用新技术将传统文化切实融入现代化生活。
守正旨在“立心”。要守正,就要先弄懂传统文化的本质,坚守传统文化的核心。如果把握不好本质,文化就会变味。比如,近几年一些传统民俗活动为了赚取流量、博取眼球,过于追求表面的繁荣与热闹,出现低俗化、娱乐化倾向,偏离了民众的真正需求,忽视了其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要加强传统文化的阐释、研究及有效传播,积极寻求与现代生活的联接点,不要让传统文化束之高阁、被人遗忘,也不要一味求新求变,让传统文化“走样”。只有让民众真正明白传统文化的“正”是什么,才能知道如何去“守”。
民俗学专家刘魁立先生曾提出“活鱼须在水中看”,强调传统文化应在民众生活中传承。屈原文化能在汨罗生生不息几千年,正是因为其遵循了文化发展规律,遵循了当地民众的情感需要及生活习俗。为了更好地服务民众,汨罗江国际龙舟邀请赛除了举办高规格、高标准的专业龙舟赛之外,还举办了各种民间龙舟比赛,起多支以各部门、各乡镇为主体的龙舟队,延续了汨罗民间龙舟赛传统,提高了龙舟赛的全民参与度,从而使汨罗江上每年端午都精彩非凡。
创新意在“铸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已成为文化创新发展的趋势,其中,沉浸式体验让传统文化更具生机活力。例如,甘肃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联合打造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重塑石窟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方式,精美的画面、超拟真的场景、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让广大民众可以深度欣赏敦煌石窟艺术的精妙与璀璨;河南卫视精心打造的《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幻游》等系列文旅项目,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掀起了文化自信的高潮,令全国观众心潮澎湃。
各地利用传统民间故事制作成动漫或游戏,实现传统文化的多元跨界。如九鼎万人沉浸式实景剧本体验游戏《寻楚记》,受到广大年轻人的追捧,成为传播古楚文化、挖掘端午内涵的一条全新路径,赋予了端午文化新的表达形式。
总之,通过新技术将传统文化积极融入现代生活,为参与者打造沉浸式体验,增强参与者的文化认同,可以使传统文化更具现代吸引力,让更多人既能体验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感受到现代生活的气息。
数字化背景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互联网 ”时代,直播、短等传播方式已成为宣传的重要手段,众多社交媒体平台也是传播的重要渠道。通过保持传统,不断吸收、接纳、运用新事物新手段,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必将在新时代大放异彩,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禹爱华、龙军、赵嘉伟、李晓、张锐、万玛加、王斯敏光明日报通讯员胥扬、丰瑶)
《光明日报》(2023年06月26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