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最近新能源汽车对传统车企造成了巨大冲击,许多热销燃油车型市场销量下滑,大家都感受到了新能源时代浪潮的威力。
不过,感受到新能源浪潮冲击的可不止传统汽车销售市场,作为后市场服务提供者的许多第三方维修保养店(也就是俗称的车房、修理店)也逐渐感受到了压力。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近来教授身边有不少经营第三方修车店的朋友纷纷吐槽:“很多客户最近都换了新能源车,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在消费者们纷纷转投新能源怀抱之后,传统的修车店似乎也失去了大量的客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经过教授的初步分析,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保养需求的减退
首先,对于传统汽车用户来说,第三方汽修店的优势在于以更加合理实惠的价格,为自己的爱车完成一年一次甚至一年两次的保养服务。
更换机油、空滤,乃至变速箱油等等,这是传统燃油动力汽车无法避免的用车环节,而官方4S店在售后维护保养服务上的高价格与高利润,促使许多有车一族转投价格实惠的第三方服务商,养活了大量的汽修店。
然而,对于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动车的用户来说,在用车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的巨变就是对于车辆保养维护的需求下降。
由于抛弃了结构复杂、需要一系列润滑油液支持的内燃机,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几乎无需保养维护,只需定期检查系统状态,确认系统工作正常,即可正常使用。
仅剩的维护保养项目,真的就只剩下了加玻璃清洁剂和每隔数万公里才会更换一次的轮胎、刹车片、刹车油等普普通通的损耗品了。
而随着保养需求的下降,用户需要到访修理店的次数也会大幅减少。但即便是到了这些传统第三方汽修店,他们能提供的服务,或许也将受到巨大的限制。
维修难度的变化
随着智能化水平的快速攀升,新能源汽车的复杂性远超你我想象。
放在过往,一款传统燃油车出现的故障或许来自发动机缸垫渗油、点火系统老化、缸内磨损等等,汽修店里的老师傅可以凭借经验与适当的试车检查判断出问题所在。
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或者是老旧的车款,一般的品牌4S店甚至还不及经验丰富的第三方修车师傅“会修”,使“相熟的修车店”成为了老司机们必备的人际关系。
但是在新能源时代,三电系统的硬件机械结构相当简单,其本身出现机械故障的概率较低,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往往出现在电子系统之中。
车辆断电、车机系统黑屏、辅助驾驶功能无法启用等故障是新能源汽车最常见的故障类型。而一旦用户在用车过程中遇上了这些故障,那么他们只有在厂商官方技术支持下方可完成检查、修复工作。
个中缘由非常简单,对于传统汽修行业来说纯电动车的电子系统故障就相当于一本天书,完全处于过往的知识范畴之外。再者,由于一般的第三方汽修店难以触及深层技术,也缺乏专用的数据读取与处理设备,因此对汽修店形成了“技术壁垒”。
再者,当一款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出现了电子系统故障,恐怕也没多少消费者敢于将爱车交由第三方汽修店处理而非首先联系官方售后吧?
车企服务的影响
另外,新能源时代汽车制造商“无微不至”的售后服务也在不断将用户绑定在自己的服务体系之中。
从上门保养检修,到“上门加电”、“免费取送车”等前所未见的服务内容,许多新势力品牌大打“服务牌”,建立以服务体验为核心的品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用户与官方售后的联系,压缩了第三方服务的生存空间。
但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将保障与服务牢牢绑定的“套路”,套住了一众新能源车主。
对于新能源汽车,用户的最大长期担忧来自于以动力电池组为核心的三电系统耐用性。为了消除用户的顾虑,大部分厂商都会推出以“终身质保”为代表的保障措施。
然而,在提供终身质保承诺的同时,有的厂商也会为这一份承诺设定许多前提条件,其中就包括有车辆必须全程官方维保的限制。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车辆在用车过程中并非全程由官方售后进行维护保养,那么针对三电系统的终身质保将可能会失效。
这一条件的设置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新能源车主“不敢”寻找第三方汽修店进行维保服务。
后市场的未来?
维保需求减弱、技术壁垒与官方售后服务捆绑导致的业务减少,多种因素影响之下,难道第三方汽修店真的要走向消亡?
在教授看来,即便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上涨的今天,第三方服务虽面临挑战,但也仍有生路。
作为一种出行工具,消费者在用车过程中仍然可能遇到爆胎、刮蹭等意外情况;而当车辆发生此类物理损伤的时候,第三方汽修店仍可以其便利性和性价比获得一些用户的支持。
而且,即便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正在持续攀升,但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保有量仍然相当巨大,距离新能源车完全取代燃油车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只要这些传统燃油车还在使用当中,用户对于第三方汽修店的需求就不会消失。
不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汽修店确实会面临业务范围收窄、客户量减少的挑战;如何跟上时代,适应新能源汽车的维护与修理需求,尝试在厂商的官方售后服务中分出一杯羹,才是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