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评论员鲁珊
正值暑期,国内“文博热”居高不下,“数万张门票45秒抢空”、“未来7天全部约满”等话题频上热搜。在武汉,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也常一票难求。
从什么时候开始,以前被视作冷门的博物馆开始变得一票难求了?有人说,夏季高温,清凉的博物馆是避暑好去处;也有人说,国潮热、文博节目热、题材电影带火了文博场馆;还有人说,文博场馆需要提高服务接待能力。
博物馆的火爆并不只与博物馆有关。按照经济规律,人均GDP达1万美元,文化、旅游、体育、教育等方面的消费会出现井喷。而以人的需求而言,随着审美水平提升,获取信息便捷,个性化需求增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突出表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
文化是一种特殊消费,包含着文化价值的传递和思想观念的触动。对城市而言,人们消费文化产品、参观文博场馆的时候,也是在感受和体验城市。一座城市提供高品质文化供给,也是在传递良好的城市形象、彰显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
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在文博产品的供给升级上做了不少创新。比如西安的实景演出“长恨歌”、杭州特色景区“宋城”、广州岭南印象园等,都成为著名网红打卡点,也加深了人们对城市历史文化甚至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感性认识。
中国地大物博,每一个城市、地区都有独特的人文风貌和历史,将自己城市的历史故事、文化故事讲好,既能提升文化供给,也能升级城市魅力。
【编辑:王戎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